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2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基于Delphi法的黄连药材商品规格感官评价的重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中药材感官经验评价方法的重现性和科学性。方法:以黄连药材为例,采用二次Delphi法评价,检验感官经验评价方法在专家个人及专家群体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分析专家的从业时间、从业性质、受教育背景对其评审结果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专家评价黄连药材商品规格的主要感官评价指标。结果:本次Delphi法评审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和专家个人的重现率均较高,分别为0.76和88.3%;专家群体的重现率大于77.4%。其中受教育背景和专家从业性质对其评审结果有重要影响(P<0.05),接受现代教育和工作于学院的专家评审结果其重现性和可靠性均较好。不同从业年龄专家评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综合专家结果,就黄连药材而言,外观形状、大小、颜色3个感官指标是专家对其商品规格做出评判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专家对黄连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感官评价经验是客观、可重现的;Delphi法可作为中药材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客观性及其指标体系规范化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基于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进行动物热活性影响因素分析,以期对中药寒热药性评价进行方法学探索。方法采用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考察品种、性别及适应时间对ICR、BALB/c及KM种小鼠在不同温区停留时间比例(RTR)的影响。结果 ICR、BALB/c种小鼠可耐受最低温度为15℃,最高为40℃;与适应前比较,15℃温区内ICR、BALB/c、KM种小鼠分别在6、8、4h,30℃温区内分别在6、6、4h,40℃温区内分别在4、6、8h,RTR值均开始减少(P<0.05);雌、雄性KM小鼠在15~40℃温区的R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动物热活性监测系统中,3个品种小鼠的可耐受温度范围大致为15~40℃,累计适应4~8h后对温区间温差能形成相对稳定的记忆,且雌、雄性KM小鼠对同一温度的感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基于化学同质性探讨大黄饮片粒度规格及调剂学处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规律。方法:比较饮片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先下/后下处理方式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煎出量的影响。结果:大黄不同粒度饮片水/醇提时总蒽醌提取量最高差别1.9/6.4倍;水/醇提不同时间最高差别2.2/1.8倍;水/醇提不同次数最高差别2.8/1.8倍;水/醇提先下和后下最高差别2.3/1.7倍。从化学同质性来看,所考察不同调剂处理因素得到的提取物均不同质。其中,相同处理方式下醇提样品的蒽醌单体含量明显高于水提样品。水提取时,0.8~1.2 cm的大黄饮片提取量较高,与超微粉碎后提取量相差不大且更经济;大黄先下提取时蒽醌提取量随水提时间延长主要呈增加趋势;后下提取30,60 min时蒽醌提出量均高于先下方式;水提前2次蒽醌提出量超过提取6次总量的50%。而醇提取大黄时,细粉的提取量较高,与1 000目超微粉碎提取量相差不大;后下方式提取量均低于先下方式;醇提30 min后提取量增加不显著;醇提前2次蒽醌提出量超过提取6次总量的70%。综合考虑,大黄水提时后下提取30 min,提取2次为宜;醇提时先下提取30 min为宜,提取2次为宜。结论:不同调剂处理方式对大黄蒽醌成分的提取量有显著影响;亟待建立中药调剂操作规范(good usage practice,GUP)。  相似文献   
35.
患者女,67岁.发热1周余,颈部肿胀伴吞咽困难2d于2012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6月4日无明显诱因发热,当时无颈部肿胀,在其他医院采用头孢噻吩钠抗感染治疗后发热症状好转.5d后自觉颈前区肿胀并皮温增高,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发热,体温39℃,颈部无皮肤破溃,无呼吸困难和四肢浮肿.该院CT示"颈部甲状腺旁、咽旁、左侧锁骨上区及左侧背部软组织内见散在积气影,右侧咽旁见软组织密度影,纵隔内见积气影,食管中段壁似增厚,与周围间隙模糊"(图1a和b).2日后来我院就诊.否认咽部异物史、牙痛病史、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36.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有0.05%的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的全反式维A酸,二者联合可增加疗效。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我们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手部湿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对雷公藤多苷引起肝毒性入血成分的分析研究,探讨雷公藤潜在的肝毒性物质基础。方法:观察雷公藤多苷临床20倍等效剂量给药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AST和ALT来评价雷公藤多苷造成肝损伤的客观真实性;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在MSE质谱正负模式下,建立雷公藤多苷UPLC-Q/TOF-MS指纹图谱和其大鼠血清指纹图谱,比较确定雷公藤多苷的入血原型成分。结果:正常组与给药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指标、血清AST和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指纹图谱的研究共鉴定Othosphenic Acid、Triptotriterpenic Acid、Demethylregelin、Wilforlide、Cangoronine 5个原型成分。结论:初步确定了雷公藤多苷引起肝毒性的入血成分,为其肝毒性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37岁。因全身多发疣状丘疹、斑片20年,外阴和腹股沟糜烂、渗出2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全身多发、蚕豆大疣状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双侧腹股沟及外阴皮损处糜烂、渗液和结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示:CD4+T细胞37.2%,CD8+T细胞43.6%,CD4+/CD8+细胞比值0.85。斑点杂交示:HPV43和66DNA阳性。皮损组织病理:角化过度,表皮疣状增生及假上皮瘤样增生,可见部分凹空细胞,真皮浅层中度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皮肤感染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治疗给予抗感染、肌内注射免疫增强剂和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15d后外阴和腹股沟皮损表面干燥、变平,并有大量痂屑脱落,而躯干和四肢皮损无明显变化。目前患者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39.
研究发现,在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下降40%~60%[1].体内外及动物模型等研究[2]表明,NSAIDs的作用靶点是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COX有两种异构体:COX-1和COX-2,已证明COX-2在多种内脏肿瘤中存在过表达[3],因此,COX-2与肿瘤的关系得到了普遍关注.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COX-2在几种常见皮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黄18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