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01 新电力企业的管理风险 =Managingriskinthenewpowerbusiness〔刊 ,英〕/PereiraMVF…∥IEEEComputerApplicationsinPower.- 2 0 0 0 ,13(2 ) .- 18~ 2 40 2 先进的调度员培训仿真机 =Advanceddispatchertrainingsimulator〔刊 ,英〕/GissingerS…∥IEEEComputerApplica tionsinPower.- 2 0 0 0 ,13(2 ) .- 2 5~ 300 3 能增强变压器保护的自动测试系统 =Automati…  相似文献   
52.
姬松茸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姬松茸的研究概况,包括:姬生茸生物学特性、抗肿瘤物质及营养成份分析、姬松茸的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预硫化工艺下不同共混比对多官能化丁基橡胶/天然橡胶(MFIIR/NR)共混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同时与传统工艺制备的共混胶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MFIIR作为主要组分时,预硫化法混炼胶的正硫化时间随MFIIR/NR共混比(质量比)的增大而缩短,最高转矩、最高转矩与最低转矩之差都随共混比的增大而呈现变小的趋势;随着预硫化法共混胶共混比的增大,共混胶的力学性能降低,耐老化性能提高,但都明显高于传统法共混胶的力学性能;预硫化共混胶拉伸断面的致密程度较传统法共混胶高,且随共混比的增大,拉伸断面的形貌趋于平坦。  相似文献   
54.
电力发明专利信息华北电力大学周晓兰辛玲韩居华专利作为人类技术创造的精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为了充分发挥专利文献的作用,提高电力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我们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1997年10~12月授权的电力发明...  相似文献   
55.
袁森  马志仓  周晓兰  刘忠 《机床与液压》2018,46(11):135-139
钛制金属膜片贮箱是用在航空航天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关键零件,其厚度是影响其翻转特性的关键因素。为分析厚度对反翻转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不同厚度的膜片的翻转特性,考察其翻转效率和横向变形的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最佳的金属膜片厚度,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首先指出模糊控制在实现复杂过程控制方面的优点。回顾了基于规则自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目标的隶属函数来调整修正因子的大小,从而达到调整模糊控制规则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电厂过热汽温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其性能明显优越于常规串级PI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7.
05评估电气故障的统计方法=Statisticalmethodforevaluatingelectricalfailures[刊、英]/BarrettJS…IEEETransonPowerDelivery.-1994.(3)本文叙述了在双参数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当今研制的无损耗、大容量高温超导输电电缆的结构与性能。综述了其终端设备及世界各国的研制情况,并提出目前高温超导输电电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阐述了超导储能的原理、组成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超导储能在国外发展的概况,概述了超导储能技术目前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并针对我国超导储能研究落后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
针对目前我国同行评议在学术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通过一系列的弥补措施,并比较各种措施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结合我国同行评议的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如建立意见反馈机制、健全专家库等,从而提高我国同行评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