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设计—施工模式虽然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但该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非常缓慢。论文研究的目的,试图从人力资源培养,提高人员能力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加速DB模式在中国推广应用,以破解与建筑市场国际化不相称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明影响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及构建电阻率模型,采用室内电阻率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含水率、饱和度、干密度、孔隙比以及颗粒级配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主要影响因素与电阻率的关系方程,并探讨其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含水率、孔隙比和颗粒级配是影响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敏感程度顺序为含水率>孔隙比>颗粒级配;其中矿样电阻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当含水率≤10%时,电阻率下降幅度最大,而当含水率大于10%时,电阻率下降趋势变缓,并逐渐趋于稳定;矿样电阻率随孔隙比增加而增大;矿样电阻率随分形维数增加而减小,且当含水率较大时,分形维数对其影响程度较小。通过多元二次回归分析构建的风化型稀土矿电阻率模型,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含水率23.67%、孔隙比1.73、分形维数2.47条件下的电阻率最小。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粒径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强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制备的四种粒径稀土矿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正应力下直剪实验和XRD实验,分析粒径对稀土矿石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揭示粒径对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影响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同一正应力条件下,矿样剪切强度随粒径增大而增大,且剪切应力峰值出现的时间随粒径增大而变短;剪切位移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粒径与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关系模型;-0.075mm矿样中粘土矿物比例最大,颗粒表面间形成较厚的结合水膜,剪切强度最小,而+0.45mm矿样中石英和长石等非粘土矿物比例最大,颗粒间摩擦作用大,剪切强度最大。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控制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边坡失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乙酸铵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渗透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了乙酸铵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过程溶液的渗透规律,研究了浸取剂浓度、溶液pH值、浸取温度、矿样粒径及孔隙度对渗透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液的渗透速度随着水力梯度增大呈线性增大,说明乙酸铵溶液在渗流过程中符合达西定律,且为层流状态。溶液浓度、pH值以及实验温度对浸矿过程渗透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溶液粘度与矿体表面吸附水水膜厚度。矿样粒径与孔隙度增大,有利于加大浸取剂溶液在矿体中的渗流量,缩短渗流路径,提高渗透速度。乙酸铵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酸铵溶液浓度1.0%,浸取温度25 ℃,溶液pH值7.00,此时稀土浸出率93.88%。  相似文献   
95.
设备重要功能、精度和技术状态达标是保障设备运行效能的前提。建立关键功能台账,并对关键功能进行受控管理,是企业设备管理实现精确维修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6.
97.
从煤炭企业装备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发展出发,研究了煤炭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的特点和难点,提出煤炭企业设备资产管理除需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规章与制度外,还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平台,并给出了相关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8.
三、利用计算机进行可靠性管理利用计算机对设备进行可靠性管理,一是指采用MTBF与MTTR两个评价设备可靠性的指标,对关键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动态性评价;二是针对重复性故障提供维修的指导性策略,以期通过改修结合的策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可靠性管理的重点是:(1)找出重复性故障,通过改进设计加以消除;(2)通过性能检验,确保维修后的设备无故障隐患;(3)严格按精度要求以保证维修和安装质量;(4)辨认和消除各种影响设备寿命的因素。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可靠性管理,主要靠管理过程中对以下记录和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分析。1.通过故障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
第三讲建立以点检和故障分析为核心的设备运行预警体系 我国企业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以管理为中心替代以检修为中心,且逐步由预防维修、在线检修替代事后维修。这就要求将设备运行管理的重点放在提早发现隐患、在使用中对隐患及时整改、对故障进行预测分析等。所以建立以点检和故障分析为核心的设备运行预警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计算机系统可通过运行记录、停机记录、点检、完好检查、定期检查、精度检验、故障记录、事故记录、状态监测等常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设备的历史状况并准确监控设备的当前运行状况,分析…  相似文献   
100.
3.利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为设备维修、改造与更新决策提供支持(1)当设备的维修计划费用大于其设备资产的当前净值时,该设备的维修计划应予重新评估;(2)当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其经济寿命周期,且维修费用的增加不能导致设备运行价值的同比增加时(由于维修而可能增加的产量或产量的经济价值由键盘输入),该维修计划应予重新评估,且考虑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能性;(3)设备技术改造所增加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不能导致设备运行价值同比增加时,该设备技术改造方案应予重新评估;(4)出现上述第三种情况时,该设备应列入更新计划。四、利用计算机建立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