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针对当前三相不平衡治理措施选择偏经验化,造成治理效果及其经济性欠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指标决策的台区不平衡治理措施优选方法.首先,分析适用各治理措施的台区特征.进而,通过提取不平衡事件构建不平衡数据集,提出三相电流标准差、三相电流标准差偏差度及变点等指标对人工换相、换相开关型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及有源补偿型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进行优选.最后,选取江西省某实际台区数据进行算例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选方法准确率可达96%,对于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火电厂低压辅机变频器低电压穿越水平,有效解决传统多绕组变压器切换结构的电压跌落装置控制跌落时间不精确、合闸过程励磁涌流大等诸多问题,研制了容量为30 kW的火电厂低压辅机变频器低穿测试装置。设计了三相四桥臂背靠背电力电子拓扑结构,采用自适应模糊PI控制算法,准确设置电压跌落幅值及时间,通过上位机控制实现自动循环周期测试。装置在江西某火电厂开展低压辅机变频器改造前后低电压穿越现场实验,证明电力电子式电压跌落装置动态响应速度小于5 ms,逆变输出电压谐波含有量小于0.5%,操作便捷、保护策略完备可靠。  相似文献   
13.
光伏经逆变器接入弱电网时,容性补偿对于增强逆变器功率传输能力与并网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容性补偿装置性能与成本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动态容性补偿器。首先,根据接入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光伏并网系统在dq坐标系下的基频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容性补偿对其功率传输能力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动态容性补偿器(dynamic capacitive compensator,DCC)电路拓扑与工作原理,并综合考虑负载与线路阻抗的无功消耗,提出瞬时无功与电压下垂调节相结合的无功指令电流计算方法,基于此给出了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控制策略。同时,针对DCC特殊结构带来的LC串联谐振问题,提出了LC支路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优化控制策略和反馈参数设计方法。最后,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DCC拓扑与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在低中子产额下的压缩燃料面密度诊断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在实验中得到了实现。它是利用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对辐射驱动充纯D的内爆靶所产生的初级中子和次级中子进行测量,在中子产额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利用次级中子和初级中子的产额比值法来诊断燃料面密度〈ρR〉,并获得了实验数据。这个工作对我们以后开展燃料面密度的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配电变压器的重过载、功率因数低问题以及传统解决方法投资大且易造成设备利用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电池储能装置的配电变压器重过载治理与功率因数提升方法.根据电池储能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安装位置,从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和台区电压2个方面分析电池储能装置对配电网的影响;电池储能装置变换器采用电流内环解耦控制策...  相似文献   
16.
以某变电站35 kV母线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项目为背景,首先介绍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with injection circuit,HAPFIC)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分析了HAPFIC有源部分从电网获取能量的原理,提出了利用电压平方作为控制量的新型直流侧电压闭环控制方法;然后描述了HAPFIC装置的RTDS闭环仿真试验,分析了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其解决办法;最后利用RTDS对装置的控制策略、保护策略等进行了验证,目前该装置已在现场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应用于低压配电网三相四线系统的配电网有源电力电子补偿装置,分析了直接检测基波有功电流分量的基本原理。利用此种控制方式的配电网有源补偿装置在谐波、无功方面的补偿特性,尤其在配电台区负荷不平衡情况下,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证明此种配电网有源补偿装置检测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对三相负载不平衡情况下的良好补偿特性。最后通过开发样机证明了此种理论在补偿配电台区无功及三相电流不平衡情况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采用直接控制电源电流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给出了此种控制方式下的APF的基本结构以及控制部分的原理,尤其针对三相四线系统,在三相负载不平衡的情况下此种控制方法的可行性.直流侧电容电压采用PI和自适应模糊PI两种控制方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对比.仿真表明,采用自适应模糊PI控制的APF响应速度加快,调节精度提高,稳态性能变好,而且没有超调和振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光伏并网的电能质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微网光伏并网系统和电能质量调节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既能够并网发电,又能实现无功补偿和滤除电网谐波电流的光伏并网及电能质量控制系统(micro photovoltaicgrid and power quality control system,MPG-PQC)结构。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构建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无差拍复合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该控制策略下调制脉宽的理论计算,给出了复合指令的求取方法;最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给出了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运行数据表明了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10 kV线路发生故障时,变电站开关和线路柱上开关常发生同时跳闸现象,表明线路存在上下级保护失配的情况,按照配网线路继电保护原则,分析了该线路保护配置不合理之处,综合考虑系统阻抗、线路参数等信息,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线路实际,提出两种可行的保护配置方案,并以最大限度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为原则,选择了最优的保护配置方案。涉及的线路保护配置方法,对于配网线路开展保护配置整治,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