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医药卫生   4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sCD40L、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发生的关系,评价血浆sCD40L及MMP-9水平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浆学指标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48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组15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sCD40L、MMP-9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MMP-9水平亦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sCD40L与MMP-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sCD40L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QT间期(QTcd)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60例DCM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QTd、QTcd变化,并与6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QTd、QTcd比较,DCM组高于对照组(P<0.01);心源性猝死组高于存活组和进行性心力衰竭死亡组(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显著高于室性早搏组(P<0.05)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而室性早搏组又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NYHAⅢ~Ⅳ级患者高于NYHAⅠ~Ⅱ级患者.QTd>110ms组室速、心源性猝死和NYHAⅢ~Ⅳ级发生率显著高于QTd≤110ms组(P<0.01或P<0.05),而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无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QTd、QTcd与NYHA分级、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相关,与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不相关.结论DCM患者存在QTd、QTcd变化,QTd、QTcd的增加可作为预测DCM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指标,也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预测指标.QTd与NYHA分级相关而与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无关.  相似文献   
73.
脑钠肽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90例AMI患者(男<55岁,女<65岁)入院时的血浆BNP和肌钙蛋白T(TnT)浓度,记录患者住院和平均随访6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分析BNP与TnT的相关性及BNP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早发AMI患者平均BNP浓度高于对照组[(238.74±131.59)pgmlvs.(38.70±23.81)pgml,P<0.01]。早发AMI组BNP与TnT成正相关(r=0.805,P<0.01)。早发AMI患者心血管意外死亡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事件组BNP与无此事件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生心力衰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组BNP高于未发生组[(337.75±66.05)pgmlvs.(229.08±132.61)pgml,P<0.05;(304.05±134.94)pgmlvs.(214.37±120.86)pgml,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BNP是预测早发AMI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831,95%CI1.086~3.514,P=0.016)。结论血浆BNP可以反映早发AMI患者心肌坏死的程度和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4.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 is a vascu-lar active substance playing great roles in natri-uresis,diuresis,dilatation of blood vessels,inhi-bition of RAAS (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system) ,relaxation of smooth muscle and regu-lation growth[1- 3] .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remains an unsolved problem.Intimaproliferation and artery remodeling may be thecause of restenosis after PTCA,and may be ini-tiated partly by smooth muscle cell( SM…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 IBS)定量评价梗死心肌组织特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5例各期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 (梗死组 )及 3 5例正常人 (对照组 )分别测定相应部位心肌及心包的背向散射积分参数 ,且受试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果 :梗死心肌的 IBS标化值、IBS周期变异延迟校正值 ( N- delay)较正常心肌显著增高 ( P<0 .0 0 1) ,而 IBS周期变异幅度及周期变异率显著减低 ( P<0 .0 0 1) ,IBS跨壁差趋于消失。结论 :心肌的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能定量反映梗死心肌的组织特征 ,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6.
妊娠相关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第14外显子A/C(Tyr/Se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早发冠心病(病例组)85例,非冠心病(对照组)9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PAPP-A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PAPP-A基因型中CC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总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2,P=0.016),A、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PP-A第14外显子A/C(Tyr/Se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77.
78.
背景:支架置入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对判定再狭窄有重要参考价值,而目前其微创性和价格等因素均影响了造影复查率。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7-03/2008-07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完成。对象:选择门诊复查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2例,于支架置入后同步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0±9.6)岁。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22例冠心病患者的38个冠状动脉支架进行检查和重建分析,对支架的再狭窄情况进行评价,与"金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主要观察指标:64层螺旋CT图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评价血管再狭窄情况。结果:64层螺旋CT可以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对置入的支架均能清楚显示。在置入的38枚支架中,CT显示32枚支架保持通畅,并与常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吻合;另有6枚支架64层CT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再狭窄。与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后发现其中有4枚互相吻合,而另外2枚再狭窄未得到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证实。64层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4.18%。结论:64层螺旋CT在评估冠心病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问题上有很高准确性,能较准确地区分支架开通和闭塞。  相似文献   
79.
粥样病变血管内置入支架后血管内膜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置入镍钛合金支架后血管内膜反应及卡托普利对此反应的影响。方法8只小型猪在腹主动脉内膜剥脱后饲以高脂饲料,并随机分入两组(每组4只),组Ⅱ加用卡托普利(3mg·kg-1·d-1),另设对照组4只小型猪腹主动脉球囊剥脱后不予高脂饲料和卡托普利(组Ⅲ)。2周后将12只螺旋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血管内支架分别置入12只小型猪腹主动脉,6个月末和10个月末分别处死动物,并对病变血管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球囊剥脱后支架置入加高脂饲养组(组Ⅰ),腹主动脉支架段血管内膜严重增厚,以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主,有典型的粥样病变;加用卡托普利组(组Ⅱ)血管内膜厚度明显降低(与组Ⅰ比较,P<0.01),无明显粥样病变;组Ⅲ支架段血管内膜厚度明显低于组Ⅰ(P<0.01),略高于组Ⅱ(无统计学差异),内膜以结缔组织增生为主。结论(1)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并不能阻止粥样病变的发展;(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膜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0.
骨保护素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 ,OPG)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90例住院患者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组 6 4例及对照组 2 6例 ,采用ELISA法测定OPG水平与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钙、血脂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中O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OPG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 (P <0 0 0 1)。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内腔轻度不规则、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的患者 ,其血清中OPG水平分别为 ( 0 10 4± 0 0 35 ) ,( 0 111± 0 0 37) ,( 0 130± 0 0 84 ) ,( 0 16 9± 0 0 77) μg/L。 结论OPG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OPG浓度越高 ,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