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4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电解质栅控晶体管(Electrolyte-gated transistors, EGTs)的沟道电导连续可调特性使其在构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本工作以非晶态Nb2O5作为沟道材料, LixSiO2作为栅电解质材料,制备了一种具备低沟道电导(~120n S)的EGT器件。该器件利用Li+嵌入/脱出Nb2O5晶格导致的沟道电导连续可逆变化,模拟了神经突触的短程可塑性(Short-termplasticity,STP)、长程可塑性(Long-termplasticity,LTP)以及STP向LTP的转变等功能。基于这种EGT突触特性,本工作设计了关联学习电路,实现了突触权重的负反馈调节,并模拟了“巴普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反射行为。这些结果展现出EGT作为神经突触器件的巨大潜力,为实现神经形态计算硬件提供了器件参考。  相似文献   
142.
国产生态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根植生态环境创作出优质内容,历时五年深入中国大江南北,记录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现状,用镜头展现中国本土的生态之美,通过拟人化的叙事手法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呼吁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该纪录片的创作特色与传播价值折射出新时代优秀国产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手法与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143.
针对多极射频的电极极性排布模式开展研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皮肤组织中射频能量分布和热量分布随不同处理模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定量分析了能量分布均匀性对恒功率下多极射频诱导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负电极交错排列模式下,多极射频作用于皮肤组织的电流密度均值、能量分布均匀性和热量分布均匀性相对最优。多极射频处理可有效促进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HFF-1细胞增殖并提升细胞活力,同时该应用效果与射频能量分布均匀性正相关。不同电极极性排布模式下多极射频诱导胶原蛋白分泌的效果有显著差异,能量分布均匀性越高,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量及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层厚度增加越明显。以上结果为多极射频技术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比较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选色和比色板目测法选色之间的差异,探讨不同选色方法在烤瓷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对80例患者进行比色,以比色板(Vitapan3D-Master)的比色结果作为对照,对2组的色调符合率及修复体完成后在口腔内核对颜色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2组色调符合率和颜色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与比色板目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类似,但比色仪能通过测定后获得牙齿色彩的各项指数,便于分析,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45.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传统单级式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电压低于直流侧电源电压,因此输入侧通常需要多组光伏电池板串联,以提升直流输入电压来满足交流侧输出标准电压的需求。但是,多组光伏电池板进行串联后容易受到阴影遮挡等现象引起光伏发电效率降低等问题,此外,传统全桥逆变器容易产生漏电流,降低系统的安全性能。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集成单相单级式升压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该结构的交流输出电压可以高于直流输入电压,同时具有抑制漏电流的能力,并且避免了桥臂的直通问题,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调制策略以及稳态特性,并对其主要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和设计。  相似文献   
146.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土石围堰是最重要的临时建筑物之一,其设计与施工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为保障二期深水围堰工程安全,针对二期深水围堰的结构和渗控安全性进行了专题科研论证。针对深水抛填形成围堰密度难以确定和设计提出的单防渗墙接土工膜的防渗体系,从离心模型试验确定水下抛填密度与休止角、围堰填料的力学特性、填料与塑性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塑性混凝土材料特性等方面开展了试验研究,并开展了应力变形有限元计算分析和围堰渗透稳定性分析,对围堰进行了安全性分析评价和断面优化设计。二期围堰历经2个汛期安全挡水运行,总渗流量较小,最大沉降和水平位移均较小,科研工作较好地支撑了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47.
开展土石混合体的大型叠环式单剪试验与大型三轴试验,根据颗粒材料及砂土的单剪试验规律分析单剪试样应力状态,探讨两种试验条件下土石混合体的强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1)对应相同小主应力,试样在单剪过程中的大主应力率水平更低、变化范围更小,主应力比峰值更低,对应极限应力摩尔圆更小;(2)单剪条件下的割线剪切模量各向异性,其中水平向割线剪切模量在剪切过程中恒低于三轴条件下的割线剪切模量,但差值随主应力轴与主应变轴间的非共轴度减小而减小;(3)对于采用试料,单剪条件下的摩尔-库仑抗剪强度指标值显著低于三轴条件下的值,其中内摩擦角低约9.5%。初步研究认为,单剪过程中的主应力轴旋转以及非共轴性是造成土石混合体2种试验强度特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8.
柔性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刚性混凝土廊道之间的连接部位是大坝防渗体系的薄弱环节。为了确保连接部位的经济性与可靠性,针对拉洛水利枢纽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设计了3种不同的连接型式。考虑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廊道、土石坝填筑料与基岩四者之间的相互接触受力特性,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坝体填筑和蓄水过程,研究了在竣工期与蓄水期3种不同连接型式条件下心墙与混凝土廊道的应力变形特性,对比分析了各种连接型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混凝土廊道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最优连接型式。结果表明:若竣工期心墙与两边过渡料沉降均匀,则心墙拱效应小;蓄水期心墙与廊道水平位移不协调会导致心墙底部竖向应力突变;连接型式3能使得沥青混凝土心墙、廊道与廊道后堆石料共同协同变形,是最优设计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结构型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