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木麻黄连栽对沿海沙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东山 1代、2代和惠安 1代、2代、3代林分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集土壤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木麻黄多代连栽后 :( 1 )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 ,沙地土壤的pH值表现为降低趋势 ,而土壤的水解性总酸度、交换性总酸度、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等指标随着木麻黄连栽代数的增加而增大 ;( 2 )沙地土壤中水解性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而且木麻黄连栽对表层土壤中上述养分的降低更为显著 ,但木麻黄连栽对缓效钾的影响并不明显。 ( 3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总量逐代增大 ,这主要与交换性钙和水解性总酸度逐代增大有关。 ( 4 )沙地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随代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2.
西瓜(Citrullus lanatus L.)种皮斑块是种皮覆纹类型之一,是西瓜种子的一个重要外观性状,为了深入研究种皮斑块的调控基因,本研究以种皮无斑块的西瓜自交系K2和种皮有斑块的西瓜自交系L1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选取F2群体中的120株个体进行种皮斑块的遗传分析和GBS测序,测序获得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结合120株F2群体的基因型与表型初步定位种皮斑块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代种子全部为有斑块,F2代种子出现有斑块和无斑块两种表型,且有斑块:无斑块接近于3:1,说明种皮斑块性状是由显性单基因调控。利用GBS技术所构建的西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将种皮斑块基因初步定位到10号染色体物理距离为2.28 Mb[17876993~20156867(97103 V1.0)]的区间内。通过CAPS分子标记加密,将种皮斑块基因候选区段缩小到10号染色体[24581840~26210948(97103 V2.0)]区间内,其物理距离为1.63 Mb。本研究结果为后期精细定位种皮斑块基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探索不同砧木对砂糖橘的生长、光合性能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合砂糖橘栽培的最适砧木。测定嫁接在2年生宜昌橙、枳壳、砂糖橘、香橙和粗柠檬砧上的砂糖橘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sis, 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结果表明:以宜昌橙为砧木的嫁接亲和性最差,砧穗粗度比值为2.08,嫁接苗生长势最弱,而以粗柠檬和香橙为砧木的砂糖橘生长势最强;不同砧木砂糖橘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枳壳砧>粗柠檬砧>香橙砧>本砧>宜昌橙砧,其中,除了枳壳砧和粗柠檬砧的砂糖橘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砧穗组合之间均差异显著;香橙砧的Pn和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