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乳腺癌中p53基因缺失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中p53基因缺失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郭文斌张嘉庆杨德启乔新民张庆广阚秀虞有智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47例乳腺癌及正常腺体均来自我院乳腺中心1994~1996年间手术切除标本。全部病例均有病理学诊断。2.Southern杂交:用酚、氯仿/...  相似文献   
232.
<正> 兹将我院1972年1月至1982年6月住院心脏病的心功恢复期患者46例发生心脏猝死的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在46例心脏恢复期心脏猝死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  相似文献   
233.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又称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是肝外型门脉高压中的一种,占区域性门脉高压症(RPH)的5左右,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的门脉高压症[1]。1988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9例,男5例、女4例;年龄32~74岁,平均52岁。  相似文献   
234.
目的:观察并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Q123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Control),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BQ123+LIR组。分别测定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比(W/D)、肺系数(LI),血浆及肺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大鼠LIR后4 h,PaO2明显降低;W/D、L I、血浆及肺组织的MDA、NO、ET-1和肺组织MPO活性均明显增加,与LIR组比较,BQ123+LIR组各项损伤指标明显降低。结论:BQ123可以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  相似文献   
235.
精神分裂症多巴胺D2族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巴胺受体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族受体而发挥作用。D2家族包括D2,D3和D4 3种亚型,章对D2家族多巴胺各类受体亚型的生物学特征、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献复习指出,尽管精神分裂症神经递质的假说很多,D2家族多巴胺受体作为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作用受体,其地位一直受研究的重视,而有关的多巴胺假说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36.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2 8岁。 16个月前头部摔伤 ,在外院诊断为颅内血肿、颅底骨折 ,予开颅清除血肿 ,术后病情好转出院。 3个月后左侧眼球突出、视力下降 ,曾经多家医院眼科检查 ,诊断为“眼眶蜂窝组织炎 ,眶后部骨膜炎 ,球后组织增生”等 ,应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无效 ,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 :意识清楚 ,语言正常 ,左眼睑和眶周围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眼球突出并有与脉搏一致的搏动 ,结合膜水肿 ,眼球各方向运动均受限 ,中心视力指数 / 30cm ,视乳头继发性萎缩 ,同侧额颞部可听到杂音。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37.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去骨瓣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方法,存活后尚需行颅骨修补术。修补术中需剥离硬脑膜与骨膜及肌肉粘连,由于粘连重,故手术费时出血量多且易致不必要的损伤。由于解剖层次不清,故有时易将硬脑膜外组织剥离于硬脑膜上,修补后产生脑组织受压情况。我们自1997年1月~1999年9月行去骨瓣减压并薄膜隔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存活并行颅骨修补者1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3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因头痛伴右侧肢体无力7天收住院。无明显头部外伤史。入院后,查体: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头颅Cr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肝功及凝血检查未见异常。在局麻下,行血肿引流术,清除血肿约120ml。术后头痛消失,右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术后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复查头颅Cr见血肿再次形成,考虑血肿复发,行骨瓣开颅术,见脑表面血肿被膜广泛渗血,剥离切除部分被膜并电灼止血,清除血肿约100ml。  相似文献   
239.
弹力纤维假黄瘤(Pseudoxanthoma Elasticum)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可侵犯人体许多器官和系统.本病致心肌病变者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所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0.
急性硬膜外血肿CT检查表现单纯低密度影者较少见,本文报告2例. 例1:男,65岁,行走时被车撞伤头部,头痛1 h入院.查体神志清,右顶枕部巨大头皮血肿,双瞳孔直径4 mm,光反应正常,无肢瘫.头颅CT示右顶枕骨骨折,右顶枕急性硬膜外血肿,低密度影且呈新月形,量约10 ml,予止血、甘露醇脱水对症治疗.10余分钟后患者迅速转入昏迷,右瞳散大,左肢体瘫痪,肌力Ⅲ级.复查头颅CT示顶枕部硬膜外血肿明显增多,仍呈混杂密度影,量约100 ml,予急症开颅.右顶枕马蹄形切口,皮瓣、肌骨瓣分别成型,见右顶枕骨线性骨折,骨折线分离明显,骨膜及皮下均见大量血肿.清除血肿,见骨折线处板障明显活动性出血,骨蜡涂抹止血.探查硬膜下未见出血.术后第2 d,患者完全清醒,肌体肌力正常.7 d后拆线,痊愈出院.血液系统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