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2.
槭树科植物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大多极具观赏价值。我国槭树科植物资源丰富,其中云南是槭树科种类最多的省份,有61种。通过对昆明地区主要公园的绿地调查,表明槭树科植物在昆明绿地中应用品种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槭树科植物的应用提出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开发保护并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种植养护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光万  龙春林 《林业科学》2007,43(11):103-112
坝漆是特产于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区的生漆品种,其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生漆行业拥有很高的地位.通过深入产地对坝漆进行民族植物学和资源调查,发现坝漆的起源地位于湖北恩施州利川市与咸丰县交界的毛坝乡人头山;在起源地,漆树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坝漆产区的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创造出了一套效率很高的对漆树的管理和利用方法,并独具地方民族特色;历史上,坝漆产区与外界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比较频繁,坝漆的生产深受外界影响;在近10~20年中,受市场经济冲击,坝漆的生产和漆树资源的存量一直处于低谷.需要正确认识和利用坝漆的优良品质和名声,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集约化生产模式;大力宣传坝漆,规范收购和销售渠道;对坝漆的利用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坝漆深加工产业;保护并充分利用坝漆的种质资源,大力培育优良品种,实现对坝漆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对坝漆的栽培、管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坝漆产量.从而实现坝漆产业的复兴和进一步发展,使坝漆这一优良生漆品种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沉香虎头兰多倍体诱导及其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沉香虎头兰(Cymbidium iridioides)主产滇西,滇南热带雨林。目前栽培的主要是二倍体品种,本研究对其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在短期内培育出现赏价值高,繁殖率高的多倍体新品种,为我国野生兰花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开辟一条新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元阳哈尼梯田水稻农家品种种植现状为例,回顾了现有的关于元阳哈尼梯田水稻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包括表型遗传多样性和基因遗传多样性;归纳了元阳哈尼梯田原生境保护下生态环境对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理条件影响和生物因素影响;总结了元阳当地传统知识和文化对元阳哈尼梯田水稻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探究了原生境保护水稻农家品种的优越性。研究旨在为水稻农家品种及相关农家作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岩  龙春林  程治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26-427,429
对小桐子作为能源植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对其种质创新结果进行了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7.
去年5月,广西桂林的梁权先生拍摄到一种奇怪的花,而且留下了它从始花到终花的全过程。据他介绍,这种植物生长在杂草丛生的土地上,花与茎叶同时出土。数天后当茎叶有1米多高时,花也含苞待放了。只是花几乎贴地而生。3-4天后花盛开,花朵硕大,花形奇特,宛如一盏大大的台灯。美中不足的是它散发出一种异臭。这种模样怪异的植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但人们大都叫不出它的名字,更搞不清它的由来。 为了弄清它的“真实身份”,本刊特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学专家龙春林教授对它进行了鉴定。龙教授得出的结论是,它是天南星科的一种魔芋,由于全身上下布满疣突,被称为“疣柄魔芋”。  相似文献   
18.
鹤望兰2n配子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年生开花鹤望兰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05%,0.10%,0.20%)对鹤望兰处于减数分裂Ⅰ期的幼小花蕾进行诱导。结果表明:0.20%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形态学上,花瓣、萼片、柱头,花粉粒大小等变化较明显。细胞学上,配子出现了明显的加倍现象,并检测到导致2n花粉形成的异常减数分裂现象:(1)中期Ⅱ和后期Ⅱ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生异常的纺锤体定位,表现为平行、八字形、融合纺锤体;(2)末期Ⅱ4个子核呈两极分布,每极2核,或呈三极分布,其中一极2核,另两极单核;(3)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了二分体、三分体情况。并且2n花粉频率的估测值(20.30%)与实测值(17.30%)相接近。因纺锤体定位异常而产生的2n配子在遗传上等同于FDR型,因而在有性多倍化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木兰属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兰属是木兰科最具代表性的属,几乎包括了木兰科各属的共同特征,有必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对运用分子标记解决木兰属植物系统进化以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应通过分子辅助育种为木兰属植物的选择育种和开发利用开创一条捷径,以及应加强对木兰属植物进行遗传图谱构建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无患子科车桑子属植物主要含有二萜、三萜和黄酮等类型的化合物,部分车桑子属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杀虫等生物活性。综述了车桑子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近年的研究进展,期望为车桑子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