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及核因子-κB(NF-κB)与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LN患者及10例对照组肾组织中OPN及NF-κB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OPN及NF-κB在LN肾组织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以Ⅳ型显著,肾组织中OPN的表达量与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狼疮性肾炎疾病活动指数、病理活动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但与血清C3、病理慢性指数无明显相关性;NF-κB与Scr、病理活动性指数、病理慢性指数、狼疮性肾炎疾病活动指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OPN及NF-κB在LN肾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LN肾组织中OPN及NF-κB的异常表达与肾脏病理改变及肾损害临床指标密切相关,其表达量与肾损害严重程度一致,且OPN和NF-κB具有协同作用,在LN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刘朝霞  卢文  钱浩 《安徽医学》2010,31(3):219-221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肾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3例MM患者临床资料,应用Cockcroft-Gault方程评估肾功能,按肌酐清除率(Ccr)低于60 ml.min^-1.(1.73 m^2)^-1与不低于60 ml.min^-1.(1.73m^2)^-1分A、B两组,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结果肾功能损害是本病重要表现之一,高达84.3%,以肾损害症状首发者占17.6%,尿常规检查多表现为孤立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相对少见。A组与B组比较,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血高β2微球蛋白、贫血发生率高(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cr与年龄、血钙成负相关,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MM肾损害有一定的临床特点,肾损害与年龄、高钙、高尿酸血症、贫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双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术,对中晚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生活质量、情绪、睡眠、认知及术后用药剂量的影响.方法 10例接受双侧STN-DBS治疗的中晚期PD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帕金森病睡眠评估量表中文版(PDSS-C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价其临床情况,同时记录各时间点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及其变化,并对相关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例PD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疗效,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等都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8%、53%、35%,开机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86%、78%、69%,其中以震颤改善最为显著.术后UPDRSⅢ评分及Hoehn&Yahr分级均降低,术后6个月服药状态下改善率分别为67%、32%;日常生活质量提高,PDQ-39术后6个月改善率为71%,睡眠质量较术前改善,焦虑抑郁情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减轻,认知功能尤明显影响.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术后6个月较术前减少45%.结论 双侧STN-DBS能明显改善中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互补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5例PHC,3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单独及联合检测AFP、GPC3、AFU。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速率法检测AFU水平,ELISA法检测GPC3水平。结果:PHC组血清GPC3、AFU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患者血清GPC3、AFU和AFP阳性率分别为47.3%、23.6%、29.1%。血清指标AFP联合AFU或者AFP联合GPC3可使检出率分别提高至38.2%和63.6%。三项指标联合检测PHC的阳性率可高达78.1%。AFP阴性的39例PHC患者中,血清GPC3、AFU阳性率分别为60.0%(23/39)、30.8%(12/39),表明二者对AFP阴性的PHC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互补作用。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AFP、AFU、GPC3对PH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血清GPC3和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的诊断率,优于单项检测,特别是AFP阴性或AFP呈低浓度对PHC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5.
钱浩  戴宏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6):334-335
为了解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IV-LN)病理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对25例IV-LN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组织学检查组织活动性高的病例,临床表现严重,肾功能差,需大剂量皮质激素和(或)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提出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人,应尽早进行肾活检,了解组织活动性,以便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6.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总疗程时间对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明  傅小龙  蒋国梁  王丽娟  钱浩  赵森 《癌症》1999,18(2):199-202
回顾性分析根治性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探讨总疗时间对放疗效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1990年1月-1996年12月间根治性放疗的经病确诊的Ⅰ-Ⅲb期与NSCLC患者256例,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iere法及Log-rank检验,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情感智能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感智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社会职能及情感职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感智能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P-选择素与狼疮肾炎的病理临床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狼疮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及10份正常对照肾组织中vWF及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emenyi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WF在正常对照组几乎无表达;狼疮肾炎组肾小球系膜基质,肾小管及间质血管内膜均可见vWF的阳性表达,以Ⅳ型表达最明显(0.30±0.10),与Ⅱ、Ⅲ型(0.12±0.05,0.22±0.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3.P<0.05).正常对照组仅有极少量P-选择素表达;狼疮肾炎组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管和肾间质中均有P-选择素的广泛表达,以Ⅳ、Ⅴ型显著(0.29±0.05.0.36±0.10),与Ⅱ、Ⅲ型(0.27±0.09,0.29±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中vWF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尿蛋白定量(24 h)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3,0.332,P均<0.05);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尿蛋白定量(24h)、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3,0.453,0.297,P均<0.05);肾组织中vWF与P-选择素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71,P=0.001).结论 vWF及P-选择素参与狼疮肾炎病理发展过程,联合检测vWF、P-选择素有助于对狼疮肾炎严重程度的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性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性膝痛的疗效。方法 76例确诊为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并有膝关节疼痛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单纯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5mL,每周1次,5周为一个疗程,同时口服盖尔奇D每天1片,疗程3个月;B组为实验组36例,在采用透明质酸钠和盖尔奇D的同时,加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每日200IU,持续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疼痛强度评价(VAS法),以及腰椎骨密度的测量,同时记录临床其它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膝关节痛治疗前后均有改善(P<0.05),但B组效果优于A组(P<0.05),同时B组腰椎骨密度明显增高(P<0.05),且腰痛等全身骨质疏松症状获得较大改善,而A组骨密度无明显变化,整体治疗患者满意程度差于B组。结论 透明质酸钠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老年骨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性膝痛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其在获得较好的功能改善的同时,也能较快较好的改善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症状及腰痛的其它骨质疏松症状,能更加全面的提高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90.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生于皮肤,易复发和转移,预后不良。原发于舌部恶性黑色素瘤较为罕见,该文报告了1例左舌根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12年出现右颈部淋巴结转移,探讨了其治疗方案及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