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2篇
工业技术   4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本文综述了电力电子学中的拓扑网络建模及最优控制和H∞鲁棒控制在电力电子学中的应用,并对线性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2.
本文定义了集合的扩展特征函数和模糊集合的扩展隶属函数,以此来描述事物内部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模糊集隶属函数的概念是模糊系统的理论创立与发展的基础,本文提出将模糊集隶属函数的值域由[0,1]区间扩展为[-1,1]区间的思想,并研究了隶属函数扩展后的相关概念及扩展隶属函数的设置方法.将扩展隶属函数应用于模糊故障诊断的实例表明,这一新概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是有效的,其结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隶属函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3.
在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器速度的提高可以快速调整直流线路上的功率,从而提高交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输电能力.本文用动力系统的方法研究了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在自治与非自治两种情况下对直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作了理论上的分析,设计出了相应的反馈控制,该控制可以对直流换流器中的触发滞后角与触发越前角进行快速有效的调节,进而让换流器中直流电流指数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44.
类反斜线回滞系统的模型参考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滞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许多控制研究领域,可能引起系统的振荡,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有必要对回滞系统的有效控制进行研究.针对一类重要的类反斜线回滞系统,通过对类反斜线回滞特性的分析,将其分解为线性部分和已知上限的非线性不确定部分,给定期望的不存在回滞特性的光滑轨线,得到了模型参考滑模控制律,通过跟踪给定期望的不存在回滞特性的光滑轨线,削弱甚至消除回滞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45.
为了将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了基于DS1104控制板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硬件设计和控制算法实现问题。选定智能功率模块(IPM)为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之后,给出了系统硬件的总体结构和布局。采用DS1104控制板,可以直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框图,并能将控制框图自动转换成源代码,下载到DSP中运行,实现系统的自抗扰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硬件实现方式的正确性,并且由于DS1104的卓越性能和友好的工作界面,可以简化系统的实现、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446.
并联K形相贯搭接节点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5个并联K形相贯搭接节点的试验情况,比较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以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研究了间隙率(搭接率)对K形节点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较了并联K形和平面K形节点的受力性能,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7.
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重要领域对轻量化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镁合金作为质量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经过拓扑优化设计的增材制造镁合金零部件可以进一步在结构上实现轻量化,成为镁合金成形及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详细介绍了关于镁合金增材制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了镁合金增材制造研究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镁合金增材制造成形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8.
校园既有历史建筑在文化传承、功能提升、使用需求等方面与其他类型历史建筑有着不同的需求,现行的历史建筑加固改造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对校园历史建筑的加固改造工程进行全面、有针对性、具有时代特征的评价。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历史建筑加固改造评价指标体系,该文以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历史建筑群为实测对象,采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现有的历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校园历史建筑与其他类型历史建筑加固改造方案的异同,寻求超低能耗建筑改造与加固工程的关联性,最终建立加固和改造两个层级的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的校园既有历史建筑加固改造方案优选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保障校园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49.
韩冬辰  王思宁  罗辉  单超  吴捷 《建筑科学》2023,(4):44-50+56
在建筑产业转型背景下,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日益成为推动双碳战略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契机。面对极限工期和成本压力,丹麦科技大学-苏州大学联合赛队的参赛作品“极光之家Aurora”基于面向制造与装配设计(DfMA)理论的建筑学视角研究,采用制造、装配需求主导设计变更的思路,通过Aurora项目实践来梳理并验证与制造、装配需求相适配的DfMA深化设计策略,从而实现多技术集成与多参与方协同的箱式房住宅快速建造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