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远程医疗是基于生物医疗、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等多学科,将数据传输、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密切结合的高新技术.设计了以ARM芯片为核心的医学检测设备,将嵌入式系统应用于病人网络监护系统中,介绍了其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思想、实现方法.该终端以ARM芯片为控制器,以Internet网络为通道,实现远程生理数据的传输.该终端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移动终端通信可靠、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42.
阐述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高性能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利用高性能处理器和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具有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提供远端信息查询和告警服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决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问题,实现深海风能的有效利用,针对设计出的OC3-Hywind 5MW Spar型浮式平台基础部分在风浪流荷载下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利用ANSYS中的水动力模块(AQWA)分别对结构进行频域以及时域耦合运动响应仿真模拟,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浮式结构各个自由度下的运动响应值,以及配重块在系泊不同位置处对结构运动响应值及系泊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作用下的浮式结构在纵摇自由度方向上的运动响应极值主要受风荷载影响,随着风速增大,响应极值也随之增大,在其他自由度上的响应极值受风、浪荷载影响较小;改变配重块在系泊缆上的悬挂位置对浮式基础在纵摇和首摇自由度方向的运动有着显著影响,并且随着配重块距离锚固点越近,响应值越大,越不利于浮式基础的稳定;未悬挂配重块的系泊力高于悬挂了配重块的系泊力,随着配重块悬挂位置离锚固点越远,系泊力越小,越能保证浮式基础在恶劣海况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随着传统行业、新兴产业的不断升级,炭、石墨材料(CGM)已成为支撑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基础矿物原料。目前针对CGM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性能,对其孔结构的系统报道较少。众所周知,CGM的宏观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结构,而孔结构的研究又占据了微观结构的重要一环。因为,本文回顾了CGM的应用与发展,总结了CGM的孔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炭、CGM孔结构特征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和内在联系。为阐述CGM物理、化学性能、材料改性、性能优化及新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复合还原剂次亚磷酸钠(SHP)和硫酸羟胺(HAS)对置换镀金过程的影响,拟解决化学镀Ni-P层上置换镀金的镍腐蚀和后期沉金困难的问题。方法 采用连续加热测试,研究了还原剂对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配合物分子进行了计算,对比了反应前后配合物分子结构的福井函数和轨道能级。通过XRF测试了金层的厚度,并结合开路电位分析了还原剂对镀层厚度的影响。利用恒电位下电流瞬变对金核生成和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SEM对镀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Tafel测试对镀层的电化学抗腐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次亚磷酸钠和硫酸羟胺同时加入不会影响镀液的稳定性,羟胺与腈根的反应降低了Au+的反应活性。0.05 mol/L次亚磷酸钠和0.03 mol/L硫酸羟胺下能够获得超过0.09 μm的镀金层。在次亚磷酸钠的作用下,镀金过程中的镍析出减少,镍层的腐蚀得到有效抑制。成核模式在硫酸羟胺的作用下处于瞬时成核,金核尺寸更大。镍腐蚀的减少以及镀金层厚度的增加,使得整个镀层的抗腐蚀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结论 在置换镀金液中同时加入次亚磷酸钠和硫酸羟胺有效地提升了镀金速率,并且降低了镍层腐蚀,改善了化学镀镍金层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并满足PCB高致密性和高频化趋势下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6.
MJS工法在上海12号线盾构进出洞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南京西路站~陕西南路站区间盾构进洞口地基加固土体距离轨道交通1号线隧道边缘最近距离仅为4米左右,竖向距离约为19米,土体以上又密布上水管、雨污水管等管线,给盾构推进、进洞施工带来了极大风险。管线改移代价大,1号线地铁隧道又是不可移动构筑物,加固位置又是淮海路繁华十字路口,为避免洞口加固施工对周边环境特别是轨道交通1号线正常运营的影响,保护周边管线安全,保障正常商业活动、居民生活和交通,本工程采用了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MJS工法)对进洞口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这是MJS工法在软土地区盾构进出洞位置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为今后的相关施工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7.
自然单元法采用自然邻点插值方法在全域构造近似函数和试函数,该方法基于整个求解域内离散结点的Voronoi结构。当采用标准Galerkin法形成系统的平衡控制方程时,对弱形式的积分通常在Voronoi图的对偶图Delaunay三角形内进行,但由于自然邻接插值形函数的特性,自然单元法数值积分存在明显误差。分析了自然单元法数值积分产生误差的各种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法权系数直接与精度相关,确定方法简单有效。采用Delaunay三角形内布积分点,使得这种概率积分结果接近数学期望。给出最少积分点数的确定方法,尽可能提高蒙特卡罗积分的计算效率。通过分片试验和悬臂梁等算例验证蒙特卡罗方法解决这些误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随着航天器、核动力船舶、核聚变发电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材料拥有优异的性能,还要求材料在极端条件下(辐照、高温等)仍满足正常工作。那么如何保证材料在长时间辐照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设计和制备抗辐照性能强的金属复合材料已成为国防领域和核聚变发电的热点问题,此外,金属及其复合材料在辐照条件下的结构演化、性能变化及内在机理也是设计、制备抗辐照材料的关键所在。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抗辐照能力,将石墨烯加入金属中又将会产生什么新变化呢?本文综述了离子辐照技术在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及石墨烯的裁剪、修饰改性、结构设计及产业功能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理解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辐照后的机理,为石墨烯/金属复合材料在核工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桩基除了承受自身上部建筑物的荷载外,经常还承受各种形式的边载作用.边荷载会引起桩周土体的沉降,产生额外附加力,即负摩阻力.这些可导致桩基的承载力下降使结构破坏.通过建立桩土共同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边载作用下桩基承载性能.主要研究了边载大小和边载距离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规律;桩长和边载距离组合对其的影响规律;得出了2个组合关系的表达式.同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不同边载组合的桩侧总摩阻力表达式,并依据离散系数的统计分析,验证了该函数表达式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得到结论:当边载距离s和边载大小Q的相对关系k值增加至32时,由边载产生的桩侧负摩阻力趋于0;当桩长L和边载距离s的相对关系c值增加至0.5时桩侧负摩阻力趋于0.即在这2个相对关系极限值以外,桩基承载性能将不受边载影响.  相似文献   
50.
姚文娟  傅祥卿  仇元忠 《地下空间》2009,5(3):463-467,562
影响超长桩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桩侧土抗力。根据超长桩的工作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桩侧土水平抗力计算模型。基于能量法给出了顶部有集中荷载,部分埋置于Winkler地基中超长桩的挠曲函数,并推导出超长桩的临界荷载公式。对分别采用m法,常数法和作者提出的计算模型计算的临界荷载作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模型计算得到的临界荷载值比较合理,m法计算的临界荷载偏大,而常数法得到的临界荷载偏于保守。分析了桩侧摩阻力对超长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比例系数对超长桩临界荷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