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探索农村妇女宫颈癌综合性防控模式。方法:建立宫颈癌综合防控网络,通过居民死因监测和肿瘤监测系统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培训及宣传。结果:2006~2010年靖安县共筛查30~59岁农村妇女17 110人次,发现癌及癌前病变85人,早期病例30人;子宫颈癌分别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2位和第3位。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妇女对肿瘤防治知识知晓率。结论:以政府为主导、医防结合、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是农村妇女宫颈癌综合性防控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开展慢性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高血压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0.67%,标化率24.46%;男性高于女性(χ2=4.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低于农村(χ2=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龄(OR=2.361)、体质指数高(OR=1.170)、喜食咸菜(OR=1.089)、胆固醇高(OR=1.764)为高血压危险因子,文化程度高(OR=0.783)为保护因子。控制增龄因素后,体质指数、咸菜摄入、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与收缩压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与文化程度Spearme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7和-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加强对江西省居民尤其是农村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监测,开展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与干预。  相似文献   
33.
赵军  朱丽萍  吉路  颜玮  谢昀  陈轶英 《江西医药》2015,50(2):112-115
目的了解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地区居民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为制订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和调查2个市6个县2004-2005年的所辖户籍人口中的所有死者,分析死亡情况。结果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地区2004-2005年居民粗死亡率为574.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72.24/10万。死亡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与中毒。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构成的85%。结论江西省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地区居民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江西省居民跌伤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3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对319 543名江西省居民(有效调查)1年内发生的跌伤情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江西省居民非致死性跌伤发生率为1.53%,男(1.56%)女(1.51%)无差别(P0.05),城市(1.70%)高于农村(1.49%)(P0.01),60岁及以上居民发生率最高(3.16%)。各人群跌伤的主要原因不同,0~6岁男性居民(0.7%)及18~59岁居民(0.42%)以跌落伤为主;7~17岁居民(0.37%)和60岁及以上女性居民(1.80%)以滑倒伤为主。18~59岁居民跌伤导致残疾引起的功能受限天数最多,该组居民由于工作跌伤所致住院10 d及以上的医疗费用最高。跌伤致残率为3.08%,前3位跌伤致残原因为学习、工作和跌落。致死性跌伤发生率为28.48/10万,前2位跌伤死因为跌落和滑倒。结论江西省居民尤其是60岁及以上居民跌伤发生率较高,18~59岁居民跌伤导致的负担最大,应针对不同人群跌伤流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分析2009 - 2016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的疾病负担,为江西省制定肺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9 - 2016年江西省12个国家级肿瘤登记点肺癌监测数据,计算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死亡损失生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mortality,YLL)、伤残损失生命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 Adjusted Life Years,DALY)等指标。结果 2009 - 2016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粗发病率为41.01/10万、中标率为33.42/10万、世标率为37.76/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肺癌粗死亡率为29.39/10万、中标率为23.73/10万、世标率为27.11/10万,性别、地区间的差异趋势与粗发病率相同。肺癌所致DALY为94 791.56人年,其中YLL为88 354.01人年且YLL所占比例达93.21%;DALY率为3.94,男性DALY率高于女性,农村DALY率高于城市,70~79岁负担最重。结论 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疾病负担较重,YLL是其主要来源,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尤其是≥45岁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长期酒精摄入对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基因表达影响。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摄入酒精剂量分别为0、0.8、1.6和2.4g/(kgbw?d)。给予酒精18w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第19w末,断头处死,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β功能指数(HBCI)。提取胰腺总RNA,半定量RT-PCR测定胰岛素mRNA表达水平。结果: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清胰岛素下降,中、高剂量组HBCI及胰岛素基因表达均降低;雄性大鼠OGTT高剂量组0和1.5h血糖升高,空腹血糖高剂量组升高,低、中剂量组空腹血胰岛素升高,随着剂量增加,HBCI及胰岛素基因表达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长期高剂量酒精摄入可导致胰岛素mRNA基因表达改变,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酒精长期作用下对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亚单位(PI-3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酒精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以及10%、20%和33%酒精溶液,灌胃剂量为每天10ml/kgbw。第19周末,断头处死大鼠,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胰岛素,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取骨骼肌总RNA,通过RT-PCR测定IR、IRS-1、PI-3K(p85)mRNA表达水平。结果雄性大鼠,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空腹血糖,低、中剂量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各酒精剂量组HOMA-IR指数均升高。IRmRNA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组降低,而IRS-1、PI-3K(p85)mRNA表达水平表现为随着酒精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雌性大鼠高剂量组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胰岛素下降,IR、IRS-1、PI-3K(p85)mRNA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组降低(P<0.05)。各剂量组HOMA-IR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期摄入过量酒精可以造成骨骼肌组织IR、IRS-1、PI-3K(p85)mRNA表达的降低,这可能是酒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8.
江西省2013年成年人吸烟与戒烟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2013年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吸烟与戒烟行为的流行状况。方法 2013年7-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10个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抽取≥18岁常住居民6 000人,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用于吸烟与戒烟行为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5 997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江西省不同人群特征成年居民吸烟和戒烟流行现状。结果 2013年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1.53%(1 291/5 997,标化率为20.60%),复杂加权计算后,现在吸烟率为26.07%(95%CI:23.48%~28.66%),男性现在吸烟率(50.62%,95%CI:46.31%~54.94%)高于女性(1.46%,95%CI:0.5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人群现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并随文化程度提高而上升(P<0.05)、随自报健康状况下降而下降(P<0.05)。87.16%(95%CI:83.29%~91.03%)的现在吸烟者每日吸烟;日均吸烟量(机制卷烟)为19.27(95%CI:17.69~20.85)支;平均每天吸烟量≥20支的吸烟者比例为64.74%(95%CI:55.79%~73.70%);每日吸烟者开始吸烟平均年龄为20.28(95%CI:19.74~20.82)岁,男性开始每日吸烟年龄[20.11(95%CI:19.61~20.61)岁]小于女性[26.88(95%CI:24.73~29.0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04%(95%CI:18.91%~35.16%)的成年男性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不足18岁。吸烟者戒烟率为14.80%(95%CI:10.88%~18.72%),随年龄增大而上升(P<0.05)、随收入水平增加而上升(P=0.04),随自报健康状况下降而上升(P<0.05);吸烟者成功戒烟率为10.89%(95%CI:8.36%~13.42%);32.10%(95%CI:21.95%~42.25%)的现在吸烟者有戒烟打算。被动吸烟率为54.71%(95%CI:44.20%~65.21%)。结论 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重度吸烟者比例大,戒烟者比例低,戒烟意识不强,男性和青少年为控烟工作主要目标人群,应根据江西省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死因监测地区2014-2018年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过早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我省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由2014年的33.72%下降至2018年的31.91%;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由422.97/10万下降至411.18/10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波动范围在14.23%~15.11%,变化趋势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仍需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推动"健康江西2030"既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江西省流动人口高血压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西省5个县(区)六大类行业的18岁及以上流动人口开展慢性病流行现状调查。结果江西省18岁及以上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16.80%,标化率为23.39%,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χ2=16.383,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年龄大和高体质指数是流动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江西省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率虽低于常住居民,但仍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高血压危险行为,逐步降低高血压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