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4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51.
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具有良好的流动特性,有效提高了射流的加工效率与精度。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冲蚀能力,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AWJ)冲蚀动态响应规律,基于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了超声辅助磨料水射流冲蚀动态响应情况,对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了射流压力、靶距以及超声振幅等参数对其冲蚀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声信号随着射流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强,冲蚀深度不断增大;随着靶距与超声振幅的不断增大,声信号呈现先变强后变弱的趋势,冲蚀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最佳靶距与最佳超声振幅;声信号频率主要分布于0~200kHz之间。  相似文献   
452.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然而由析锂导致的电池可用锂离子损失,会降低电池自产热温度,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安全,锂回嵌可部分缓解析锂对电池的影响。本文基于锂离子电池低温运行实验数据,分别采用差分电压法(DVA)、开路电压法(VRP)和DVA-VRP联合法对电池的析锂及可逆锂回嵌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电化学模型对析锂量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DVA特征值随着电池的老化向容量减少方向移动,VRP的特征电压平台向时间减少的方向移动,且这两种方法的析锂特征值呈线性关系,拟合直线随搁置时间的增加向原点平移。VRP结合仿真可准确预测可逆锂,缺点是耗时较长;DVA法在电池运行初期对可逆锂的预测与VRP-仿真法相差不大,但随着电池的老化,预测误差逐步增大。DVA-VRP联合法在保留VRP准确度的前提下,弥补了DVA和VRP误差大、时间成本高的不足,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电池可逆锂的初步预测,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53.
为了防治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的涌出,研究其分布以及运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晋神沙坪煤矿1818工作面为例,布置束管监测系统,以人工采样的方法,获取采空区及工作面相等间隔测点气体成分及体积分数;通过研究下煤层实体煤采动前后上下煤层采空区气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分别得出上、下采空区气体在采空区前方90 m、后方180 m范围内静态、动态分布规律;基于上、下采空区气体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近距离煤层开采采空区气体的4个方面的运移机制。研究发现:在采动过程中,近距离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受漏风扩散现象、上下采空区气体运移效应和煤氧反应等多重影响而呈现出向回风侧集聚的显著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54.
为改善活性炭(AC)负载Mo2C基催化剂还原NO2制NO的反应性能,考察硝酸、氨水和双氧水处理后的活性炭对Mo2C/AC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含氧官能团丰富,Mo2C均匀分散,比表面积和孔容比AC0(未预处理AC)小。Mo2C/AC2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最大,含氧官能团少,有利于Mo2C分散、NO2吸附和还原。3种催化剂在100~400℃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0℃时转化率大小关系为:Mo2C/AC2 (80.8%)>Mo2C/AC3 (75.9%)>Mo2C/AC1 (55.2%)。  相似文献   
455.
新疆哈密大水西钒矿位于卡拉库姆—塔里木陆块区(Ⅱ)、塔里木陆块(Ⅱ-1)、北山古生代裂谷系(Ⅱ-1-3)东北部。钒矿体产出部位主要受地层控制,产于寒武系双鹰山组内,含矿岩性为石墨硅质板岩,矿石具层状—似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半自形—他形粒状变晶结构,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为石墨、半石墨、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铜蓝、闪锌矿、含钒的金属矿物等。矿床的成因为层控黑色页岩型钒矿床。通过物探TEM测量,钻探验证,在深部控制较好的钒矿体,总结出地球物理特征为TEM低阻高电磁响应异常,即“一高一低”的地球物理特征,为该区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56.
运行期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堆石体内径流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其水力特征主要受与之有一定联系的上游库水位变化的影响,在面板与下游防渗体系之间形成相对独立的小型水力系统,在以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梨园水电站堆石体内部水力特征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梨园堆石体内坝轴线0+0下游侧堆石体内可按照一维稳定潜水流进行分析研究,上游侧渗点较多且比较分散,造成堆石体内径流有一定异常,但不影响堆石体内渗流稳定分析。堆石体内较大的孔隙率有利于地下水的排出,良好的堆石体填筑形成各向同性的均质透水层,大大降低甚至可以消除径流及水蚀对坝体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7.
为了提高固体废料的二次利用率,改善水泥土的力学性能,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氮气吸附试验等试验方法,探究了铁尾矿砂对水泥土力学特性及微观孔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铁尾矿砂20%~30%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相同水泥掺量下,铁尾矿砂水泥土的比表面积随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铁尾矿砂20%时,比表面积最大;铁尾矿砂水泥土的孔隙组成为:少量的微孔、大量的中孔以及一定数量的大孔;随着铁尾矿砂掺量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土孔隙中的有害孔持续减小,少害孔持续增加,平均孔径减小。  相似文献   
458.
受故障信号微弱、配电网存在噪声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高阻接地故障情况下行波波头提取和检测困难,导致基于行波信号的高阻故障检测方法可靠性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景故障特征自辨识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借助行波全景波形对高阻接地故障与正常暂态扰动电压行波信号的时-频差异性进行分析;然后,搭建卷积注意力模块-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onvolutionneuralnetwork,CBAM-CNN)模型,使其较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onrolutionneralnetwork,CNN)模型更具抗干扰能力,将行波全景波形以灰度图形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多维故障特征的提取与利用;最后,在PSCAD上搭建10 kV配电网模型进行各种故障条件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可靠检测高阻接地故障,抗噪性能良好,且不受故障位置、过渡电阻、初相角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基于行波信号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与灵敏性。  相似文献   
459.
大口径冷水管在提升超大流量的冷水海水过程中,复杂多变的运行工况将导致管道振动和失稳。为揭示平台运动作用下冷水管动力响应特性,基于悬臂梁理论模型,全面考虑平台运动、内流、外流及配重块作用,建立管道振动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结合半解析解法,求解出两种边界条件下的半解析解,并与Galerkin方法对比,验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仅平台运动振幅影响管道振动变形的发展规律,而平台振动频率的影响几乎可以不计;在平台运动作用下,可显著提高内流对管道振动变形的影响,使管道振动变形提前进入过渡阶段,而平台运动对于仅受外流作用下管道振动的横向位移影响甚微;管道底部配重块的质量越大,对管道的振动变形抑制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460.
为了研究水下爆炸-波浪联合作用下悬浮隧道(SFT)结构的动力响应,运用三阶Stokes波浪方程和Morison方程计算波浪力,基于D’Alembert原理建立运动微分方程,通过Galerkin法和Runge-Kutta法对其进行求解,并对所建立的荷载模型和联合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对不同荷载形式、波浪参数、爆炸参数等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下爆炸-波浪联合作用对悬浮隧道系统的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基于数值计算结果,随着波高和惯性力系数CM的增大,管体跨中最大位移呈增长趋势,随着周期、埋置深度和拖拽力系数CD增大,管体跨中最大位移呈衰减趋势。其次,比例距离与管体跨中最大位移呈幂指数关系变化,比例距离越大结构跨中位移越小。再者,爆炸冲击波压力峰值Pm还受到Cole公式中相似系数K0、α影响,通过对相似系数K0、α研究发现:相似系数K0对系统位移响应影响较小,α对系统位移响应影响显著,随着α增大,系统响应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