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别以茂金属聚α烯烃(mPAO)和聚α烯烃(PAO40)为基础油、复合锂皂为稠化剂制备复合锂基润滑脂,采用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MoDTC,MoS2,ZnSiO4添加剂及其复配剂对复合锂基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对钢球摩擦副磨斑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mPAO基础脂中分别加入5%MoDTC,2%MoS_2,4% ZnSiO_4,或1%MoS_2+2% ZnSiO_4时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脂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62.
根据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建立了基于可饱和吸收体被动锁模掺Er3+氟化物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中红外超短脉冲在掺Er3+氟化物光纤激光器中形成的物理机制,数值模拟了被动锁模掺Er3+氟化物光纤激光器中中红外超短脉冲的演化过程,重点分析了掺Er3+增益光纤长度,可饱和吸收体不饱和损耗对被动锁模掺Er3+氟化物光纤激光器产生中红外超短脉冲的影响,并给出了参数设置范围。研究发现:当小信号增益系数、可饱和吸收体不饱和损耗、腔内净色散量为一定值,掺Er3+氟化物光纤长度在一定范围时,才会出现稳定的锁模脉冲,且随着掺Er3+氟化物光纤长度增加脉冲宽度变窄、光谱变宽、峰值功率增高;当掺Er3+氟化物光纤长度、腔内净色散量、小信号增益系数为一定值时,可饱和吸收体不饱和损耗在一定的范围时可以得到稳定的锁模脉冲,且随着可饱和吸收体不饱和损耗的增加脉冲宽度变窄,光谱先变宽后变窄变化范围不大,峰值功率增加。  相似文献   
63.
轴承防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工序间转序及暂存时的防锈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工序间防锈产品在后序磨削时打滑、防锈时间短的现象,选择不同厂家的防锈剂产品,从现场防锈性能、使用浓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性价比较为优越、适合生产车间使用的工序间防锈剂。  相似文献   
64.
邓颖  周晓文 《金属矿山》2021,49(10):92-99
江西某铜钨多金属矿石含铜 0.72%、含 WO3 0.11%,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实现该多金属矿中 铜、钨资源的综合回收,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多金属矿中矿物种类较 为复杂,白钨矿、黄铜矿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单体解离度良好,硫化矿物和钨矿物的相互关系不是十分密切。针 对该矿物特点,采用“铜硫硫化矿混浮—硫化矿浮选尾矿浮白钨矿”的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 78% 条件 下,以丁基黄药为铜硫混合浮选捕收剂,经 1粗 1扫铜硫浮选,铜硫混合粗精矿以石灰为 pH 调整剂经 1粗 1精 1扫铜 硫分离浮选,铜硫浮选尾矿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硝酸铅为活化剂、GYB+GYR为钨矿物混合捕收剂, 经 1 粗 1 扫粗选,所得钨粗精矿再磨至-0.045 mm 占 85%,进行 4 次精选,闭路试验获得了含铜 24.78%、含金 0.40 g/t、 含银 1 000.00 g/t,铜回收率 90.02% 的铜精矿,以及 WO3品位 35.32%、WO3回收率 65.25% 的钨精矿,实现了有价金属 的综合回收,为该铜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5.
低压等离子喷涂作为一种热喷涂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以及气相物理沉积,可制备更加纯净、更为致密、结合强度更高的涂层。主要介绍了低压等离子喷涂的原理、分类及特征,回顾了低压等离子喷涂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并与等离子喷涂、超低压等离子喷涂和等离子喷射沉积相比较,分析了其在涂层制备上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叙述了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制备热障涂层、燃料电池、太阳能、半导体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低压等离子喷涂技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在于对等离子喷涂焰流与材料基板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以及与其他前沿技术进行复合。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气田侏罗系消溪庙气藏储层特征:包括岩性、孔隙性、渗透性、孔渗相关性、孔隙形态、毛管曲线参数特征、喉道类型及大小分布及成岩作用类型等方面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对储层进行了孔隙结构分类,建立了评价标准,为勘探评价井部署提供了依据。其结论表明:储层孔隙以大孔和中孔为主,喉道以微喉为主,储层4种基本孔隙类型对 应Ⅳ类储集层,从I类储集岩到Ⅳ类储集岩,孔隙度由好变坏,毛细管压力由较粗歪度到细歪度,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由小变大,孔喉半径依次变小,储渗性依次下降,直到变为非储集岩;储渗性主要受方解石含量、长石含量及微裂缝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3D打印和逆向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建筑、汽车以及玩具等行业。以飞机座椅为例,说明3D打印技术创新设计的原理,探讨3D打印技术在逆向工程产品创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阐述使用低成本的ARM7 LPC2101微处理器设计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案;详细地介绍微处理器、MOSFET驱动和MOSFET的原理设计和程序流程,以及与电机保护相关的技术及处理方法,如电机稳定运行状态机,降低电机噪声,软件防止电机陡转等.该方案可以应用在打印机、电动自行车、洁牙机等电机控制产品上.  相似文献   
69.
激光二极管阵列抽运高增益钕玻璃棒状放大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宽带高增益钕玻璃放大器在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影响激光二极管阵列(LDA)抽运钕玻璃棒状放大器增益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确立了放大器的优化参量.建立了模拟环形LDA侧面抽运钕玻璃棒状放大器功率沉积过程的光线追迹模型,并开发相关程序.在模拟计算基础上,分别优化了LDA直接耦合抽运和LDA准直耦合抽运这两种构型的放大器参数.最后引入了指向误差分析,比较了这两种耦合方式的优劣,最终将放大器定为直接耦合抽运方式.按照优化后的结构加工了8.1 kW激光二极管抽运的2 mm钕玻璃放大器,放大器的荧光分布均匀,当抽运功率为7.7 kW时,得到了40倍的小信号增益,且放大器后增加偏振片时所测增益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