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雅  孙璇 《国家电网》2013,(5):78-81
杨卫东1989年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时候,刚刚开始实行找工作的双向选择,但一般还是由学校统一分配。杨卫东自己给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打电话,要求参加电力工作。"那个时候,我应该被分配到钢铁行业,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是钢铁学院,电力也不是那么吃香,但我还是选择了天津电力。"杨卫东说。选择电力行业是他的理想,"上高中的时候有两个理想,一个是当军医,另外一个就是当电气工程师,我比较喜欢这个专业。"杨卫东回忆说。  相似文献   
42.
供应链环境下通用可组合安全的RFID通信协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供应链管理是RFID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但是目前该领域对基于RFID技术的安全机制还没有较深入的研究.供应链环境的特定安全需求决定了无法直接应用已有的各种RFID安全机制.该文定义了供应链环境下RFID通信协议必须满足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可以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设计了一个可以实现该模型的轻量级RFID通信协议.协议的设计和证明采用模块化的方法,并可以保证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安全运行.文章进一步对不可链接性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并根据安全属性对典型的RFID通信协议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43.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压缩协作频谱感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频谱利用率条件下的信道状态向量具有稀疏性,为降低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各个认知用户的频谱感知冗余,基于压缩感知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稀疏观测矩阵提高了单个认知用户感知过程的速度和效率;在融合中心对观测数据进行重构过程中使用因子图迭代算法,大幅降低了计算难度;同时可以根据认知网络中的频率使用情况,自适应调整认知用户的感知点数,确保整个网络的高效感知.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DNAzyme与分子信标结合–切割–释放的级联放大方法, 优化反应的条件, 对DNAzyme进行定量检测。方法 选择4个优化条件, 分别是: 金属离子种类、金属离子浓度、pH值和反应时间。在最佳条件下建立标准曲线, 对DNAzyme进行检测。结果 本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Mg2+金属离子催化反应、Mg2+浓度为10 mmol/L、pH为9.5、反应时间为4 h。标准曲线为Y=17.1628X+420.7767(r2=0.9402), 检测范围为0.5~100 nmol/L。结论 此方法理论正确, 实验的准确度高, 为DNAzyme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成熟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5.
文中首先使用氢氧化钠对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使其表面亲水化,然后采用传统的浸-轧-烘干工艺将氧化石墨烯整理在其表面,最后经过还原反应后使得织物表面的氧化石墨烯被还原成石墨烯,制得功能性石墨烯整理涤纶织物。结果表明,使用涤纶织物碱处理可以促进氧化石墨烯在涤纶表面的负载,且其表面石墨烯的负载量随减量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根据最优工艺制得的石墨烯整理涤纶织物具有性能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菌性能,通过增加减量率的方法可以使整理涤纶织物的功能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s 1,MUC1)基因磁转染体外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可行性,观察其诱导的特异性抗MUC1膀胱癌CTL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在钕-铁-硼稀土强磁块的磁场作用下转染DC,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用RT-PCR法检测转基因DC中MUC1基因的表达;再将转染MUC1基因的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并分别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所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对MUCI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用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MUC1基因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转染效率为10%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法可检测到MUC1条带,转染MUC1基因的DC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MUC1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DC-pEGFP-C1和T-DC诱导的CTL(P均<0.05);在透射电镜下也可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明显高于未转染的DC(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在同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抗MUC1膀胱癌的细胞毒性T细胞.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究服装领口袖口的防汗污性能,本文以不同材质的浅色面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浸轧法制备模拟人体汗污成分的摩擦污布,然后分别通过往复摩擦法和旋转摩擦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摩擦次数及含水率增加,两种摩擦方式下各试验的沾污等级均呈下降趋势。在同等条件下,旋转摩擦法相较于往复摩擦法的沾污等级更低。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究荷叶天然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使用含季铵基团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改性工艺。利用荷叶天然染料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到了优化的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最佳改性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质量浓度6 g/L,改性温度70℃,改性时间30 min,改性p H值为9;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料用量150 m L/L,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60 min,染色p H值为7。荷叶染色改性棉织物与未改性媒染棉织物的色牢度相当,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有着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9.
孙璇  白雪  曹楚凤  陆雅婷  王鹏 《印染》2022,(4):62-66
使用MXene水分散液整理碱减量处理的改性涤纶织物,得到MXene-MOD-PET,并用于亚甲基蓝的吸附反应。结果表明,MXene-MOD-PET在不同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通过增加负载量、提高浸渍温度和染液的pH,能一定程度提升其去除率。无机盐会对染料的去除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MXene-MOD-PET经过多次洗涤后对亚甲基蓝染液的去除率仍具有60%左右,具有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利用植物化合物赋予羊毛织物保健功能性,使用乙醇/水混合溶液或去离子水两种溶剂对黑果枸杞果实进行提取。在对提取液进行表征的基础上,通过浸染法对羊毛织物染色,获得具有靓丽色彩的多功能黑果枸杞染色羊毛织物。考察了染色时间对羊毛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和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两种溶剂中,使用乙醇/水作为溶剂得到的黑果枸杞提取液的花色苷含量更高,能够使染色羊毛织物获得更高的表面深度,其染色羊毛织物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