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城镇建设造成的耕地减少、农村居民点闲置现象并存,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出了现实要求.相关研究对"挂钩"的由来、概念,挂钩的各种阻力、挂钩的落实方法及挂钩中的权属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在挂钩的潜力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宏观预测数据,很少考虑到乡镇内部条件及居民点分布特征的差异.为此,本文以北碚区为例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居住形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综合测算丘陵地区的"挂钩"潜力.  相似文献   
42.
与狼共舞敢于亮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的冬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采访了大北农西南事业部总经理黄祖尧先生,时过一年我们再次来到黄总的办公室对他进行了第二次采访。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四川大北农年产24万吨饲料厂鸟瞰图”。32米高的主车间,宽敞明亮的库房,具有浓郁川西特色的综合大楼,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饲料厂繁荣的景象。我们的话题自然就从新建的饲料厂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3.
Cd、Pb、Cu、Zn、As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下Cd、Pb、Cu、Zn、As复合污染对龙须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龙须草地下部对重金属的抗性大于地上部。在接近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时,龙须草生长正常,减产幅度<10%;在含Cd5mgkg-1、Pb600mgkg-1、Cu125mgkg-1、Zn300mgkg-1、As50mgkg-1的复合污染土壤上,龙须草地下部干重与对照相比较差异性不显著(α=0.01);在含矿毒水河水污染土壤和尾矿砂污染水稻土壤上,龙须草地下部干重与对照相当,且地上部干重分别为对照的61.58%和40.64%。这些说明龙须草在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结构按照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和村域性四级制同美国、英国、德国等土地利用规划先行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国(地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特点.中国的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也同样自上而下逐级控制,且相互制约和联系,但存在3个方面的不足.从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乡村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必然.  相似文献   
45.
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种植业、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3方面分析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并从源头、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大港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2010年大港地区农业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COD377.64 t、氨氮72.34 t,畜禽养殖排放的污染占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对GB/T 18970-2003检测斑蝥黄方法进行改进,将旋转蒸发器的圆底烧瓶改为100 mL棕色容量瓶,旋转蒸发器改为氮吹仪,第二次溶解改为加乙醇和三氯甲烷后,放置20 min自溶或放入超声波器中超声溶解10 min,再用环已烷定容,混合均匀比色。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圆底烧瓶溶液转移的步骤,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关键词] 斑蝥黄|β,β-胡萝卜-4,4-二酮|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为研究耐药相关基因在肉鸡养殖场中的分布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河北省肉鸡养殖场待出栏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采集肉鸡泄殖腔拭子样品264份,粪便污染地面样品9份,进行blaNDMblaOXAblaCTX-MarmA、fexA、cfrmcr-1、qnrS 8种耐药基因和int1、ISCR1 2种与耐药基因散布密切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10种基因在273份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出率在4.03%~97.07%之间,检出率最低的为armA基因,最高的为int1基因;样品中有基因共存情况,并以3种耐药基因共存的情况最多,有4份样品存在1种耐药基因,6份样品未检出任何耐药基因,没有样品共存8种耐药基因;通过数据分析,共得到41种不同的耐药基因谱型,其中常见的耐药基因谱型为blaCTX-M-fexA-mcr-1和blaOXA-blaCTX-M-fexA-cfr-mcr-1-qnrS;分析发现样品携带两种及以上耐药基因时,与耐药基因散布相关的int1和ISCR1元件检出率越高,耐药基因在样品中检出的种类越多;耐药基因blaOXAblaCTX-MfexA、cfrmcr-1、qnrS与int1基因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基因blaNDMblaOXAblaCTX-MfexA、cfrqnrS与ISCR1元件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为畜牧兽医养殖行业耐药性监测工作提供了基于样品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有效预防耐药菌、耐药基因产生、控制耐药性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8.
档案服务"三农"工作是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的重要举措。档案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扩宽服务的领域,扩大服务的内涵,创新服务的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9.
1品种选择选用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早熟并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且首选脱毒马铃薯。选择植株较矮、生育期短的中早熟品种,从而避免马铃薯与玉米间作期太长,马铃薯选"早大"、"荷兰15"、"张茜八号"  相似文献   
50.
袁敏  邢继红  王莉  葛伟娜  郭棣  张岚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0):1772-1780
【目的】研究拟南芥开花抑制因子TFL1与2个GRFs家族成员GRF4和GRF7之间的互作关系,为进一步解析TFL1抑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cDNA作为模板,利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克隆TFL1、GRF4和GRF7,分别连接入门载体pCR8,经菌落PCR扩增和测序鉴定分别获得这3个基因的入门载体TFL1-pCR8、GRF4-pCR8和GRF7-pCR8。利用LR重组的方法将上述3个入门载体分别与目标载体pGADT7和pGBKT7重组获得酵母双杂交试验载体TFL1-BD、GRF4-AD和GRF7-AD。将TFL1-BD载体分别与GRF4-AD或GRF7-AD载体共同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于双缺(-Leu/-Trp)培养基上30℃培养2—3d直至长出酵母克隆,选取合适大小的酵母菌落转移到双缺(-Leu/-Trp)和四缺(-Leu/-Trp/-His/-Ade)缺陷培养基上,通过观察酵母菌落的生长情况判断TFL1与GRFs之间的互作关系。利用LR重组的方法将上述3个入门载体分别与目标载体px-nYFP和px-cYFP重组获得TFL1-nYFP、TFL1-cYFP、GRFs-nYFP、GRFs-cYFP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载体,并分别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将转化TFL1-nYFP或TFL1-cYFP载体的农杆菌分别与转化GRFs-nYFP或GRFs-cYFP载体的农杆菌共注射烟草叶片,培养48h后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烟草细胞中YFP荧光的表达情况。通过YFP荧光信号的有无来判断TFL1与GRFs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成功克隆到拟南芥中的3个基因,分别是534bp的TFL1、888bp的GRF4和798bp的GRF7,并分别获得其入门载体(TFL1-pCR8、GRF4-pCR8和GRF7-pCR8)、酵母双杂交试验载体(TFL1-BD、GRF4-AD和GRF7-AD)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载体(TFL1-nYFP、TFL1-cYFP、GRFs-nYFP和GRFs-cYFP)。在酵母双杂交试验中,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共同转化TFL1-BD与GRFs载体的酵母菌落在双缺(-Leu/-Trp)和四缺(-Leu/-Trp/-His/-Ade)培养基上都生长较好,结果表明TFL1与GRF4、GRF7在酵母中直接相互作用。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中,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将转化TFL1-cYFP载体的农杆菌与转化GRFs-nYFP载体的农杆菌共注射烟草细胞之后均在烟草细胞核内产生较强的YFP荧光信号;与此同时,将转化TFL1-nYFP载体的农杆菌与转化GRFs-cYFP载体的农杆菌共注射烟草细胞之后同样在烟草细胞核内产生较强的YFP荧光信号。结果表明,TFL1与GRF4、GRF7在烟草中直接相互作用。【结论】拟南芥开花抑制因子TFL1与GRFs家族的2个成员GRF4和GRF7均直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