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业科学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河南省梨树授粉现状与蜜蜂利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地考察、用户填表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河南省梨树栽培、授粉方式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全省梨树栽培面积4万余hm2,约20个品种。其中宁陵县1.47万hm2,酥梨品种占77.3%,全部需要人工授粉,每公顷授粉费用9 600元左右。除宁陵县外,全省梨树集中栽培的地方还有孟津、唐河、上蔡等市县。这些梨园都需要借助昆虫、人工等外力才能受精结实,尤其是宁陵酥梨,迫切需要解决授粉难题,改变人工授粉模式。还对利用蜜蜂为梨树授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72.
不同浓度腐殖酸对油菜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品种Cao221167为试验材料,探究水培条件下腐殖酸对作物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浓度的腐殖酸(0;1‰;2‰;3‰;4‰;5‰)研究其对油菜幼苗生物量、株高、根系特征、叶绿素含量、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浓度腐殖酸时显著影响油菜幼苗的生物量(地上部干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8%和12.20%,地下部干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41.67%和54.70%),添加腐殖酸可以明显提高油菜幼苗根系活力;浓度为1‰时显著促进根系的生长(根长、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20.36%、70.49%、30.43%)。在1‰~5‰浓度范围内油菜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先减小后增大,叶绿素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因此,一定浓度的腐殖酸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且1‰~2‰浓度的腐殖酸是油菜苗期生长的适宜浓度,浓度为3‰~5‰时对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第一步,也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是全球氮循环的关键环节。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中添加花生壳生物炭对细菌和氨氧化作用的影响,为生物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黄棕壤、潮土、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短期培养试验,利用16SrRNA测序研究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细菌群落结构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每种土壤设置4个处理:CK(不施用化肥和生物炭),F(单施化肥),C(单施2%花生壳生物炭),FC(施用化肥+2%花生壳生物炭)。【结果】施用生物炭后(C、FC)酸性土壤pH显著提高了0.5—1.0个单位,但碱性土壤pH显著降低了0.5—0.6个单位;单施生物炭(C)造成黄棕壤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提高,潮土在单施生物炭(C)时仅显著提高了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黑土中施用生物炭和化肥都未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3种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的丰度皆高于氨氧化古菌,测得的氨氧化细菌的OTU丰度约为氨氧化古菌的8.1倍;生物炭和化肥并未显著改变奇古菌门中的OTU丰度,却对β和γ变形菌中的OTU丰度产生了显著性影响;3种土壤的氨氧化细菌都以β变形菌为主,约占60%;另外,生物炭的施用(C、FC)在PC1(40.4%)上显著改变了黄棕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PC1(42.3%)和PC2(21.3%)上都显著改变了潮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施用生物炭后(C、FC),短期内潮土中氨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14.7%—39.9%,氨氧化古菌丰度在单一施炭(C)和化肥与生物炭同施(FC)时分别降低了70.5%和48.7%。【结论】施用生物炭后,短期内显著改变了黄棕壤和潮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明显抑制了潮土的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为满足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农、理、工等各专业大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求,南京农业大学构建了循序渐进的"基础型课程—提高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实验化学课程体系,结合相关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多样性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采用"示范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递进的化学实验课多形式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农业院校各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大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要,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5.
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与标准品种的选用和DUS判定标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地位等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6.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及近似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对符合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的植物新品种授予知识产权。承认育种者的贡献.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植物育种工作对社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为了保护育种人的利益。鼓励其育种创新的积极性.曾尝试运用专利制度对新品种进行保护.但由于种种技术问题而未成功。1961年《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简称《公约》)在巴黎通过,于1968年8月10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77.
农科院校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农业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特点和长期教学实践为基础,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农业院校本科基础化学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等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入手,构建了精品化、科学化、系列化课程新体系,信息化、启发式、互动化课堂教学新方式,开放式、个性化、综合化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8.
龙粳1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1996年从藤系137/龙花84—106组合的花培后代中选择出来的变异植株,2003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龙粳12号为大穗大粒型水稻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抗稻瘟病、抗倒等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其米粒偏长,外观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79.
比较研究了目前正在应用的植物叶片中H2 O2 含量定量测定的 3种方法 ,结果表明 ,Ti (IV) H2 O2 比色法有严重背景干扰 ,测定结果偏高 ;而 5 %TCA (三氯乙酸 )提取 ,活性炭脱色 ,Ti (IV) PAR H2 O2 比色法中 ,活性炭吸附了部分H2 O2 ,测定结果偏低 ;改用萃取脱色时 ,有高回收率 (95 %以上 ) ,干扰小的特点 ,适宜植物叶片中微量H2 O2 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0.
吕波 《福建茶叶》2017,(11):6-7
王利民教授曾指出产权改革的本质是法人所有权的变更,产权作为产权改革的关键点,其是由"产"和"权"两部分组成,所谓"产"是指财产,而"权"则是指权利,那么企业产权改革则可以视为企业财产权的归属问题。本文在先后论述了产权改革与产权制度体系的相关内容后,又结合产权改革浪潮对茶企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民法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最后在产权改革浪潮下就茶企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民法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