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工业技术   7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燃煤电站烟气中的飞灰在SCR催化剂表面沉积板结形成强垢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为及时清理催化剂表面强垢层,通常采用超声共振结合蒸汽吹扫将强垢去除,然而由于燃煤飞灰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板结使得强垢层形成较为稳定,导致现场高能耗操作下清灰效果不明显。为更好地研究飞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板结对强垢形成的影响,借助现场小修期和SCR改造项目热态性能试验将不锈钢采样盘布置在3层催化剂层的迎风面进行采样,将3层SCR催化剂垢层样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表征测试,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采用Matlab图形处理得到黑白二值图,并通过信息熵法获得盒子尺寸来分析多重分形标度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气的流程方向板结层的高程分区逐渐趋于碎片化,沉积飞灰粒度逐渐趋于均匀化,并随烟气流程的增加多重分形参数具有标度不变性;同时关联分形维数D_2随着烟气流程的增加逐渐与Hausdorff分形维数D_0接近;根据加权矩随变特性还发现板结层微观颗粒会随烟气流程的增加逐渐由疏松不均性演变为致密均匀性;由3层板结层多重分形谱对称性发现,随着烟气流程的延长,催化剂表面垢层多重分形谱宽度Δα明显增加,相应垢层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且垢层表面奇异峰分布更加明显,催化剂表面飞灰板结形成垢层的主导因素主要源于小颗粒、小高程的概率分布点。研究表明,随着烟气流程的增加,催化剂表面垢层的多重分形特征明显,沉积飞灰颗粒粒度变小,板结层的均匀性增加,微观拓扑表面的高程聚类特征消失,为超声波共振与蒸汽吹扫等现场清灰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对聚丙烯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钠(NA-11)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2,4-二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通过酚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中间物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其收率为95.1%,纯度为98.9%.中间化合物与三氯氧磷在乙腈中,室温下反应1 h,回流水解0.5 h,得到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酯,其收率为90.2%,纯度为94.8%,与文献工艺相比较收率提高了1倍.在甲醇中,磷酸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钠,产物收率为99.5%,纯度为99.9%,以2,4-二叔丁基苯酚计的总收率为84.6%.  相似文献   
103.
采用Tanner方法修正的非线性MaxweⅡ本构方程,对振动力场作用下的聚合物熔体在平行异向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内的行为与响应进行了近似解析研究。分析了不同幂律指数的聚合物熔体在螺槽内的速度分布及其对振动力场的响应。随着幂律指数减小,C型室中上部混合变差,但振动力场使速度场随时间周期性变化,促进了流体界面再取向,进而提高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文中研究了具有公式(3)表示的一般正积分泛函的最优控制系统的综合问题.在第一部分中研究了具有控制参数的一阶微分方程组.控制系统的终点状态为n维相空间内的某一逐段光滑边界的闭性区域Ω.文中指出了根据极大值原理和轨道终点的横截条件寻找引到Ω的所有最优轨迹的方法.这里详细地研究了具有二次泛函和被积函数中不明显含有控制参数的质量指标泛函的线性方程情况.在文中第二部分研究了等损耗区的主要特性.指出了等损耗区与最优控制函数之间的关系.导出了求算最优损耗函数J(x)的偏微分方程,以及这一函数与最优控制函数u(x)的关系.上述方法是我们曾在文献[5,6,7]中用过的最优快速系统的综合方法的推广.文章最后举有例证.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内置式气气换热器的尿素热解过程具有系统简单、能耗低等优点。在详细分析内置式气气换热器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内置式气气换热器的尿素热解方案并应用于某300MW机组的脱硝系统,将原天然气加热热解工艺改造为内置式气气换热器。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内置式气气换热器每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约360 000 m3(标准状态),减少运行费用90余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6.
随着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系统中渗透率的逐渐提高,网架结构与潮流流向变得更加复杂,配电网所配置的传统继电保护策略也会受到一定冲击,严重时甚至会对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破坏。根据东营河口区风电和市辖区光伏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短路电流、三段式电流保护方面,对DG接入东营配电网的继保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隐患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减小DG接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分布式发电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纵向坡度信息是汽车底盘及传动电控系统中的常用参量,其识别精确度及平滑度直接影响控制策略实施的准确性及驾乘舒适性,然而纵向坡度识别的难点在于:车辆高频动态特性及行驶工况复杂性直接影响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质量,由此也降低了直接使用该信息估算坡度值的精确度,而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观测方法则难以实时运算。同时一种识别方法若要扩展应用到多个电控系统中,也要求尽可能采用基本相同的变量作为输入。采用加速度坡度法与汽车动力学坡度法相融合的方式,根据其各自高精确度范围,先计算置信因子,得出坡度原始值,再利用广义迟滞滤波方法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精确、平稳的坡度值。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坡度识别算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成本低、易实现的特点,可应用在多种实时电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08.
为解决测速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与测量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多通道测速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09.
110.
王巍  宋健 《福建建筑》2007,(7):43-44
通过对于某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工业厂房的现场测试和构件受力性能的分析研究对构件的安全性能作出了合理的评价,提出了保证正常施工情况下结构的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