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21.
薛茹  王璐  贾凤兰  阮明  张宝旭 《中国新药杂志》2012,(22):2627-2630,2635
目的:考察1,3-二苯-1,3-丙二酮(DPPD)对N-甲基甲酰胺(NMF)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经口分别灌胃给予DPPD 50,100,200 mg.kg-1,qd,连续4 d;腹腔注射给予致肝毒性剂量NMF 2 000mg.kg-1;染毒48 h后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活性;留取肝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计算GSH/GSSG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LDH和T-Bil水平升高,肝组织GSH/GSSG比值及MDA含量升高,肝组织细胞变性坏死;预防性给予DPPD组ALT,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GSH/GSSG比值升高,MDA含量降低,肝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结论:DPPD可有效抵御NMF对ICR小鼠肝脏的毒性损伤,调动机体抗氧化应激系统为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要点和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就诊并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研究急性阑尾炎诊治的注意事项。结果: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同类型的阑尾炎腹痛特点不同,712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其间伴腹膜炎误诊为阑尾炎者5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无肠粘连、炎性肠梗阻。结论:转移性右下腹腹痛及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是急性阑尾炎主要临床表现,但不同阑尾炎腹痛的特点不同,应注意鉴别;手术治疗为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有效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手术者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和预防术后肠粘连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索2,4-二羟基二苯甲酮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染毒24 h后,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留取肝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肝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 horm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升高,肝组织中GSH/GSSG比值下降,MDA含量增加,肝小叶中心出现大量坏死细胞;2,4-二羟基二苯甲酮各剂量组血清ALT,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使肝组织中GSH/GSSG比值升高,MDA含量下降,肝小叶中心变性坏死细胞减少,坏死区域缩小。结论:2,4-二羟基二苯甲酮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性...  相似文献   
24.
医疗照射是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源。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估计1987年全世界约施行了13-8亿次X射线检查[1],北京市1983年X射线诊断频率为每千人口671-7人次[2]。这表明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已涉及许多人。介入放射学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其创伤小、诊治效果好,受到患者欢迎。尤其在对肿瘤的局部化疗和心血管病诊治中,应用较多。但此方法X射线曝光量大时间长,对其在医疗照射中的贡献还不很清楚。国内这方面报道较少,为此本文作者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一、材料和方法1-医院:选择北京地区3所大型…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8-甲氧补骨脂素(8-methoxypsoralen,8-MOP)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24 h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留取肝脏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肝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和LDH活性明显升高,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肝细胞变性坏死;与模型组相比,8-甲氧补骨脂素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和LDH的活性,降低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升高GSH/GSSG比值,肝组织病理损伤也明显减轻。结论 8-甲氧补骨脂素对对乙酰氨基酚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石榴皮醇提物的急性肝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价石榴皮醇提物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石榴皮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30,45,60 mg·kg-1)。所有小鼠在禁食12 h后,各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石榴皮醇提物,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给药24 h后,所有小鼠麻醉后眼眶取血,麻醉脱臼处死。测定ALT,AST,LDH血清酶指标。留取肝组织测定MDA、GSH、GSSG评价氧化损伤的指标。留取1/2肝大叶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石榴皮醇提物中、高剂量组体质量、肝重、肝体比明显降低(P〈0.05或P〈0.01),ALT、LDH、MDA明显升高(P〈0.05),GSH/GSSG明显降低(P〈0.05),石榴皮醇提物高剂量组AST明显升高(P〈0.05)。结论 石榴皮醇提物能够引起小鼠肝脏的急性损伤,并且剂量越大,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27.
缺铁及铅中毒均可导致贫血及体内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本文利用缺铁性贫血研究中所余存的部分血清(缺铁性贫血15例,其中9例经铁剂治疗后复查;正常对照14例)进行回顾性血铅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及讨论,力求弄清铅中毒可能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应用PCR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3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TcRr基因重排,并对9例完全缓解期患儿进行了微小残留病(MRD)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双基因标记检查较单一基因检测MRD更具优越性,可降低假阴性率,有利于临床预知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妊娠期铅暴露对新生仔鼠脑组织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及对金属硫蛋白 (MT)的诱导。方法 采用灌胃方式于C57小鼠孕第 0d至妊娠结束进行醋酸铅染毒 ,仔鼠出生后第 1d处死 ,取脑组织测定MDA含量及SOD活性 ,同时测定脑组织中MT的含量。结果 妊娠期铅暴露使新生仔鼠脑组织MDA及MT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 ,均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P <0 0 1)。结论 铅的脑发育毒性与其引起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增高及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有关 ;金属铅可诱导发育中脑组织MT的产生 ,提示MT在体内铅的转运、代谢乃至解毒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0.
对乙酰氨基酚诱发小鼠肝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但过量服用可导致人以及动物的肝脏损害[1] 。一般认为 ,对乙酰氨基酚所引起的原发性肝细胞毒性主要是因为在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了毒性较大的自由基代谢产物N 乙酰 对 苯醌亚胺 (NAPQI) [2 ] 。在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等保护因子含量充足的情况下 ,NAPQI与GSH结合而减毒 ,但在GSH被耗竭时NAPQI会与细胞内其他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结合 ,进而导致肝损害发生。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能引起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的现象揭示在对乙酰氨基酚转化为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