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逐步回归和多元回归方法 ,对中断前后的大坝变形观测资料进行整合 ,以恢复观测资料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2.
色彩在视觉中是最敏感的因素.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上,要使商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产品的视觉特征,色彩需醒目且具有个性,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引导和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23.
刘雪华 《节能》1995,(2):44-47
解决锅炉“老大难”问题的技术山东省五洲环保节能中心刘雪华人们常把锅炉出力不足、赶负荷慢而影响生产、煤耗高、冒黑烟、不能烧次煤说成“老大难”问题。确实工业锅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问题,给企业发展生产、经济效益带来一定损失,由于烟尘污染环境,也给社会造成...  相似文献   
24.
到企业去大有作为──节能中心向何处去的一点浅显体会山东省五洲环保节能中心刘雪华自1981年以来,全国各省市和一些地区县相继成立了节能技术服务中心。10多年来,这些单位作了大量工作,对发展节能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节能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25.
稀土离子掺杂钒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稀土钒酸盐为基质的纳米发光材料在紫外光以及真空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质,而且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而在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生物探针、纳米光电器件、零阈值激光器等领域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稀土钒酸盐发光材料将步人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介绍了稀土钒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的合成方法、发光机理及其应用,预测了其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6.
27.
植被恢复是煤矿区矸石山生态修复的关键和难点.针对阳泉煤矿区覆土0.7 m以上的煤矸石山,通过野外调查和样地撒播试验,对覆土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山覆土后植被可以较快恢复,紫花苜蓿、沙打旺、刺槐等是阳泉地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初期的适宜物种.  相似文献   
28.
本文建立了液-液萃取和圆盘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质中苯并[k]荧蒽(BkF),苯并[a]芘(BaP),苯并[b]荧蒽(BbF),苯并[g,h,i]芘(BPR),茚苯[1,2,3-cd]芘(InP)的方法。圆盘固相萃取采用膜过滤片形成盘状结构,截面积增大,反压降低,可采用较高的流速,可防止堵塞问题。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采用选择离子扫描,减少了干扰物的影响,提高检测灵敏度。外标法定量,方法最低检出限(LOD)为:苯并[k]荧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g,h,i]芘,茚并[1,2,3-cd]芘分别为6ng/L。线性关系:浓度在2.5 ng/mL~62.5 ng/mL时相关系数r分别从0.9987~0.9994。在3个水平添加了(6.25 ng/L~62.5 ng/L)的回收测量(n=5),其回收率在83.71%~94.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4%~15.54%。  相似文献   
29.
以NaOH,Y(NO3)3·6H2O和Eu(NO3)3.6H2O为前驱体,通过添加络合剂PEG-2000,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Y2O3:Eu^3+纳米棒和纳米管,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探讨了Y2O3:Eu^3+纳米棒和纳米管的生长机制,同时研究了Y2O3:Eu^3+纳米晶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热温度、反应时间、NaOH的添加量和PEG-2000对产物形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制备的材料具有Eu^3+的特征红光发射,并在Eu^3+的掺杂量为5%(摩尔分数)时样品发光最好。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