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33篇
  免费   2051篇
  国内免费   1054篇
医药卫生   25438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698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542篇
  2016年   447篇
  2015年   818篇
  2014年   1061篇
  2013年   1470篇
  2012年   2111篇
  2011年   2232篇
  2010年   2046篇
  2009年   1821篇
  2008年   1766篇
  2007年   1881篇
  2006年   1707篇
  2005年   1343篇
  2004年   898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林帆  夏金堂  温敏杰 《河北医学》2002,8(3):219-221
目的:探讨胆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腹痛32例(78.0%),黄疸18例(43.9%),腹部包块14例(34.1%),发热,寒颤6例(14.6%),出现胆管囊肿三联征6例(14.6%),30例行B超检查,26例见胆管扩张;18例行CT检查,15例发现胆管扩张;10例行MR检查,9例有胆管扩扩长。37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7例行胆管空肠吻合(23例行Roux-en-Y吻合),3例行单纯胆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行外引流术,2例行肝叶(段)部分切除,2例行单纯囊肿切除,胆管重建。结论:伴腹痛,肿块,黄疽,胆管囊肿,三联征者不多见。I型在临床上多见,B超,CT和MR有重要诊断价值。能代替有创检查如PTC或ERCP。目前最佳手术方法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72.
捻转补泻法与经脉循行方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教科书中捻转补泻法左转为补法,右转为泻法提出疑义;认为单纯的左转或右转不存在补泻,须与经脉循行方向结合方能产生补泻作用.  相似文献   
73.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sA)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1例患者均行肾活检检查 ,其中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 13例 ,膜性肾病 (MN) 6例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PGN) 2例。采用皮质激素和CsA联合治疗 ;CsA初始剂量 5mg·kg-1·d-1,3个月后适当减量 ,疗程 1年以上。强的松开始剂量 1mg·kg-1·d-1,8周后逐渐减量 ,疗程也在 1年以上。结果 :CsA联合皮质激素 ,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患者蛋白定量下降 ,血清白蛋白上升 (P<0 .0 1)。 13例系膜增殖性病变患者中 4例在第 4周起效 ,11例获完全缓解。 6例MN患者中 ,3例第 8周见效 ,4例获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 ,1例无效。膜增殖性肾炎患者 1例部分缓解 ,1例无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无变化。结论 :CsA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对于CsA的适应症、治疗时间及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外固定架在前臂严重粉碎及多段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前臂骨干严重粉碎性及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至2002年间收治的前臂骨干严重粉碎性及多段骨折患共2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均急诊清创复位外固定架固定;闭合性骨折17例,以切开复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固定结合简单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法。运用Anderson标准进行前臂功能评价。结果:22例患中发生1例骨延迟愈合,1例骨不愈合,均经二次手术植骨后得到愈合。按Anderson标准评价,优7例,良10例,不满意3例,失败2例,优良率78%。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前臂尺桡骨骨干严重粉碎性及多段骨折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结合运用简单的内固定可发挥内外固定各自长处,在取得良好固定作用的同时,减少骨折端血运的破坏,达到生物学固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3例包虫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服药组(35例),连续口服L-ABZ 3-6个月;B组为包虫囊肿穿刺前后服药组(4例),穿刺前3-7d开始服药,穿刺后连服1个月;C组为手术前后服药组(14例),术前3-7d开始服药,术后可进食水后即开始服药,疗程1个月。3个治疗组服药剂量均为每天10mg/kg,2次/d。同时动态随访病人服药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胸部X线片、B超或CT以及病人对药物的毒副反应。用治愈率、有效率、部分有效率和无效率来衡量A组的疗效。以复发率(观察至少1年)来判断B、C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愈16例(45.7%),有效9例(25.7%),部分有效6例(17.1%),无效4例(11.4%),总有效率88.6%;B组、C组随访时间1-3年,尚无复发。临床药物治疗的53例服药病人中,尚未见因药物的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对包虫病病人疗效较为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能够长期服用,尤其适用于某些不宜施行手术治疗或复杂的包虫病例。  相似文献   
76.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腮腺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1例腮腺导管癌,就本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手术及放疗后3个月复查,出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腮腺导管癌是一类恶性度很高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局部广泛切除加颈廓清术为主,术后给予放疗。  相似文献   
77.
几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芯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同时多样本检测和鉴别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 3种重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制备了寡核苷酸检测芯片。方法 :针对 3种病原体和荧光素酶基因设计特异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 ,采用硫代和氨基双功能探针修饰技术制备寡核苷酸芯片 ,以荧光标记多重不对称PCR技术为基础 ,通过将单链PCR产物与芯片杂交实现对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检测。结果 :对 10种与待检病原体无关的菌及定量有限稀释的荧光素酶和 3种病原体基因质粒模板进行芯片检测 ,结果表明芯片对待检病原体特异 ,其检测 4种基因的灵敏度均为 5×10 3 拷贝质粒。对 2 4份性传播疾病患者标本进行芯片检测 ,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 10 0 % ,与淋病奈瑟球菌混合感染率为 83.3% (2 0 / 2 4 ) ,与传统PCR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在 2 4份标本中 ,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三重感染病例芯片诊断为 3例 ,混合感染率为 12 .5 % (3/ 2 4 ) ;而传统PCR诊断为 4例 ,混合感染率为 16 .7% (4/2 4 ) ,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 75 %。结论 :该芯片是一种可靠检测 3种病原体的方法 ,它可快速提供有关患者混合感染的情况 ,因而为指导个性化治疗提供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8.
烟酰胺对高糖介导胰岛细胞bax及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烟酰胺对高糖环境下胰岛细胞bax及be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终浓度为22.2mmol/L及加入烟酰胺后胰岛细胞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 培养液中葡萄糖终浓度为22.2mmol/L时,胰岛细胞bax表达阳性,bcl-2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加入烟酰胺后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强。结论 烟酰胺能够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在高糖介导的胰岛细胞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至2005年间45例Oddi括约肌狭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中有27例术前进行过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8例获得诊断;25例切开十二指肠行括约肌成形术,术后病理证实为Oddi括约肌狭窄;20例经ERCP确诊,并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因MRCP的广泛使用,2000年后Oddi括约肌狭窄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2000年前为2/27,2000年后为6/18(χ2=4.79,P<0.05).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3/20,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成形术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4/25(χ2=0.01,P>0.9).结论 MRCP是诊断Oddi括约肌狭窄理想的非损伤性检查;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是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填塞纱条止血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宫腔填塞纱条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53例,常规处理方法无效后,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术中宫体注射缩宫素。以同期剖宫产50例为对照组,采用宫体注射缩宫素20U。结果53例经宫腔填塞纱条后,52例能迅速控制出血,有效率98.1%。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4h出血量、术后5d、42d子宫径线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