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6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变换性乔砧密植园(一般株行距2m×5m,4m×3m、4m ×2m等)往往由于管理存在问题,出现了永久株与临时株主从不明或主从颠倒的现象,对临时株究竟应如何处理,下面谈个人意见,供生产参考。1新建园临时株的处理 定干后的第2年可采取夏剪后加大枝角缓放的措施,使其尽快结果,以果控冠。 选定主校后,继续促发枝,然后施用PP333、乙烯利等生长延缓剂,控长促花。 临时株要先整成纺锤形,当树冠交接后改成“半”字形,以后逐渐修剪成倒“太”或倒“大”字形,最后刨除。 临时行上的植株定于后,采取先促后缓或促后使用生长延缓剂等措施,后期疏枝和回缩打开光…  相似文献   
62.
<正> 山楂锈病在辽宁省丹东地区的凤城、宽甸、岫岩和振安区等山楂产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山楂锈病为害山楂叶片、叶柄、果实、果柄及新梢。叶片被害,先于叶正面产生桔黄色小斑点,直径约2mm左右,后扩大到4—10mm。1个叶片有病斑数个,多者数10个。以后病斑上产生桔黄色小点(病菌的性孢子器)逐渐变黑。发病后30天左右(7月上旬左右),病斑背面凸起,产生灰黄至灰褐色毛状物  相似文献   
63.
山楂锈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丹东地区冬孢子角于3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后逐渐成熟。5月间遇有3天以上连续降雨,每次降雨量需在5mm以上,冬孢子角才能彻底胶化并产生担孢子。病害潜育期6—13天,平均9.8天。发病初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上中旬,6月下旬后发病停止。目前有栽培价值的品种均感病,只有山东的平邑红子及河南的7803、7903山楂免疫。波美5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100倍液铲除冬孢子的效果近100%。于冬孢子角胶化前和胶化后,分别喷布1次和2次25%粉锈宁1000倍液,基本可控制山楂树的锈病发生,并能抑制病斑扩展和锈孢子器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