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24篇
  免费   7055篇
  国内免费   4567篇
医药卫生   88246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929篇
  2022年   2229篇
  2021年   3471篇
  2020年   2920篇
  2019年   1840篇
  2018年   1892篇
  2017年   2242篇
  2016年   1835篇
  2015年   3234篇
  2014年   4330篇
  2013年   4769篇
  2012年   6849篇
  2011年   7267篇
  2010年   6109篇
  2009年   5279篇
  2008年   5544篇
  2007年   5338篇
  2006年   4885篇
  2005年   4022篇
  2004年   2628篇
  2003年   2186篇
  2002年   1729篇
  2001年   1513篇
  2000年   1262篇
  1999年   864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456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血压影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改善 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71例 2型糖尿病人口服二甲双胍 (格华止 ) 85 0 mg,qd-bid。治疗前后测定 BMI、血压、FBG、PBG、FINS、PINS,并按 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 1)二甲双胍治疗 8周后 ,BMI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血压治疗后明显下降 ,降压幅度达 ( 13.1± 4.97) /( 4 .2 2± 9.93) mm Hg,血压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2 )治疗后 F BG、 PBG、 FINS均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3)治疗后 HOMA-IR下降 ,IAI升高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但 HOMA-IS、 FINS/FBG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 ,在降低血糖、改善 IR的同时 ,伴有血压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2.
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型缓释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原理(HBS)研制了马来酸罗列酮胃漂浮型缓释片。方法;以体外释放度和漂浮情况为筛选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 对胃漂浮缓释片的处方、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条件进行优化筛选;采用γ闪烁照相技术对优化处方的内漂浮情况进行胃内动态观察。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胃漂浮缓释片在释放介质中迅速起漂,持漂时间超过12h,12h达最大累积释放;初步确定在胃内滞留时间达3h以上。结论:优化处方的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机制为异常扩散;胃漂浮片在胃滞时间明显长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角膜伤口愈合和解膜雾状混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24只眼)随机分为正常组(n=4)和手术组(n=20)。手术组每只左眼行PRK术,术中采用准分子激光器,角膜中央激光去上皮,然后按-10.00D近视进行切削,分别于术后第7d,14d,28d和3月于裂隙灯下观察记录角膜haze的变化并处死动物,将角膜组织制成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角膜缲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①从术后第7d开始,术眼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角膜haze,严重者可达3级,haze高峰约在术后第28d。②正常角膜上皮中TGF-β1mRNA有低水平表达,PRK术后第7d,14d和28d,角膜上皮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3月已开始降低;正常组角膜基质中未检测出TGF-β1mRNA,术后第7d,14,和28d,角膜基质中TGF-β1mRNA表达明显增高,术后3月已开始降低。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PRK术后的伤口愈合,它可能通过促进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而促进角膜haz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膳食黑米皮对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以正常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含96%基础饲料、0.5%胆固醇、3.5%猪油)、黑米皮饲料(含 91%基础饲料、0.5%胆固醇、3.5%猪油、5%黑米皮),实验期为 60d。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家兔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并分析家兔氧化与抗氧化状态。结果 黑米皮实验家兔的主动脉壁斑块面积较高脂组低66%(P<0.001);黑米皮组实验家兔的主动脉壁8-ohdG含量和血清及主动脉壁中MDA水平也低于高脂组(P<0.05 );而红细胞及主动脉壁中SOD水平和血清α-生育酚含量在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膳食黑米皮可以抑制高脂诱导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之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及过氧化脂质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 (bisoprolol)对充血性心衰心功能及心肌重塑的临床疗效 .方法  2 12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常规药物组 ,比索洛尔剂量起始量 0 .6 2 5 mg~1.2 5 0 mg,1次· d- 1 ,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为 2 .5 mg~ 5 .0mg,1次· d- 1 .观察心功能、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 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 (L VESD)、射血分数 (EF)、舒张早期 E峰流速 /舒张晚期 A峰流速 (VE/ VA) .结果 比索洛尔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 ,比索洛尔治疗 3m o后有效者(87.7% )高于常规药物组 (6 6 .0 % ) ,P <0 .0 5 ;冠心病(87.9% )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91.9% )疗效明显好于常规药物组 (分别为 6 6 .7% ,6 7.4 % ) ;治疗 6 mo后重度心衰者疗效(90 .0 % )明显好于常规药物组 (6 5 .4 % ,P <0 .0 5 ) .治疗后比索洛尔组 L VESD[(44 .8± 3.9) m m vs(48.8± 4 .6 ) mm],EF[(40 .7± 7.5 ) % vs (35 .7± 5 .2 ) % ]优于常规药物组 (P<0 .0 1) ;L VEDD,VE/ VA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结论 比索洛尔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 ,促进心脏收缩、舒张功能恢复 ,部分逆转心肌重塑 .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入路并发症,以提高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水平,方法:对近4年来我科53例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出现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例1例发生腹膜后乳糜液漏,1例切口疝,1例气胸,2例深静脉血栓栓塞,经过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胸腰段脊柱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和术者对该段解剖知识,手术操作,认识程度和经验有关,可以避免或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107.
艾灸对30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瑞林  赵宁侠  任秦有  张周良  李斌 《医学争鸣》2002,23(12):1112-1114
目的:探讨艾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学员及武警战士各30例,年龄20-22岁,应用江苏协达公司生产的XDM-1型微循环电脑检测仪及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血液粘度计,LG-B-190型红细胞变形/聚集测试仪。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前及艾灸后,测试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亦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108.
①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的关系。②方法 选取肺心病病人 63例 ,正常对照组 40例。常规制备外周血白细胞DNA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检测两组人群ACE基因的I D多态性。③结果 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ACE基因的II,ID及DD 3种基因型 ,肺心病组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 0 .45 ,0 .41和 0 .1 4 ,正常对照组为 0 .42 ,0 .41和 0 .1 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2 .1 57,P >0 .0 5) ;两组I,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54 ,0 .46和 0 .61 ,0 .3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1 .2 57,P >0 .0 5)。④结论 ACE基因I D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膀胱三角区壁瓣成形尿道治疗女性外伤性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自膀胱颈后唇向上,取梯字形壁瓣,形成锥状管,经膀胱颈口,自阴道前壁外拉至外阴部,在原尿道外口处固定,替代尿道。结果:3例随访8年,1例6年,1例5年,平均随访7年,均排尿通畅,无尿失禁和尿道狭窄。结论:女性外伤性尿道缺损,应用膀胱三角区壁瓣形成锥状管替代尿道法治疗,手术简单,对患者打击小,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0.
Turner氏综合征的临床与骨改变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5例有详细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的Turner氏综合征分析,探讨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Turner)的临床与骨改变特点。方法收集15例Turner氏综合征临床及骨骼X线平片,分析其表现。结果染色体核型分3型,第1型45,X,8例;第2型46,XX,5例;第3型46,XX/45,X,2例。X线表现有:骨质稀疏14例,掌骨征阳性8例,指骨优势9例,肘外翻10例,脊柱骨化不良5例,足趾趾节短9例,颅底凹陷11例。结论Turner氏综合征患者最终身高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智力低下,性发育不全。X线表现典型,骨改变对临床的诊断具有主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