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8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医药卫生   422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辅助早期功能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FTP)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手术治疗的FTP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膝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锻炼,观察组术后CPM机辅助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1、3及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胫骨平台内翻角(TPA)与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PSA)的变化,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及12个月ROM及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TPA与PSA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PM机辅助早期功能锻炼用于FTP患者术后不仅可提升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而且可减少FTP患者术后内外髁塌陷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评价"封洲禁牧"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江西省进贤县2005-2007年间开始实施"封洲禁牧"的爱国、新和、黄家、繁荣、丰富和曹门 6个村及相应的爱国牛洲、六零圩洲、黄家牛洲、大洲、勾连洲和犁头咀洲等6块草洲.每年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抽取试点村约300名居民进行Kato-Katz病情调查,春秋两季对试点村相应的草洲进行系统抽样查螺;选择高程16.5 m以上富田大岸草洲进行螺情调查并翻耕和种植芝麻;对丰富和爱国村20~5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及居民对实施"封洲禁牧"的认知情况,了解居民对"封洲禁牧"的依从性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实施"封洲禁牧"前,爱国、新和、黄家、繁荣、丰富和曹门村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1.35%(90/793)、4.00%(12/300)、4.00%(6/150)、8.00%(12/150)、3.17%(4/126)和6.64%(14/211),6个村实施"封洲禁牧"后,至2008年,其感染率分别下降至0.18%(1/551)、0.00%(0/348)、0.00%(0/316)、2.27%(7/308)、1.17%(5/428)和1.16%(5/430),除丰富村外(χ2=2.4,P=0.12),其他5个村人群感染率明显下降(χ2=126.77,P<0.01;χ2=16.31,P<0.01;χ2=18.79,P<0.01;χ2=10.39,P<0.01;χ2=14.17,P<0.01);6个相应的草洲中有5个草洲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只在单元性较差的大洲发现了3只感染性钉螺;2008年在富田大岸草洲种植经济作物,使得该草洲活螺密度从种植前的0.063只/0.11 m2(34/540)下降至种植后的0.0074只/0.11 m2(4/538),下降了88.25%(Z=12.47,P<0.01);发放调查问卷986份,获得有效问卷968份,综合评价显示爱国和丰富村居民对"封洲禁牧"的依从性分别是84.38%(216/256),75.42%(537/712).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居民对草洲放牧的危害性知晓情况、居民"以机代牛"的意愿和是否愿意在草洲上投入这3个变量是影响居民实施"封洲禁牧"的因素.结论 在单元性强的草洲实施"封洲禁牧"2~3年后,能有效控制感染性钉螺密度,降低人群感染率;影响"封洲禁牧"的主要因素是村民对在草洲上放牧危险性的认识程度,"以机代牛"的意愿和是否愿意在草洲上投入有关.  相似文献   
94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众选择自我药疗的意识逐渐增强。据统计,有五成的感冒患者在感冒初期会选择自己治疗。但由于感冒发病急促,症状复杂多样,抗感冒药组方复杂,患者治愈的急切心理,就会发生盲目用药、重复用药的现象。现针对上述问题,简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944.
消渴病是由体质因素、忧思郁怒、外感邪毒、劳倦损伤、嗜食醇酒肥甘等多种因素所致的以热结阴伤为基本病机,以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小便量多、尿有甜味、疲乏无力,或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现代医学已证实,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β细胞损伤及功能减退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5.
气温对血液中转氨酶阳性等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气候异常,灾害频发,新老疾病交替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新的流行病学分支--气象流行病学已逐渐形成[1].这是一门运用气象学和流行病学理论分析和研究气候变化与健康互相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为科学预防与气候相关的疾病提供流行病学的依据,本文旨在运用该方法对血液阳性检出率进行群体分析,找出与气候相关的因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减少血液浪费.经过统计分析发现:ALT的阳性检出率与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6.
947.
男男性接触者(MSM),指与男性有(过)性关系的男性[1].随着社会开放度和包容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由孤独封闭状态转向半公开的积极状态,很多大中城市不断有同性恋者聚集的酒吧、浴池出现,因特网和"信息台"中的同性恋相当活跃[2].  相似文献   
948.
949.
背景:目前还不清楚椎体再发骨折风险增加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引起,还是仅是骨质疏松症自然发展的结果。目的:分析PVP和保守治疗后相邻和非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0例PVP治疗患者和277例保守治疗患者,分为PVP组和保守组。定期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1±1.1)年。根据有无新发骨折分为新发组和无新发组。根据再发骨折与原始节段的位置,分为邻椎组和远椎组。收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初始骨折节段、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新发骨折节段、椎体压缩率和后凸角,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PVP组术后290例患者中36例患者发生40个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保守组治疗后277例患者中31例患者发生34个新发OVCFs。PVP组中新发骨折的发生率略高于保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新发组的BMD低于无新发组(P<0.01)。邻椎组发病率较远椎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保守组比较,PVP组末次随访VAS评分更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压缩率、后凸角改善更显著(P<0.001)。末次随访PVP组椎体压缩率和后凸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PVP椎体强化不仅可迅速缓解疼痛,还可改善椎体压缩和后凸角,恢复椎体部分高度,术后并未增加OVCFs的发生率,尤其与治疗椎体相邻的OVCFs。OVCF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建立具有抗炎和促肠道干细胞活性双效应评价功能的新型结肠炎小鼠模型。方法 将免疫功能缺陷的Il10-/-小鼠和具有干细胞示踪功能的Lgr5-EGFP小鼠进行杂交,得到Il10-/-;Lgr5-EGFP小鼠。在SPF环境中,用3%的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该基因型小鼠形成慢性结肠炎,给予美沙拉嗪(50或150 mg·kg-1·d-1)作为阳性药物治疗组。治疗期间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并记录结果。7周后,对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进行ELISA检测,对结肠组织的炎症因子表达进行RT-qPCR检测,对结肠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观察,比较Lgr5-EGFP+细胞的数量。结果 美沙拉嗪作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一线用药,对此模型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小鼠慢性结肠炎的症状;抑制了IFN-γ、IL-17A、TNF-α和IL-12/23 p40等炎症因子的血清水平及其在结肠组织的表达;修复了Lgr5+干细胞群的丢失。结论 具有炎症免疫和肠道干细胞活性双靶向效应评价功能的新型结肠炎小鼠模型构建成功,适用于筛选新型抗结肠炎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