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01.
目的 分析深圳各口岸近4年入境人群感染甲型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口岸监测和防控甲型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自深圳各口岸发热入境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检测及分型,通过Excel 2003、SPSS 20.0对不同型别的流感阳性病例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104 115例发热入境人员鼻咽拭子标本,从中检出甲型流感病毒14 026例,检出率为13.5%,其中男女比例为1.75:1,甲型流感病毒检出率在51~60岁、60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8.5%、18.9%。2016-2019年共出现3次甲型流感高峰,分别为2016年2-3月,以甲型H1N1为主;2017年7月,H3亚型病例激增,成为主要流行株;2018年12月,以H1N1亚型为主。结论 2016-2018年期间深圳口岸入境人员感染甲型流感病例中同时有H1N1亚型、甲型H3亚型的流行,呈现为相互交替的流行特征。发病以51岁以上人群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流感病毒亚型检出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2.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中期临床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277例(277颗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39,139颗牙)和对照组(n=138,138颗牙)。对照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实验组给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并于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1次/周,连续治疗1个月。于治疗1个月后,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牙周情况[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和牙周附着丧失(AL)]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生活质量(SF-36)。结果(1)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VAS评分较低(P<0.05);(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PLI、PD、BI、GI和AL水平较低(P<0.05);(4)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血清IL-4、IL-17、TNF-α和IL-8水平较低(P<0.05);(5)治疗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牙周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联合Cortisomol糊剂根管充填治疗逆行性牙髓炎,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牙周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能与IL-4、IL-17、TNF-α和IL-8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3.
目的探讨养阴活血解毒方(YHF)对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及其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的影响。方法 Apo 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YHF高、低剂量组(36,18 mg·kg~(-1))和辛伐他汀组(33 mg·kg~(-1)),除正常组喂食普通饲料之外,其余各组均高脂饮食造模并灌胃给药20周后收集血清及抗凝血,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油红O法染色法观察主动脉血管内膜脂质聚积情况;Elisa检测血清IL-10、TGF-β、IL-6、IL-12p70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主动脉组织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3,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YHF低剂量组TG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血清IL-10含量升高,IL-6、IL-12p70含量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Fox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YHF高剂量组TC、TG、LDL-C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HDL-C水平提高,主动脉斑块面积减少,血清IL-10、TGF-β含量升高,IL-6、IL-12p70含量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Fox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 YHF可以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Apo E~(-/-)小鼠脂质代谢异常、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的同时能够上调Treg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 NGS)在呼吸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就诊的48例呼吸系统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痰mNGS检测和痰培养检出病原体的分布、阳性率、符合率、混合感染率,对检出的部分特殊病原体采用PCR、质谱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痰mNGS检测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 痰mNGS检出75株病原体,其中细菌20株,真菌24株,病毒16株,特殊病原体15株;痰培养检出20株病原体,其中细菌8株,真菌11株,特殊病原体1株。痰mNGS与痰培养检测病原体总符合率为35.42%(17例),阳性符合率为22.92%(11例)。痰mNGS检测病原体阳性率87.50%(42例)和混合感染率60.42%(29例)均显著高于痰培养的阳性率29.17%(14例)和混合感染率8.33%(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5、28.860,P均<0.05)。特殊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B)和诺卡菌,验证结果与痰mNGS检测符合率均为100.00%(各2例)。鹦鹉热衣原体患者根据...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了解引起临床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携带肠毒素(SE)的情况.方法 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60株SA,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其肠毒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按2005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检测头孢西丁方法进行.结果 260株SA中有172株携带肠毒素,占66.2%,主要为SEA型10.8%(28/260)、SEB型14.6%(38/260)、SEC型10.0%(26/260),同时携带二种或二种以上肠毒素的占23.8%(62/260);其中MRSA134株,全部携带肠毒素,且以SEA、SEB、SEC为主,分别为19.4%、16.4%、13.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26株,携带肠毒素率为30.0%(38/126),以SEB为主,占9.5%.结论 临床上SA分离株大部分都携带肠毒素,且以SEA、SEB、SEC为主,MRSA的带毒率高于MSSA.  相似文献   
206.
目的 构建用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鉴定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数据库,并探索用于MALDI-TOF MS鉴定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和前处理方法 .方法 利用8株马尔尼菲篮状菌构建自建数据库,比较不同培养基[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SDB)]、培养...  相似文献   
207.
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BOO)是导致膀胱组织变化的重要原因,包括膀胱生理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以往认为引起膀胱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膀胱内压的增高导致的机械压力触发一系列分子通路的激活,最终引起膀胱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膀胱血流供应不足和缺氧等引起的氧化应激在膀胱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BOO动物模型中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来支持了这一联系。本文主要介绍氧化应激在膀胱出口梗阻后的一系列进展中引起膀胱功能改变的一系列分子机制,系统的认识氧化应激在BOO中的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08.
文章总结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支援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的救治工作经验。即根据所支援的病区新冠肺炎患者状况,合理分配医师、护士、药师三方人力资源,明确各自岗位责任,在分工合作基础上,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并始终贯彻院感理念。文章认为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是支援救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需同时采取多学科协作和心理干预方式,而持续强化重症医学学科的发展是今后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9.
目的探索SHAP值结合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特征选择技术来构建调强放疗γ通过率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给出相应的模型解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盆腔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的196例肿瘤患者采用基于模体测量方式的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验证结果, γ通过率标准为3%/2 mm、10%剂量阈值。提取基于剂量文件的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SHAP值结合XGBoost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后构建预测模型。分别选取特征数量为50、80、110、140个, 构建四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召回率及F1分数评估预测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基于SHAP值特征选择的110个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AUC值为0.81, 召回率达到0.93, F1分数为0.82, 均优于其他三个模型。结论针对盆腔肿瘤调强放疗计划, 可以采用SHAP值与XGBoost算法结合以选择用于预测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子集来构建γ通过率的预测模型, 并能通过SHAP值给出模型输出解释, 可能在理解依赖机器学习模型所做的预测方面提供价值。  相似文献   
210.
目的:探索SHAP值结合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特征选择技术来构建调强放疗γ通过率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给出相应的模型解释。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接受盆腔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的196例肿瘤患者采用基于模体测量方式的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验证结果,γ通过率标准为3%/2 mm、10%剂量阈值。提取基于剂量文件的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SHAP值结合XGBoost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后构建预测模型。分别选取特征数量为50、80、110、140个,构建四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召回率及F1分数评估预测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基于SHAP值特征选择的110个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AUC值为0.81,召回率达到0.93,F1分数为0.82,均优于其他三个模型。结论:针对盆腔肿瘤调强放疗计划,可以采用SHAP值与XGBoost算法结合以选择用于预测的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子集来构建γ通过率的预测模型,并能通过SHAP值给出模型输出解释,可能在理解依赖机器学习模型所做的预测方面提供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