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高温光纤耐温和耐腐蚀主要取决于表面的涂覆层,为了测试可以耐受高温氟盐腐蚀的光纤,采用镀金光纤进行实验。将镀金光纤分别置于600oC及650oC熔融状态的氟盐中进行实验检测,经过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光纤镀金层完整,未见明显腐蚀迹象,可以考虑将其应用在熔盐堆上进行短时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42.
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青海巴音河峡谷出口上游,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布置了引水发电洞。根据围岩类型选择合理的隧洞锚喷支护设计,通过结构计算,采取合适的衬砌类型,对高压引水隧洞采用合适的衬砌类型,隧洞整体设计安全、合理、经济、满足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3.
插槽式钢管架体由于搭设快捷,安全度高,在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被广泛用作模板支撑架,但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技术规范作为技术保证,该文在分析了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特点和优劣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安全技术规范的编制背景、规范的编制原则,并详细综述了规范中的执行要点,以期起到建筑施工领域对该类型架体的进一步认识,发挥其优点的作用,并对规范要点进行解读,促进规范的执行准确度和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44.
通过框架柱上预留抗剪钢筋(或植筋)及环梁与柱之间的摩擦力承受结构荷载。即在增设楼板的梁高范围内增设环梁柱箍节点,其截面尺寸与配筋经设计计算后确定,柱箍的高度宜与新增主梁的高度一致。新增主梁钢筋锚入环粱柱箍内,柱箍的钢筋、模板制安,混凝土浇筑与新增的梁板结构同步施工,达到结构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145.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而利用网络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则是新形势下档案服务工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6.
罗文  周雪梅 《城市建筑》2006,(10):36-39
本文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空间景观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城市设计思想对其景观艺术特性的创造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以九江市新桥头交叉口交通改善研究为例加以说明,期望对设计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7.
四位外国专家评委: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北京奥运会会徽出色、富有诗意!中国专家评委:“中国印”是诚信、个性的象征。中国美协主席靳尚宜:它传递着友好、真诚和热情。2002年7月,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奥组委正式向全球1  相似文献   
148.
核电站电气设备优良的检修质量是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必须遵循分级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管理思想和理论,结合电气设备检修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现通过总结650 MW压水堆核电站电气设备检修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介绍了电气设备和检修活动的分级原则和具体方法,阐述了质量计划的编制要求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9.
根据钍基熔盐堆高温环境辐射测量需求,采用具有高温抗氧化Si C涂层的炭/炭复合材料作为待测活化片的载体材料,介绍了采用炭/炭复合材料作为辐照载体的优越性,对其进行了成分和热分析测试,并详细描述了带有炭/炭复合材料的一组活化片和不带有炭/炭复合材料的另一组活化片同时在铀氢锆脉冲堆的径向实验孔道中进行中子辐照的实验过程。通过比较两组活化片的单核反应率,详细分析了炭/炭复合材料对活化片辐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采用涂层为Si C的炭/炭复合材料,并且壁厚为几个毫米时,对多种活化片的中子辐照结果影响很小,可以作为高温环境下辐照材料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0.
李思广  周雪梅 《硅谷》2008,(8):39-40
入侵检测系统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现有的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方案.简要介绍几种适合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机器学习算法,重点阐述基于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和人工免疫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