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出了公差带位移法,以此来确定孔的基本偏差,使基孔制变成了基轴制,并给出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从大洪水发生几率大幅度减小、下游河道具有极强的泄洪输沙能力、刷槽和淤滩没有必然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条件下黄河下游滩区生产堤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指出: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的减淤作用已经使花园口以上河道基本不淤,温孟滩已经成为小浪底水库的移民区;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以后,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增大,但夹河滩以上河道依然宽浅散乱,急需采用双岸整治措施形成稳定的窄深河槽;通过小浪底水库泥沙多年调节优化水沙组合,将泥沙调节到洪水期输送,可以控制河道主槽不抬高。只要主槽过流能力增大了,洪水漫滩几率就会减小,生产堤存废的争论自然得到淡化,滩区问题就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近期凌灾实测资料,分析提出黄河内蒙古河段近期凌灾的主要特点是卡冰结坝增多和决口频繁,而河槽持续淤积萎缩是卡冰结坝增多的重要原因,凌汛水位屡创新高是堤防决口的重要因素。统计历史上易发生卡冰结坝位置的分布情况,论证了应急分洪区的设置及其合理性、可行性,根据凌灾特点和分洪区情况,提出了防凌预警水位和防凌临界水位,并通过研究河道槽蓄增量及其他影响分洪因素,提出了启用应急分洪区的条件和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层次分析法评标时,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佳承包商,能够较好地避免评标过程的主观随意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土工织物反滤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宝森  李莉  张俊霞 《人民黄河》2003,25(3):38-39,43
实践证明,土工合成材料用于防汛抢险存在很多问题,现行规范中的反滤应用准则O95≤2d85不适合于作为防汛抢险的反滤应用准则。通过高水压力下的常规反滤试验,高水压力下的“泥浆”试验,高水压力下的“窄缝隙”试验等三种特殊的反滤淤堵试验,分析验证了所选等效孔径为0.20mm的针刺无纺布和等效孔径为0.352mm的经编土工布较适合于黄河堤防渗透破坏险情的抢险材料,从而为建立适应于防汛抢险的反滤准则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对薄防渗墙的质量检测还没有可依据的行业和国家规范,为此特提出黄河下游堤防薄防渗墙质量检测新技术研究课题,意义重大。本文列举了有关防渗墙的质量检测方法,并提出双孔γ-射线吸收法检测薄防渗墙的质量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7.
长期低含沙水流作用下黄河下游河势调整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长期下泄清水或低含沙水流,游荡性河道河势发生显著调整,研究其变化过程特征,对于深化认识游荡性河道演变规律并进行有效调控具有很大意义。依据2000—2015年的河势资料,对铁谢—高村游荡性河道的河势调整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河势变化的建议。结果表明:①在长期清水或低含沙水流作用下,游荡性河道的河势变化较大,河宽增大、心滩增多、河势较散乱、畸形河湾现象突出;②2000—2015年黄河下游河势调整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前期河势以下挫为主,后期则以上提为主,且河势调整从上至下逐步演进;③对危及滩区群众安全的东安—桃花峪、三官庙—黑岗口、堡城—青庄河段,急需进行河道整治,对长期持续清水或低含沙水流作用下的河势新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确保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透水桩坝因其独特的缓流落淤效果而在黄河流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作为不抢险建筑物设计,但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黄河下游复杂的冲淤情况使透水桩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位移,东安工程甚至还发生了桩排倒塌.为厘清透水桩坝出险原因,利用Flow-3D软件对东安工程分别进行入流角度为45°、60°、90°的冲刷数值模拟,结合工程现场采用...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工程目前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GIS是一门集测绘与遥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管理和统计等现代技术的新兴学科,可被有效利用在整个施工管理中。本文对介绍了地下空间的概念及目前地下空间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希望建立一套地下空间施工管理系统服务于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管理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黄河干流同一断面冰厚增长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依据2019—2020年度冬季对头道拐断面封冻期原型观测数据,分析冰厚增长方式以及负积温、流速、冰花等对冰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头道拐断面冰层上层由冰花冻结形成;距左岸400~500 m为非主流区且区间内测点的冰生长方式为热力学生长,主要形成柱状冰;距左岸500~7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