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农业科学   10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陕西省鲜食葡萄发展的形势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品种与布局问题,要因地制宜,栽培良种 优良的葡萄品种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去一些好的品种正在被新的良种代替。欧亚种适宜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在夏秋多雨、昼夜温差小的地区栽培就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无胁迫和NaCl胁迫条件下,同基因型二倍体葡萄4个脯氨酸累积变异系和对照系愈伤组织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在无胁迫条件下,葡萄脯氨酸累积变异系的CAT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系,4个变异系的CA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2.41,2.30,2.29和2.13倍,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4.51,3.69,3.84和3.72倍。在一定浓度NaCl胁迫下,对照系和变异系的CAT和SOD活性都有一定的增加,变异系的CAT和SOD活性仍高于对照系。脯氨酸累积变异系CAT和SOD活性高是其对NaCl胁迫具有较强抗性的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1995 ̄1996年对5个葡萄品种花粉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作了如下鉴定研究,(1)葡萄花发育后期4个阶段的花粉生活力;(2)2种干燥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3)未干燥花粉和干燥花粉不同条件下的保存性。结果表明,(1)葡萄在开花盛期有生活力花粉的比率最高,为53.1% ̄83.5%;(2)温度相同,干燥时间相同,采用8W日光台灯照射干燥比采用15W白炽灯照射干燥有利于保持花粉生活力。干燥后  相似文献   
24.
不少学者认为,盐渍引起植物细胞活性氧和HZO。含量的增加可能与植物体沾性氧清 除力下降有关,并把植物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作为衡量其抗盐性强弱的指标。但以往的研究 对叶片发育时酶活性的变化注意不够。本文利用盐处理葡萄离体新梢,旨在探讨盐胁迫对 叶片过氧化氢清除系统的影响。 试材雷司令葡萄( VIYisvlll沙I’’ L. CV. RCisllflg)定植于西北农业大学葡萄园。在 5月 下旬到 6月上旬分 2批采取带 9枚展开叶的新梢,由上至下将叶编号,新梢在 25 oC、 12w日光灯连续光照下,用 04ffiffiol· L’ CS( NO3…  相似文献   
25.
1985~1988年对葡萄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及果实中生化物质与抗白腐病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决定了葡萄野生种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白腐病的抗性。果实中丹宁,游离有机酸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白腐病存在着显著的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6.
27.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应用恢复生长法、组织变褐法及电导法等对收集到的17个种、变种或类型、38个株系的野生葡萄抗寒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山葡萄外,原产我国的许多其他野生葡萄种的抗寒性都强于欧洲葡萄;另外发现,野生葡萄种内不同株系的抗寒性与其地理起源的气候类型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说来,产自地理纬度较北的株系的抗寒性强于地理纬度较南的株系。  相似文献   
28.
中国野生葡萄酒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野生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由醇、酯、醛、酮等构成。其中,大复叶葡萄酒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达79种,北醇酒的种类最少,仅44种;各野生种间香气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含量最高的秋葡萄酒(11439.81)为最低毛葡萄(白)酒(3410.19)的3倍多;野生种葡萄酒的总酸、干浸出物、单宁、总酚、花色素苷等滋味物质均高于相应栽培品种。野生种葡萄酒普遍具有青草、烟熏、肥皂、焦糖及酸涩等香味特征。根据香味成分将供试的野生种(或品种)分成了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9.
中国野生葡萄种间杂交F_1代抗黑痘病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原产我国野生葡萄5种11个株系和9个欧洲葡萄品种杂交,组合成抗病×抗病和抗病×感病两类,获F_1代杂种1238株,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亲本抗黑痘病及其在F_1代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黑痘病在F_1代表现为极强的显性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30.
 对中国野生葡萄资源的l7个种或变种,共73个株系根围寄生线虫的种类和密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鉴定。共采集300份土样,从中鉴定出线虫计9属l9种:6种螺旋线虫,4种剑线虫,2种短体线虫,2种矮化线虫;长针线虫、针线虫、盘旋线虫、轮线虫和枪线虫各1种。线虫群体一般由2—5个属组成,其中针线虫、螺旋线虫和矮化线虫是分布较广泛的寄生线虫。同时比较了中国野生葡萄的不同种,不同株系间寄生线虫种类和密度的差异,为进一步筛选抗线虫砧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