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3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鹏程 《中国棉花》2018,45(7):46-46
正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总产量预计2 660万t,而全球工厂用棉量预计2 550万t,这是全球棉花需求连续3个年度增长。因此,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预计将减少至1 830万t,这是全球棉花库存连续4个年度减少。中国的棉花库存下降,2017/2018年度末预计降至800万t。预计中国以外国家的棉花库存上升到1 030万t,连续4个年度  相似文献   
42.
43.
基于石家庄市本地种植业生产状况数据的整理和石家庄对种植业结构正相关政策的分析,得出结论:种植业内部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成果与市场步伐应调整一致.在此基础上,对石家庄市种植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提升农业用地的使用效率;加强农业投入;提升农业科研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4.
反算方位角在计算机编程中的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程实践,对传统的编程方法和现代的编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且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5.
【目的】筛选出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的机采棉最适宜种植密度。【方法】2020年4~10月采用76 cm等行距地膜种植,设置9×104株/hm2(A)、12×104株/hm2(B)、15×104株/hm2(C)、18×104株/hm2(D)、21×104株/hm2(E)5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叶面积指数(LAI)、叶倾角(MLA)、冠层开度(DIFN)、光截获率(PAR)、冠层温度、湿度、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冠层结构、冠层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处理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倾角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呈现现为E>D>C>B>A,冠层开度则基本呈现出A>B>C>D>E;各处理的光截获率在空间上基本上呈现出“V”型变化趋势,且密度越大,冠层内平均温度越低、平均湿度越高。当处理水平为15×104<...  相似文献   
46.
当归麻口病防治农药组合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程  尚虎山  肖贵 《植物保护》2018,44(4):233-236
在当归主产区甘肃省岷县闾井镇草地村,开展了当归麻口病的发生率调查及其不同药剂组合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引起当归麻口病的腐烂茎线虫在0~5cm土层中虫口密度最大,占总虫数的57.12%;不同农药组合对当归麻口病都有一定的防效,其中53.8%的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阿维菌素乳油复配剂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73.56%;当归产量比对照增加了3 076.54kg/hm~2,增产率达29.4%,建议在当归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7.
选择3个不同钾效率基因型棉花品种,在不同供钾水平条件下追施不同形态氮素,研究不同供钾水平和氮素形态对棉花功能叶质体色素、碳氮代谢及钾含量的影响,为合理追施氮肥、提高钾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提高供钾水平可增加棉花功能叶质体色素、淀粉、蛋白质及钾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硝态氮肥处理有利于维持吐絮期功能叶叶绿素含量,预防早衰。相比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有利于功能叶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在不供应钾肥或不充分供应钾肥条件下,追施硝态氮肥有利于增加功能叶淀粉含量;在充分供应钾肥条件下,各品种功能叶淀粉含量受氮素形态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不同钾效率基因型棉花品种功能叶质体色素、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在棉花生育后期钾高效基因型棉花品种在供钾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功能叶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综上,提高供钾水平、追施硝态氮肥有利于增加棉花功能叶质体色素含量,促进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48.
以引进的一年生贝达、山河1号、SO4、5BB、抗砧3号5种葡萄砧木为试材,进行生长特性和植物学特性调查,统计移栽成活率、枝条萌芽率、扦插成活率,比较各砧木品种的移栽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砧木的叶片和新梢的形态特征表现不同。贝达的新梢生长速率在各测定砧木中表现最优;抗砧3号的移栽成活率和扦插成活率最低,分别为74%和79%,5BB的萌芽率最低,为56%,贝达的移栽成活率、萌芽率、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砧木,在北疆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9.
棉花不同品种钾吸收效率差异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机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用6个棉花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比较其对钾的吸收能力,研究其根系形态学、生理学特征和K+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钾高效品种中棉所64的根干物质质量、根体积、根活跃吸收面积、根活跃比表面积最大,根系活力最强;钾高效品种中棉所35的根干物质质量较大、根长而细,根总吸收面积最大,根总比表面积都最大,根系活力也较强,且K+最大吸收速率Imax最大,最小临界浓度Cmin较小,耐低钾能力强。而钾低效品种中棉所50和中植棉2号的根系形态学等指标都较差,根系活力较弱,且Imax也较小。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棉花耐低钾胁迫的机理,而且能评价不同品种对低钾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0.
李鹏程  张崇良  任一平  徐宾铎  薛莹 《水产学报》2021,45(11):1843-1853
BP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物种分布模型,以解析生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与传统回归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灵活处理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但其结构复杂,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从而影响模型的预测与应用。根据2016—2017年山东近海口虾蛄渔业资源调查与环境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口虾蛄资源分布模型,同时利用数据分组处理算法(group method of data handling, GMDH)、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和自适应算法(adaptive algorithm)分别对模型输入变量、初始权值和隐节点数目3方面进行优化,构建7种不同组合优化模型。结果显示,7种模型的优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单方面和两方面组合优化模型预测性能基本保持一致;而三方面共同优化其均方根误差与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35和1.94,较初始模型的0.52和2.40更小,且相关系数最大为0.45,表明模型优化效果最好。对比优化前后发现,口虾蛄资源密度随纬度和底层盐度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而随底层温度的升高,口虾蛄资源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最优模型较初始模型增加水深为关键环境因子,对口虾蛄的资源密度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进一步开发了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优化的方法,证明了参数优化对BP模型的预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模型优化对于分析口虾蛄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