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农业科学   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京茄3号”为中早熟、丰产、抗病圆茄一代杂种。始花节位第7-8节,较耐低温、弱光,植株生长势较强,易坐果,连续结果性好,平均单株结果8-10个,单果重500-700克。果实扁圆形,果皮紫黑色、发亮,果肉浅绿色,肉质致密细嫩。果实发育速度较快,畸形果少,商品性佳,适合春秋大棚和露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2.
13.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的寄主鉴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灰斑病现已严重威胁中国北方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苗期鉴定、成株期鉴定、温室鉴定和田间鉴定等方法,利用玉米自交系和品种对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用于玉米灰斑病的抗性鉴定,两者鉴定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利用成株期进行鉴定比较好,因为接种比较容易;利用自交系或品种均可进行抗性鉴定,从效果上看,利用自交系较好,因为利用成株期自交系鉴定法,不同自交系一菌株组合间病级差异较明显,变异系数为47.32%,能有效地区分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分化的程度,但是由于成株期品种鉴定法与成株期白交系鉴定法比较。变异系数差异很小,所以成株期品种鉴定法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创制新的木霉菌突变株,为筛选新的抑草类化合物奠定基础。通过REMI插入突变技术,以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为出发菌,进行了REMI转化子构建。对得到的转化子进行了PCR检测,分别利用抗潮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基因为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对发酵产物细分为分生孢子、超声波PBS法破碎孢子和发酵液,分别对稗草生长的生物活性进行测试。获得了18个转化子,通过继代培养和PCR扩增,证明线性pV2质粒DNA已成功插入木霉菌基因组。从REMI创制的木霉菌突变株库中,筛选出8株有抑草活性转化子(TaA2、TaB3T、aB7、TaE2、TaE8T、aH8、TaJ6和TaJ9),其发酵液具有抑制稗草的活性,并对水稻生长安全。经测试发酵产物对稗草生长的生物活性,获得了具有抑草活性及稳定性均理想的转化子TaB3。REMI方法所创造的转化子可较高效地筛选出具有抑草功能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从康氏木霉T30的cDNA中克隆了PLA2基因,然后用PLA2敲除突变株为材料在玉米接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条件下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敲除突变株P82(ΔPLA2)所分泌的胞外几丁质酶和β-1,3-半乳糖苷酶的酶活要比野生型低。玉米接种弯孢霉叶斑病菌条件下,突变株的生防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诱抗作用。此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在离体玉米叶片上同对照相比产生更大的叶斑。PLA2基因在木霉对抗弯孢霉叶斑病菌同玉米互作可能是一种负调控方式,要对此基因与玉米的非亲和互作还需对此基因互补进行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菌RAPD分析的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CTAB法提取了玉米丝黑穗病菌DNA,研究了RAPD最佳优化条件,确定为20μL体系中10×buffer 2μL,25 mmol/L MgCl22μL,dNTP 0.5μL,DNA模板2μL,引物2μL,Taq 0.4μL(5 U/μL),ddH2O 11.8μL,并为玉米丝黑穗病菌RAPD分析筛选出了9个单引物和3个双引物。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改良的Richard培养基中培养能够产生毒素,培养滤液经离心,灭菌,活性炭粒吸附层析,甲醇洗脱获得粗提纯毒素结晶,生活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对水稻胚根,胚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水稻4叶期幼苗有致萎作用;用电导法测定,10^4ppm的粗毒素引进细胞膜的损伤率达60%左右,该毒素活性比较稳定,经1[^5Pa高压(121度)处理15分钟仍不失其活性,用毒素接种寄主要现出与病原菌侵染类似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高粱苗期病害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5引起的土壤传染病害,该病害的病原菌土下分布状况可以通过病株、病斑的分布型间接地测定。病株为随机分布,而病斑则属于核心分布,但也符合负二项分布.病株分布型反映土内病菌的随机存在,病斑分布型则主要反映了病菌在土内接种势能的不均一分布(聚集分布)。以上结果为在病害调查中确定取样方式与样本大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玉米茎腐病毒素的初步研究(I)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绿色木霉TR-8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镰刀菌的菌丝提取物对TR-8的孢子产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