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12篇
  免费   3593篇
  国内免费   2478篇
医药卫生   42583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1066篇
  2021年   1319篇
  2020年   1208篇
  2019年   618篇
  2018年   683篇
  2017年   1039篇
  2016年   784篇
  2015年   1477篇
  2014年   1809篇
  2013年   2310篇
  2012年   3455篇
  2011年   3619篇
  2010年   3411篇
  2009年   2964篇
  2008年   3113篇
  2007年   2869篇
  2006年   2742篇
  2005年   2053篇
  2004年   1490篇
  2003年   1210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791篇
  2000年   61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 13 (IL 13 )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 17例IPF患者 (IPF组 )和 8名无器质性肺疾病者 (对照组 )。采用IL 13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ELISA)法检测 2组BALF和外周血中IL 13的水平 ,分析患者IL 13水平与其肺功能、血气之间的关系。结果 IPF组BALF和外周血中IL 13水平分别为(3 0 1± 86)ng/L、(178± 3 6)ng/L ;对照组分别为 (10 3± 2 4)ng/L、(55± 15)ng/L ,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IPF组BALF中IL 13水平与BALF中性粒细胞数呈正相关 (r =0 786,P <0 0 1) ,与用力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及动脉血氧分压均呈一定的等级负相关 (r分别为 -0 898、-0 878、-0 874、-0 890 ,P均 <0 0 1)。结论 IL 13可能在IPF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并有可能作为判断病变进展情况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脏受损与血浆花生四烯酸紊乱的关系.方法同时观察不同程度急性胰腺炎大鼠(n=140)肝脏受损情况和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变化关系,并对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胰腺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肝脏发生明显病变,其程度与胰腺病理程度一致,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血浆TXB2从对照组的121ng/L±27ng/L上升至AP后2h的399ng/L±131ng/L和4h的607ng/L±174ng/L(P<001),TXB2/6ketoPGF1α异常(P<001),而TXB2/6ketoPGF1α比值变化与肝脏病理变化呈正相关(rs=08897,P<001).通过异搏定治疗可明显改善胰腺病理损害和稳定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明显减轻肝脏的损害.结论急性胰腺炎伴发的肝脏损害的发生发展与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93.
陈胜良  莫剑忠  陈晓宇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2,7(5):280-282,285
背景:胆汁反流、胃酸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均是胃黏膜损伤的独立致病因素。然而,它们共同存在时有无协同致病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胆汁反流、胃酸和H.pylori感染共同作用对胃黏膜损伤程度和分布的影响。方法:37例胃镜检查疑有十二指肠胃反流者均经24h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同时行胃内PH监测。胃体和胃窦黏膜有或无活动性炎症、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分别记2分或1分。分别以胃体和胃窦黏膜的各项病理学改变为应变量,以胃内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pH<4的时间百分比和H.pylori感染状态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例患者胃内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为34.49%±22.69%,pH<4的时问百分比为78.68%土 9.91%,H.pylori阳性率为29.73%。胆汁反流出现在以胃体和胃窦黏膜肠化以及胃体黏膜活动性炎症为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H.pylori出现在以胃体黏膜活动性炎症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中。结论:胆汁反流是胃黏膜肠化的危险因素;胃内有胆汁反流存在时,H.pylori感染是导致胃体新膜炎症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994.
郭琦  肖正伦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7):1356-1360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生物伤机制颇受关注。机械牵拉能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内皮细胞、活化多形核白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激活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黏附分子的表达、细胞外基质及其降解酶的改变、花生四烯酸通路的活化、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核苷酸谱改变、凝血与纤溶异常、凋亡与坏死的变化。VILI存在诸多易感因素,如局部缺血和再灌注、体温、年龄、血流速度、内毒素等。  相似文献   
995.
fas基因与bcl-2反义RNA转导胃癌耐药细胞的药敏上调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比较fas基因和bcl-2基因在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表达的差异,将fas基因和bcl-2反义核酸导入胃癌耐药细胞,并分析转导前后的细胞在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转导株与非转导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区别.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fas 基因和反义bcl-2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和pDOR-SV40的多克隆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两个重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受体细胞SGC7901/ VCR,G418筛选克隆细胞,Northern blot, 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以及转导细胞中fas基因和bcl-2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法药敏实验检测转导细胞与非转导细胞对VCR、顺铂、5-FU 的敏感性.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BK-fas cDNA和pDOR-bcl-2 cDNA转导胃癌耐药细胞后,分别从2×105细胞中筛选出大约80和120个抗性克隆,转导率各为0.4‰和0.6‰,随机各挑选2个克隆继续筛选与扩增培养,均获得了稳定的抗性细胞,我们将此命名为SGC7901 fas/ VCR cell和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 杂交结果表明,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 VCR与非耐药细胞相比,bcl-2基因的表达明显较高,而fas基因表达极其微弱. 转导株SGC7901 fas/ VCR cell的fas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导株,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中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转导株. 2株转导细胞对VCR、顺铂、5-FU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非转导株.结论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相比,bcl-2基因处于高表达状态,而fas基因处于极其低弱的表达状态.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有效地阻断了bcl-2蛋白在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的表达,明显增强了fas mRNA及其蛋白在SGC7901 fas/ VCR cell的表达. bcl-2反义核酸和fas基因转导胃癌耐药细胞后,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6.
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1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新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infliximab)治疗10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研究英夫利西静脉滴注治疗经常规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8例和以反复下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D患者2例.在第0、2、6周给予5 mg/kg荆量作为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维持,临床与内镜随访30周.结果 ①治疗2周时,8例活动性CD患者中5例有效;30周时4例临床缓解(其中3例停用激素),1例有效;②2例以反复下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随访30周无再出血;③30周时复查肠镜6例,其中溃疡完全愈合或基本愈合4例;④7例发生不良事件,其中严重不良反应2例,分别为肺炎和迟发型过敏反应各1例.结论 英夫利西可诱导并维持部分活动性CD缓解,促进CD肠黏膜病变愈合,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997.
钟旭  肖毅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7):1318-132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常见病,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明显增高,但其机制并不十分清楚。阻塞性睡眠呼吸事件可导致许多急性的病理生理改变如间断低氧、严重睡眠片段、急性血压升高、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胸内压改变及心输出量降低等,反复而长期的上述改变最终可导致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而睡眠呼吸暂停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独立关系也可能代表了另一条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途径。本文对OSAHS与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糖代谢异常的可能中间机制及治疗OSAHS本身对糖代谢异常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伴有骨髓中发现分类不明细胞免疫组化联合基因重排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长期发热并骨髓或外周血中有分类不明细胞浸润的患者分离骨髓或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结果:23例患者中,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其中滤泡性淋巴瘤(FL)3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ALCL)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CL)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NKCL)1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2例结合脾脏病理学诊断SLE;诊断为骨髓转移癌5例;4例未能确诊。结论:联合运用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技术对长期发热并骨髓分类不明细胞浸润患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将IL6基因转导至成纤维细胞NIH3T3,并使转染株有效地表达IL6,为IL6转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重组载体构建技术将质粒pUCIL6cDNA的目的片段连接于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并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重组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A317,以G418筛选克隆细胞,浓缩克隆细胞上清以制备重组病毒液,继之感染NIH3T3细胞后,进行Southernblot和Northernblot分析,检测目的基因在靶细胞的整合与转录水平.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载体pZIPIL6cDNA,筛选出抗生较强的克隆细胞,制备了高滴度的重组病毒液.杂交结果表明转导株3T3IL6具有IL6基因的整合和相应mRNA的高表达.结论IL6基因能稳定整合至靶细胞并进行有效的转录表达,为IL6基因治疗的应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与左室肥厚 (LVH)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超声方法检测 93例EH患者与 32例对照组的颈动脉IMT、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与对照组和EH1级患者比较 ,2、3级EH患者颈动脉IMT增厚 ,在EH患者中 ,4 1例伴有LVH ,其IMT较不伴LVH者增高 ,且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0 1,P <0 .0 1)。结论 :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 ,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