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5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349篇
医药卫生   988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515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96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87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对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男6例,女18例:年龄48~83岁,平均69岁.脊柱骨折部位为T5-L3,共44个椎体,其中胸椎20个椎体,腰椎24个椎体.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分别在注入骨水泥前10min、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及3h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及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注人骨水泥10min后PT缩短、FIB增高、3P试验阳性率升高,D-D含量增高,1h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注入骨水泥后10min、30min、1h、2h四个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在各时间点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后骨水泥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指标与注入骨水泥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会引起患者一过性血液高凝状态,在注入骨水泥后的3h内需严密监测病情,以防血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2.
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预注雷米芬太尼对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体重指数在20~24 kg/m2,无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雷米芬太尼0.5μg/kg组(R0.5组)、雷米芬太尼1μg/kg组(R1.0组)和对照组(C组)。预注雷米芬太尼或生理盐水,2 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记录预注前即刻(T0)、预注雷米芬太尼或生理盐水结束后1 min(T1)、2 min(T2)的SBP、DBP、HR、SpO2、RR、潮气量(VT),观察肌震颤程度并进行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R0.5和R1.0组依托咪酯引发肌震颤程度降低(P<0.01),R0.5和R1.0组相比肌震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60 kg以上的患者与其他体重段的患者相比肌震颤相对易发生且程度严重(P<0.05);各组同一时点的SBP、DBP、HR、SpO2、RR、V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雷米芬太尼0.5或1μg/kg均能够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引发的肌震颤,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metalloprotease and thrombospondin1)对培养的内皮细胞分泌活性的影响,探讨血管生成抑制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重组血管抑制剂Ad-METH1,转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分析法研究Ad-METH1对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影响。结果:基因转染后24h内皮细胞ET-1、bFGF分泌受到明显抑制。结论:Ad-METH1对内皮细胞ET-1、bFGF分泌活性有影响,此是其早期参与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4.
荧光皮肤血流仪的研制及体外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能够准确检测组织血运的仪器,并进行初步体外实验的验证。方法利用传统荧光法的基本原理,研制用于监测组织血运的仪器,该仪器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能对电信号进行计数;配制系列浓度的荧光素钠,用该仪器进行体外监测,探索不同荧光素钠浓度与血流仪荧光强度值间关系。结果研制出了荧光血流仪样机,体外实验得出了该仪器最佳测量范围为1×10-7~1×10-5g/ml。结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及初步参数的获取,将为该仪器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和临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5.
3月20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济南燕子山庄礼堂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共青团山东省卫生厅直属机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这里热烈举行。  相似文献   
126.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变异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及其临床意义已成为目前研究肝炎的一个热点。本文就HBV前C区基因变异结构,功能以及前C区基因变异的地方性,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干扰素治疗,HBV的胎盘传播,与肝细胞癌的关系等有关研究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7.
肠激惹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又称肠易激综合征,是内科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病,多在内科就诊,而在精神科就诊者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性,63岁。病历号463920,再婚。主因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5年余,于1991年6月18日住我  相似文献   
128.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牙膏中的氟含量,本法测定回收率为98.63%~104.00%,变异系数为3.83%。  相似文献   
129.
通过粘度的测量,考察了壳聚糖在不同条件下经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所引起的分子量的变化,并分别计算了真空和空气中壳聚糖辐射裂解的G(S)值。  相似文献   
130.
最小二乘法在异常点存在时,其回归方程的“稳健性”往往受到影响。本文利用中位数比平均数稳健这一性质,给出一种可抗异常点干扰的一元稳健回归方程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