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8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医药卫生   16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纵隔大动脉指标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对纵隔大动脉疾病做出更早期判断.方法:2014-01~ 2014-12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选取300例健康成人进行256层螺旋CT心脏冠脉造影检查,其中男198例,女102例.年龄18~80岁.以收缩期及舒张期分别测量升主动脉(AA)、降主动脉(DA)、肺动脉干(PA)、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PA)、左肺上动脉(LULPA)、右肺下动脉(RLLPA)并对其进行测量,进行SPSS17.0统计学分析.结果:收缩期及舒张期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肺动脉干、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左肺上动脉、右肺下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性别分组,男女纵隔大动脉各血管有差异.按年龄段分组,纵隔大动脉各血管在不同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70岁以上男性男性肺动脉干、升主动脉直径均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肺动脉干、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左肺动脉及右肺动脉管腔直径增大.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全血白细胞吞噬白念珠菌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方法绘制白念珠菌生长曲线后,取生长对数中期的白念珠菌,以活体细胞示踪荧光探针二乙酰羧基荧光黄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与以PC5标记的CD45单克隆抗体预标记的全血白细胞,在37℃分别反应10、30、60min(MOI≈10∶1),以流式细胞术观察CD45阳性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情况。结果白念珠菌在液体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基(YPD)中37℃、50mL/LCO2培养,第5~11h为对数生长期。10mmol/LCFDA-SE染色30min,可使白念珠菌均匀着色;CD45阳性细胞和标记的白念珠菌作用10、30、60min,CD45阳性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分别为(80.1±6.1)%、(83.8±7.7)%和(92.3±11.2)%;单核细胞的吞噬率为(11.2±3.6)%、(15.8±4.4)%和(27.7±6.8)%,淋巴细胞作为无明显吞噬作用内参,其吞噬率为(0.9±0.3)%、(0.8±0.4)%和(5.2±1.6)%。结论成功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白细胞吞噬白念珠菌的方法,全血白细胞与白念珠菌共孵育30min是较为合适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33.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采用量化指标对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综合评定,探讨中国地方病学杂志在我国地方病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回顾性分析Gene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5月进行Gene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鉴定的住院患者669例,与抗酸染色镜检、结核菌素试验、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检测、罗氏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基因(TB-DNA)扩增检测、γ-干扰素释放(IGRA)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 GeneX-pert MTB/RIF试验的灵敏度为53.98%,与IGRA试验(83.33%)和结核菌素试验(3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13.33%)、TB-DNA扩增检测(25.93%)和抗酸染色镜检(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eXpert MTB/RIF试验的特异度为99.64%,与罗氏培养法(100.00%)、TB-DNA扩增检测(100.00%)、抗酸染色镜检(99.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IGRA试验(51.72%)、结核菌素试验(66.67%)和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eXpert MTB/RIF试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结核病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D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评估主动脉夹层破口大小及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主动脉夹层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MDCT轴位图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对破口大小及位置的显示情况。利用MDCT轴位图像、MPR、VR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大小进行测量;记录夹层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侧的距离,与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测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别在MDCT轴位图像、MPR矢状位图像、VR图像分别测量破口的大小并记作CT-W、MPR-W、VR-W,比较3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在MPR矢状位图像中沿主动脉外侧缘、主动脉弓内侧缘,并在VR图像中分别测量破口距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分别记作MPR-OD、MPR-ID、VR-D,与术中DSA造影下测量数据(DSA-D)进行比较,MPR-OD、VR-D分别与DSA-D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MPR、CPR 对破口位置显示敏感度均为100.0%(20/20),VR显示破口敏感度为90%(18/20),MIP显示破口敏感度为0%。VR-W大于CT-W及MPR-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W、MPR-W相关系数0.963(P<0.05)。MPR-OD、VR-D与DSA-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OD、VR-D与DSA-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5和0.828(P<0.05)。结论 显示破口位置MPR、CPR图像更具优势。MPR矢状位沿主动脉外侧缘测量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与术中DSA测量数据相关性最好,利用此方法术前测量破口的位置,更能精准地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CAG重复序列与亨廷顿病( HD)临床症状的关系,进一步评价CAG年龄产物( CAP)评分在临床中的实用性。方法收集2个中国汉族HD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 CAMCOG-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绘制遗传系谱图,对自愿者抽取外周静脉血行IT15基因检测,对CAG重复序列>35的成员计算CAP得分。结果两家系遗传系谱图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两家系共6人进行基因检测,其中1人正常,5人HD基因异常扩增;按照HD诊断标准,5人中2人为临床症状期,3人为临床诊断前期,症状期患者具有典型HD三联征的临床特征,临床诊断前期的患者虽未达到临床发病诊断标准,但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轻微的运动、认知、行为、个性改变中的1种或多种表现。结论 HD在临床诊断发病前可能就有轻微的临床症状;CAG重复序列数越多提示发病越早,症状越重;CAP得分作为一个参数,结合了CAG重复序列数和年龄,对预测发病年龄、指导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分组、更好地理解HD的自然病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2014年4月,埃博拉病毒从西非爆发,至2015年2月1日,西非三国官方统计从埃博拉疫情爆发以来,将近22500个病例,近9000人死亡。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也出现多名患者,病毒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作者结合自己在非典时期的护理工作经验及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简要分析了面对此类危险应如何展开积极护理。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分析教职工体检结果,了解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有效干预。方法:对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全校教职工(包括离退休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508例参检者中检出异常者2 940例,患病率83.8%,共检出疾病40余种。主要以屈光不正、高脂血症、痔疮、超重、慢性咽炎、女性乳腺增生、脂肪肝、男性前列腺肥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等慢性病多见,且退休教职工检出率高于在职教职工。结论:高校教职工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可能与教职工工作压力大、体育锻炼少、不良卫生习惯有关,同时,进一步证实定期健康体检、加强健康宣教、健康干预、防病治病等健康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D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评估主动脉夹层破口大小及位置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主动脉夹层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MDCT轴位图像、不同后处理技术[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对破口大小及位置的显示情况。利用MDCT轴位图像、MPR、VR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破口大小进行测量;记录夹层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侧的距离,与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测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别在MDCT轴位图像、MPR矢状位图像、VR图像分别测量破口的大小并记作CT-W、MPR-W、VR-W,比较3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在MPR矢状位图像中沿主动脉外侧缘、主动脉弓内侧缘,并在VR图像中分别测量破口距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距离,分别记作MPR-OD、MPR-ID、VR-D,与术中DSA造影下测量数据(DSA-D)进行比较,MPR-OD、VR-D分别与DSA-D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MPR、CPR 对破口位置显示敏感度均为100.0%(20/20),VR显示破口敏感度为90%(18/20),MIP显示破口敏感度为0%。VR-W大于CT-W及MPR-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W、MPR-W相关系数0.963(P<0.05)。MPR-OD、VR-D与DSA-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OD、VR-D与DSA-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5和0.828(P<0.05)。结论 显示破口位置MPR、CPR图像更具优势。MPR矢状位沿主动脉外侧缘测量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与术中DSA测量数据相关性最好,利用此方法术前测量破口的位置,更能精准地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治疗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OA)的有效方法。但在治疗满意度上,男女之间差别较大。 目的:比较采用Gender Solutions Nex-Gen膝关节假体与普通高屈曲度假体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1月,55例(79膝)女性OA患者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A组:24例37膝,采用Gen-der Solutions Nex-Gen膝关节假体(美国Zimmer公司);B组:31例42膝,采用普通高屈曲度假体(美国Zimmer公司)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KOOS (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评分、主观满意指数(satisfaction in-dex,SI)、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最大屈曲度、膝前疼痛发生率。 结果:55例患者中4例失访,平均随访35.2个月(24~50个月),KOOS各项评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组间及组内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组间主观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1)。A组下肢静脉血栓1例,给予抗凝治疗后痊愈;B组膝关节浅度感染1例,膝前反复痛7例,两组膝前疼痛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病例无膝关节僵直、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 结论:Gender Solutions Nex-Gen与普通高屈曲度假体均能有效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但Gender Solutions Nex-Gen膝关节假体符合女性膝关节解剖,满意度、临床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