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不同耐性大豆品种阿特拉津处理后的防御酶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大豆对除草剂阿特拉津的耐性机制,利用250 mg·L-1(田间使用浓度)阿特拉津处理大豆,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大豆根系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在接受阿特拉津处理后,3种酶的活性高于未经过阿特拉津处理的大豆.阿特拉津处理后大豆根系的酶活明显高于叶片的活性,而且大豆...  相似文献   
52.
以江苏溧水县岔河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在降雨条件下农田排水口与近农田河道中氮素浓度的差异,分析了TN、NH4+-N和NO3--N在不同生态护坡河道中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产流初期农田排水出口氮素浓度较高,此后呈下降趋势,而河道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大多先于径流达到峰值,TN、NH4+-N浓度均呈现随降雨径流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O3--N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且可溶性氮是氮素流失主要形态。TN、NH4+-N和NO3--N浓度在空间上也有其变化规律,由于河道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使得河道断面浓度明显低于农田排水出口,并且经过生态整治的河道在降雨径流条件下对氮素有较好的截留作用。而不同治理模式的河段对氮素的截留效果有明显差异,采用自然生态治理模式和植生型抛石护岸的河段对氮的截留效果要优于采用浆砌石护坡的河段。  相似文献   
53.
吉林省建立了基于县调自动化系统的省级农网生产管理集中系统,该系统以已建成的MIS网络作为信息传输通道,选择和农网生产管理相关的重要数据,以IEC 104规约和FTP文件为传输手段,实现了全省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数据汇总统计和管理,解决了各个县调自动化系统独立运行、数据无法综合统计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农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为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菜农收入,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了青菜、四季豆、小白菜、西兰花栽培模式,该模式亩产值达1.4万元以上,亩效益超万元。  相似文献   
55.
利用防虫网物理性质阻隔害虫对蔬菜的危害,使蔬菜生长期不使用农药或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污染,从而提高蔬菜产品质量。为更好地推广小白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笔者从选择基地、栽培设施与季节、选择抗热良种,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种子处理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病的生防细菌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研究了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simplex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诱导大豆植株抗胞囊线虫的侵染。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对研究室通过2年田间试验筛选出的3株生防细菌进行复筛,获得最优菌株Sneb545;为了阐明其作用方式,设计了裂根试验验证菌株Sneb545诱导大豆产生抗胞囊线虫的能力,并对菌株Sneb545进行种水平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neb545处理种子后可以诱导苗期大豆对第一代胞囊线虫产生明显的抗性,线虫入侵总数显著降低,较对照降低72.63%,胞囊抑制率达70.63%;裂根试验结果证明,菌株Sneb545能够诱导大豆对胞囊线虫产生很强的抗性,菌株Sneb545在挑战根系中接种后,应答根系中胞囊线虫入侵量降低51.27%,土壤中胞囊减少65.82%;经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测定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简单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原理,研发了生物种衣剂SN101,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问题。采用自主筛选的对线虫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Sneb545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菌株进行多菌株复配,通过对大豆种子发芽能力的检测试验,验证种衣剂的复配比例及对寄主植物的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1对大豆出苗无影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46.51%)显著高于商品种衣剂对照(重茬丹,主要成分为BFA生物制剂20%)和空白对照,对大豆株高、产量亦有明显的促生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8.
Hsp90基因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非常保守的热激蛋白基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生物的抗逆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番茄基因组扩增Hsp90基因,连接到载体pCAMBIA1302上,构建了表达载体pCAM-Hsp90,利用实时定量荧光技术检测了番茄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Hsp90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20~25dpi后番茄根部SI-Hsp90基因大量表达.此外,南方根结线虫的雌虫和二龄幼虫J2的Mi-Hsp90基因在高温和低温胁迫时表达量都高于对照,而且在35℃时表达量要高于4℃时的表达量,在J2中的表达量高于雌虫的表达量.说明Hsp90基因在番茄抗线虫侵染以及线虫适应环境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南方根结线虫J2在35℃高温下Hsp90的高表达使其能够保持较高的活力并侵染番茄的根部,从而使南方根结线虫更适合在较高温度下生存.本试验进一步证明热激蛋白在番茄抗线虫侵染和线虫对环境的适应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利用生态控制的方法防治根结线虫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在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实现了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建设阶段性目标,全面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整个农村经济呈现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夏秋季叶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是立足于对害虫的持续控制,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构建人工隔离屏障,以隔离、切断害虫直接危害及传毒途径,达到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技术.可改变我国在蔬菜生长中长期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的方法来防治蔬菜病虫害,克服了化学农药防治的诸多弊端,促进和维持菜田间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