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23篇
  免费   11136篇
  国内免费   6223篇
医药卫生   122382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1341篇
  2022年   2999篇
  2021年   4780篇
  2020年   3998篇
  2019年   2850篇
  2018年   2955篇
  2017年   3394篇
  2016年   2887篇
  2015年   4508篇
  2014年   5897篇
  2013年   6590篇
  2012年   9261篇
  2011年   9571篇
  2010年   7898篇
  2009年   6860篇
  2008年   7478篇
  2007年   7243篇
  2006年   6755篇
  2005年   5536篇
  2004年   4235篇
  2003年   3640篇
  2002年   2857篇
  2001年   2391篇
  2000年   1751篇
  1999年   1125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所致截瘫是一种严重的伤残,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研究[1-3]发现损伤的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e-1β,IL-1β)及其受体(IL-1βR)表达快速上调,然而其作用尚未明了。本实验旨在探讨IL-1β对脊髓神经细胞的存活的作用及其机  相似文献   
11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SAH)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aSAH病例22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7%(28/22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unt-Hess级别、Fisher级别、前交通动脉瘤、aSAH次数以及脑室内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积水为aSAH后一较常见并发症,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对具上述危险因素的aSAH患者应注意跟踪随访,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13.
创伤性休克的液体超负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发生液体超负荷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存活时间超过24h的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对休克纠正后出现全身性水肿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在伤后第1~8天的液体出入量。结果 2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出现水肿者262例(91.6%),存活232例(88.5%),死亡30例(11.5%)。死亡组的液体入量明显多于存活组(P〈0.05),液体出量则显著少于存活组(P〈0.05或P〈0.01)。存活组在伤后第4、5天出现液体负平衡即液体出量大于液体入量600~700mL(P〈0.05),而死亡组未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结论 创伤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容易造成液体超负荷,液体出量增加甚至出现液体负平衡现象,预示着病情好转,此时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即可,不宜过分强调出入量平衡而大量补充液体。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动态观察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对细胞周期检查点基因的表达影响,研究其分子机制帮助了解那些与热缺血再灌注相关的疾病。方法采用成组对照的实验设计,利用微阵列芯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分析技术,分析SD大鼠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其中芯片分析8只、RT-PCR定量分析16只);运用系统生物学分析方法对功能基因进行聚类。结果分别得到了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处理后肝脏的细胞周期各检查点基因及早期即刻基因表达数据,将其中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的的功能基因(上调的223条、下调的62条变化幅度均大于3倍)做进一步分析。结论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细胞周期/检查点控制基因影响细胞周期G1/S、G2/M的运行,抑制DNA的合成和染色体的分裂。推测可能影响受损的DNA双链自我修复和后期的组织细胞再生、凋亡。  相似文献   
115.
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肺炎暴发流行的胸部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对经过痰和咽试子标本,PCR,MIF检测证实的15例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住院患者胸部X线和高分辨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均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干咳,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肺部呼吸音减低或细湿啰音4例(26.7%),出现明显肺部影像学表现10例(66.7%)。10例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常表现为多发或单发以小叶为中心阴影和腺泡状结节影(100%),病变以两中、下肺叶,外、中带分布;以小叶分布的气腔实变和磨玻璃样阴影(分别为100%和40%)和支气管血管束增厚(90%)。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结论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具有群体发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相似的特征,早期CT检查更能真实地反映病变大小、多少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16.
快速供肝切取与修整的外科技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总结肝脏移植供肝的快速切取和修整经验。方法分析2004年共186例快速供肝的切取和修整的资料。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灌注附加下腔静脉引流,快速切取供肝,4℃UW液中保存和修整肝脏。结果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10min,平均4.5min;冷缺血时间平均为3-16h,平均7h。供肝的修整时间为26~90min,平均46min。供肝修整时发现肝动脉解剖变异20例。结论快速供肝切取法要求术者技术娴熟、动作迅速和准确,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供肝热缺血时间。快速切取法能保证供肝的质量和确保供肝切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7.
阐述了柯达DryView系列干式激光成像仪的工作原理、日常使用须知及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118.
后牙两段式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进常规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不足,增进固位、稳定。方法:采用两段式义齿结构、两个就位方向和插销锁连接固定。结果: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明显提高。结论:插销式分段义齿是对常规可摘局部义齿的一种补充,对主基牙过度倾斜、固位要求高的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9.
甲襞微循环监测在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襞微循环监测在嗜铬细胞瘤术前药物准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对2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用竹林胺药物准备前、后,以及术后2~3个月,通过WXT-4型微循环图象计算机分析系统监测甲襞微循环,在微循环形态、血管流态、血管周围的情况三方面共22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t检验。结果:20例患者经药物准备前后,在血管襻清晰度、管襻数、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管襻长度、红细胞聚集程度、血色、形态积分、流态积分、总积分这10项微循环指标的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手术前后微循环各项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襞微循环可以较好地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况,甲襞微循环监测可作为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0.

Background  

HSVtk/ganciclovir (GCV) gene therapy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tumors and relies largely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HSVtk. Most studies, however, have failed to demonstrate any significant benefit of a controlled gene expression strategy in cancer treatment. The Tet-On system is commonly used to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following Dox induction. We have evaluated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HSVtk/ganciclovir gene therapy under Tet-On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2 (AAV-2)-mediated HSVtk gene transfer with direct intratumoral injections in mice bearing breast cancer tum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