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9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在一个(t,n)门限代理签名方案中,原始签名人授权n个代理签名人,使得任意t或更多个代理签名人可合作产生对消息的代理签名。基于Zhang和Kim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Sun提出了一个新的门限代理签名方案。但Sun的方案易受到合谋攻击,在此之后的修改方案在安全性、效率等方面不能令人满意。新的改进方案在弥补安全漏洞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32.
董攀等人基于Shamir的(t,n)门限方案提出了一种为新个体分配秘密份额的方案。该方案具有无需信任中心,无需改动其他人秘密份额等优点。然而该方案存在一个缺陷,导致任意成员都可以求出其他成员的子密钥,进而重构群组密钥。论文对此进行了密码分析,并给出了详细的攻击方法。  相似文献   
33.
本文针对在一些代理签名方案中存在原始签名人伪造的问题,提出了几种新的代理签名方案。新方案不仅能正确有效地完成代理签名,而且能够抵抗住原始签名人的伪造攻击 。也就是说,运用了这些方案后,代理签名方案满足了不可伪造性。  相似文献   
34.
在用户层次结构的动态存取控制问题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这一方隶是基于离散对数及多项式内插的方式,解决了指定的低层用户在高层用户缺席的情况下如何暂时代替高层用户执行部分权力的问题,以及在高层用户回来的情况下如何安全地收回权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柳欣  徐秋亮 《电子学报》2012,40(5):877-882
已有多重息票方案的弱点是缺乏支持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最大兑换数量的高效协议.另一个缺陷是并不满足并发安全性.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提出两个并发安全的改进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利用关于两个被承诺值的知识证明和2轮并发零知识论证的Sigma协议编译器对底层的Blanton方案进行扩展得到的.第二个方案(即前一个方案的增强版本)利用直线提取技术实现了更为高效的安全性归约过程,并借助基于同态加密的非交互零知识论证避免了对随机预言机的使用.与其他的强不可分割的方案相比,第一个方案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且第二个方案的安全性并不依赖于随机预言模型.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入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信息系统保密的基础知识,并结合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提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API接口方式,最后介绍了这种技术在具体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几个门限数字签名体制的弱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两个较有代表性的门限签名方案 ,指出这两个方案均不能抵抗合谋攻击。同时 ,简要讨论了它们的有效性、对外部攻击者的抵抗能力等  相似文献   
38.
典型代理签名方案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简述了代理签名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状况,分析了现有的、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几个典型代理签名方案,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给出了Lee方案的一个改进方案。该方案克服了Lee方案的弱点,满足强不可伪造性。该文还提出了这方面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几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9.
赵川  蒋瀚  魏晓超  徐秋亮 《软件学报》2017,28(2):352-360
不经意传输作为现代密码学的一个基本工具,在安全协议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功能性更强的不经意传输变种被提出,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提出一个新的不经意传输变种,称为cut-and-choose双向不经意传输;基于同态加密给出该原语的一轮高效协议构造,且在半诚实模型下形式化证明该协议的安全性.将cut-and-choose双向不经意传输运用到基于cut-and-choose技术的安全协议(尤其是安全两方计算)中,可以更具模块化地描述协议高层框架,降低协议交互轮数.此外,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底层基本工具,该原语本身也具有独立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