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0篇
农业科学   16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赵静  张耀荔  陈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72-1974,1977
介绍我国奶源的质量安全现状。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结合鱼骨图对影响我国奶源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奶牛养殖模式及环境、饲料、饲养管理、挤奶及收购、贮存及运输6个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要建立规模化的奶源基地、改善奶牛饲养环境、加强奶牛饲料管理、建立奶源HACCP质量控制体系和第三方检测机制等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明确昆明市烤烟最佳种植区域,综合考虑土壤、气候等4个评价指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运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探讨植烟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及步骤,进行植烟环境适宜性的定量分析,最终将植烟环境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类,对昆明市植烟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3.
基于连续运行条件下的稻秸干法厌氧发酵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连续进料运行下秸秆干法厌氧发酵的产气情况,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稻秸干法厌氧发酵中试系统,研究了牛粪单发酵启动试验、不同进料方式和氮源添加下的产气特征并且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中试装置可实现含固率为20%的秸秆物料均匀混合,提高进料效率和实现连续发酵均衡产气。发酵启动试验阶段,牛粪单发酵29 d后具备处理稻秸所需的最佳厌氧微生物体系、适宜的发酵温度等,从而使连续进料阶段快速启动。在连续进料稳定运行阶段,秸秆进料量80 kg·d~(-1)并添加猪粪(干质量)4.54 kg·d~(-1)为补充氮源,单日CH4产气量从137.28 L·kg~(-1)VS达到227.8 L·kg~(-1)VS,并能连续维持20~22 m~3·d~(-1)。对于缺乏猪粪等氮源的地区可采用一次性投加的方式,单次补充68.1 kg猪粪(干质量)且定期补充时间为20 d。研究表明,该适用于稻秸干法厌氧发酵中试系统技术可行且可实现连续进出料和稳定运行产气,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4.
研究肝胰腺"白化"河蟹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发病池塘水体、底泥及发病前后组织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基于该批次样品分析,蟹体发病前后鳃、肝胰腺和肠道组织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成反比例关系。外来菌群对蟹体的侵染过程首先在鳃组织,其后为肝胰腺,最后为肠道。发病河蟹肝胰腺柔膜菌纲的菌群占比,较健康个体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35.
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法分析芡种壳粉对水相中亚甲基蓝和盐基品红2种染料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芡种壳粉对2种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模型。芡种壳粉对亚甲基蓝和盐基品红显示出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浓度为20μg/mL时,芡种壳粉对亚甲基蓝和盐基品红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49.20和47.40 mg/g。动态吸附过程中,虽然芡种壳粉对上述2种染料的饱和吸附量较高且接近,但相同浓度下盐基品红的穿透体积很小,远低于亚甲基蓝的穿透体积。芡种壳粉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为优惠型吸附,而对盐基品红的吸附为非优惠型吸附。因此,若作为染料吸附剂,芡种壳粉更适合于吸附水中的亚甲基蓝,而非盐基品红。  相似文献   
136.
乡土物种在生态修复中应作为首选物种优先应用,但目前由于缺乏全面的摸底调查、系统性的科学研究、规范化的引导机制,生态修复中应用乡土物种存在可应用的乡土物种本底不清、挖掘与开发应用的乡土物种种类有限、未形成乡土物种繁育推广产业链等问题,为促进生态修复中应用乡土物种,防范无序化人工引种导致生物入侵,提出如下建议:开展全面摸底调查与专项科学研究,列出外来物种黑白名单,建立生态修复乡土物种谱;规范引导,科学应用生态修复乡土物种谱;与规划评审、奖罚评比、工程验收相挂钩,形成乡土物种保护与开发的倒逼机制;完善生态修复人工引种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乡土物种保护与开发的引导机制;完善相关经费补助管理办法,形成乡土物种保护与开发的激励机制;市场培育,拓宽乡土物种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苗圃基地+科普旅游”推广模式,提高乡土物种产业发展的深度;建立“从繁育到推广”的全链条产业链,提高乡土物种产业发展广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修复+”功能,提高乡土物种产业发展的厚度。通过规范引导和市场培育,促进乡土物种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7.
以黄淮平原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综合种植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借助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黄淮平原灌水技术选择模型。利用单因素、多因素法提出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方法,优选出最适宜灌溉技术。在喷灌、滴灌、微喷灌、低压管灌和畦灌5种方案中,运用所建立模型选择最优的灌水技术,综合因子大小为微喷灌>喷灌>低压管灌>滴灌>畦灌。黄淮平原种植区适宜灌溉技术为微喷带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3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数量也逐渐上涨,拥堵的交通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困难,而地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地面交通的压力,地铁语音报站系统更是为人们提供了便利。本文根据地铁自动报站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语音芯片进行地铁语音自动报站的方法,同时运用LED指示灯准确的指示当前地铁所处的状态,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研究甲基-CpG结合结构域蛋白2 (MBD2)在体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复制是否有抑制作用。首先,构建MBD2的3’-UTR报告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表明MBD2是miR-373靶基因。然后用MOI=1的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在24、36、48 h后分别取样,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s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下调MB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真核表达载体pc DNA 3.1-Flag构建了MBD2的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1-Flag-MBD2,用pc DNA3. 1-Flag-MBD2转染MARC-145细胞,24 h后感染PRRSV,48 h后收获细胞。TCID50的试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BD2能降低PRRSV滴度,而qRTPCR和Western blots的结果则表明MBD2能降低PRRSV的载量;相反,MBD2的siRNA试验表明,下调表达有利于PRRSV在MARC-145细胞复制。通过基因缺失试验,构建MBD2部分结构域缺失的表达质粒,最终发现MBD2的GR与MBD结构域可能在MBD2抑制PRRSV复制起关键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BD2是拮抗PRRSV的宿主内源性蛋白,并发现MBD2的GR与MBD结构域可能在MBD2抑制PRRSV复制中起关键的作用,而PRRSV可能利用miR-373来下调MBD2的表达,从而逃逸宿主对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140.
【背景】 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在海藻糖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够介导海藻糖代谢调控几丁质合成及昆虫发育。【目的】 本研究通过抑制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TPS的表达,检测RNAi沉默SfTPS效果,观察白背飞虱蜕皮状况,测定几丁质含量及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定量表达,探究SfTPS在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中的潜在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注射法RNAi技术,以实验室饲养多年的白背飞虱种群为试验材料,体外合成两个SfTPSSfTPS1SfTPS2)与GFP的双链RNA(dsRNA)后,分别注射到白背飞虱体内抑制TPS。首先,在dsRNA注射后48 h采用Trizol法提取白背飞虱的总RNA,反转录并合成第一链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TPS表达沉默情况,以确定RNAi的效果;其次,测定dsRNA注射后48 h和72 h白背飞虱整体几丁质含量并对翅发育畸形虫体进行拍照;最后,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白背飞虱SfCHS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分析SfTPS1SfTPS2在几丁质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 与注射dsGFP相比较,dsSfTPS1和dsSfTPS2的RNA注射后,能够促进SfCHS表达量上升,几丁质含量增加,白背飞虱成虫翅出现畸形。qRT-PCR结果显示,单个SfTPS dsRNA注射后本基因的表达能够被极显著抑制,与注射dsGFP相比,不足对照组表达量的30%,且单个SfTPS的dsRNA注射后,另外一个SfTPS表达同样显著下降;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白背飞虱成虫翅均为长翅,出现一定比例的翅卷曲等畸形情况,其后48 h和72 h产生一定的死亡率;几丁质含量检测发现,SfTPS1SfTPS2的dsRNA注射后72 h,几丁质含量显著上升。与注射dsGFP对照组相比较,SfCHS1SfCHS1a表达量在dsSfTPS1注射后72 h极显著上升,在dsSfTPS2注射后48 h和72 h时极显著上升,且dsSfTPS1和dsSfTPS2注射后SfCHS1b的表达极显著增加。【结论】 SfTPS能够通过调控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几丁质的合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价SfTPS在白背飞虱等昆虫中的调控作用并作为潜在控害靶标,为进一步开展和筛选有效的海藻糖合成酶抑制剂控制白背飞虱等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