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永才  王芳 《饲料工业》1996,17(12):34-35
二羟基乙酸盐比色法测定饲料中色氨酸的含量辽宁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李永才,张宝才,刘再胜辽宁省农牧业机械研究所王芳饲料中色氨酸是动物维持和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其含量已作为评价饲料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压液相色谱,离子交换层析,...  相似文献   
42.
依据美国陆地卫星TM影象特征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要求,本文了各森林类型在特定假彩色合成TM影象上的特征;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体会和前景。  相似文献   
43.
苹果梨黑斑病菌潜伏侵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链格孢侵入苹果梨果皮的途径及潜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皮孔是链格孢侵入果实组织的主要通道。粘附于皮孔的孢子首先萌发产生菌丝,随后菌丝进一步扩展,使皮孔表层细胞解体,同时侵入点表皮及内侧3~4层细胞迅速栓化,限制了菌丝的扩展,形成椭圆形、卵形、多角形细胞聚集在一起的“拟薄壁细胞”,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微菌核”,在病程中表现出一段时间的休眠。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测定饲料中色氨酸的含量,此法所需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较高,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外源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采后马铃薯块茎干腐病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外源H2O2对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以陇薯3号马铃薯为试材,分别在处理前后接种F. sulphureum,研究外源H2O2对病害的治愈和预防作用。【结果】外源H2O2处理强烈抑制了F. sulphureum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显著增大了F. sulphureum的细胞膜透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H2O2处理过的F. sulphureum菌落分布不均匀,菌丝缠绕、扭曲在一起,部分菌丝出现断裂、塌陷等现象;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到H2O2处理过的菌丝细胞壁加厚且内部出现空腔。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外源H2O2处理对处理前后接种F. sulphureum的马铃薯块茎干腐病均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结论】H2O2不仅对病原物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还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块茎组织的抗病性,因此H2O2可以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马铃薯采后病害的控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采后外源脱落酸处理对雾培微型马铃薯周皮木栓化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促进木栓化的机理。【方法】以‘通薯1号’雾培马铃薯原原种为试材,在无损伤的条件下,用外源脱落酸(ABA)浸泡10 min,于15℃(RH 86%-88%)黑暗环境中预贮。测定贮藏期间块茎的失重率,观察块茎周皮细胞中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分析块茎周皮组织苯丙烷和活性氧代谢的变化。【结果】采后25 mg·L-1 ABA处理后15℃预贮能显著降低雾培微型马铃薯块茎的失重率,加速块茎周皮组织处软木脂和木质素的积累。ABA处理后块茎组织中苯丙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提高,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增加,在贮藏21 d时,处理块茎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肉桂酸-4-羟化酶(cinnamic acid 4-hydroxylase,C4H)和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02%、3....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在已产妇女会阴下降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分析已产妇女(n=108)与未产妇女(n=10)便秘患者的排粪造影资料,测量肛上距、肛直角、乙耻距、骶直距并观察直肠肛管形态变化。结果:已产组中经阴道产组(n=60)肛上距为(38.2±3.1)mm,经腹剖宫产组(n=48)肛上距为(36.8±1.5)mm,其中98例会阴下降患者合并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等表现。未产组肛上距为(25.5±5.7)mm,三组肛上距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排粪造影可直观及客观的评价会阴下降综合征,为已产妇女顽固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8.
采前套袋对苹果梨表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cv. Pingguoli)果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方法】在花后60 d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双层套袋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解套袋微域环境对果皮蜡质含量、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苹果梨表皮蜡质含量与未套袋相比差异不显著;与未套袋相比,套袋果实表皮蜡质粗糙、蜡膜不均一、裂纹较多,且表面无蜡质结晶形成。对其蜡质组分分析表明,套袋与未套袋果实检出的蜡质组分数量与种类均存在差异;在含量上套袋果实烷烃较未套袋有所提高,链烷酸有所下降。同时采前套袋处理的果实蜡质组分中饱和链烷酸的碳数分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未套袋果实以C28、C30和C26的相对丰度较大,而套袋果实仅以C26和C28的相对丰度较大,并未检测到C30饱和链烷酸。【结论】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化学组分种类和链长均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K_2HPO_4采后处理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2HPO4浸泡马铃薯块茎和切片,研究K2HPO4对损伤接种Fusarium sulphureum马铃薯干腐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K2HPO4处理可有效抑制损伤接种马铃薯块茎和切片病斑直径的扩展,其中以70 mmol.L-1处理效果最好.K2HPO4对切片的最强抗性诱导出现在处理后48 h;K2HPO4处理后损伤接种切片组织中POD、PPO、PAL和GLU活性明显增高,O2.-和木质素含量显著积累,说明K2HPO4可通过诱导马铃薯体内的防卫反应来增强其对干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对Alternaria alternata响应梨果皮蜡质疏水性、化学组分及乙烯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药理学方法,以MAPK信号通路专一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A.alternata孢子悬浮液,研究了MAPK在A.alternata致病性中的作用,同时结合体外试验,分析了MAPK信号通路在A.alternata响应疏水性、梨果蜡质提取物和外源乙烯等刺激进而启动后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中的作用.【结果】SB203580处理显著地抑制损伤接种梨果黑斑病的扩展.体外试验表明,外源信号均能显著地诱导A.alternata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而SB203580处理显著地抑制了其诱导作用,尤其对A.alternata附着胞形成的抑制更为明显,处理后8 h,抑制剂对A.alternata在高疏水表面、梨果蜡质提取物及外源乙烯等外源信号处理表面的附着胞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22.85%、20.71%和17.61%(P0.05).【结论】通过药理学方法得知MAPK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A.alternata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进而识别和响应梨果皮物理化学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