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1.
多时空通道中子注量率密度数据采集系统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用在加速器驱动核能系统(ADS)次临界原理验证装置上的微机化多时空通道中子注量率密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方案.该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多个空间位置的中子注量率密度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种γ射线标准源(137Cs、60Co、152Eu),标定了一个溴化镧闪烁体探测器(准3×3英寸)在100keV~1.5MeV能量区间内的本征探测效率。然后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高压倍加器上,利用19F(p,αγ)16O*反应法得到6.13MeV高能γ射线,对该探测器的6.13MeVγ射线的本征探测效率进行了标定。最后用最小二乘法对效率曲线进行拟合,给出了较宽能量范围内溴化镧探测器的本征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X射线电缆偏心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中,在线检测数据的模拟仿真十分重要。从生产线实际出发,考虑生产中线缆摆动、噪声等动态因素对检测的影响,结合检测理论提出和建立了在线检测数据的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下Simulink工具实现其数据仿真。通过与实际数据对比,很好地实现了在线检测数据的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封装反射层材料对GAGG:Ce探测器光收集的影响,同时与Na I(TI)闪烁体探测器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性实验,用137Cs、60Co标准源测量了γ能谱,对GAGG:Ce与Na I(TI)闪烁体探测器的温漂、能量线性及能量分辨率等性能指标重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GAGG:Ce探测器随温度漂移变化程度较大;能量线性好,线性相关度r为0.9999;对662 ke V的γ射线能量分辨率为7.8~8.0%。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低温试验方法探究了温度变化对NaI(Tl)闪烁探测器性能及能谱测量的影响,观察能谱并以常温25 °C为基准,计算137Cs的0.662 MeV、60Co源1.173 MeV,1.332 MeV特征峰位道址、γ射线全能峰计数率、能量分辨率在25 °C下相对变化值。结果为:137Cs的0.662 MeV、60Co源1.173 MeV, 1.332 MeV特征峰位道址在0 °C~20 °C范围内基本保持一致,在20 °C~45 °C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0.662 MeV和1.173 MeV全能峰计数率随温度变化分别在±5.19%和±4.48%范围内保持一致;3个对应能量分辨率分别在±4.3%范围内随温度变化保持一致。可看出利用γ源作为稳峰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型卤化物闪烁体探测器——溴化镧探测器溴化镧闪烁体的线性吸收系数进行了推导和计算,特别对能量为0.511MeV的γ光子的线性吸收系数进行了计算,为以后计算溴化镧探测器对正电子的探测效率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将三维水箱中央控制单元在数据采集时分别放置于离加速器小机头1 m、4 m处,在保证其余条件和采集流程不变的情况下先后采集两套数据,比较两套数据的差异。使用Oncentro计划系统分别基于以上两套数据进行建模,比较开野和临床病例剂量计算结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百分深度剂量和射野离轴比野外剂量偏高,小野输出因子偏大,大野输出因子偏小。用受加速器机头散射影响较大的数据建模后,方野和病人剂量计算结果均较正常数据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8.
安全壳内~(13)N气体浓度的精确测量是核电厂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监测的关键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初步研究了一回路中子活化产物~(13)N泄漏后在安全壳内的输运过程,获得安全壳内不同区域的浓度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在~(13)N气体泄漏700 s后,各代表区域浓度以700~750 s时间段平均浓度值为基准在1.70%范围内保持稳定,不同区域~(13)N气体具体浓度有助于~(13)N辐射监测仪器获取准确度更高的一回路泄漏量。  相似文献   
19.
氟-18监测仪研制过程中,确定18F传输效率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实验地点原因,当前仅限于用理论方法求解.通过对CFD模拟技术路线的分析,研究了堆本体及控制棒驱动机构泄漏后一回路的18F核素进入取样通道的输运特性,分别选用5种微尘粒径为运算工况,运用FLUENT软件的模拟,进一步得到18F微尘在取样通道中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13N监测仪中的谱漂移和稳谱问题,给出了实验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框图,并对谱仪系统的能量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测量;采用非线性方法稳谱,温度在10-45℃范围内变化时,511keVγ光子的峰位道址漂移小于±1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