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4篇
  免费   1541篇
  国内免费   933篇
医药卫生   30298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596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728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622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392篇
  2012年   1504篇
  2011年   1651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452篇
  2008年   1470篇
  2007年   1398篇
  2006年   1280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1152篇
  2003年   1055篇
  2002年   1014篇
  2001年   972篇
  2000年   771篇
  1999年   613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521篇
  1996年   523篇
  1995年   453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27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91.
目的:评估早期鼻咽NK/T细胞淋巴瘤( NKTCL)不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早期鼻咽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K细胞肿瘤57例( NK组),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18例( T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疗效、总生存率( OS)和无进展生存率( PFS)。结果 T组病灶肿瘤局部侵犯的发生率大于NK组(P<0.05)。 T组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比例低于NK组(P<0.05)。近期疗效显示,T组的总有效率低于NK组(P<0.05)。中位随访期34个月,T组5年OS和PFS均低于NK组(P<0.05)。无出现噬血综合征是总生存有利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而女性、NK细胞肿瘤亚型和未累及淋巴结则是无进展生存有利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早期鼻咽NKTCL中,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比NK细胞肿瘤更易发生局部侵犯,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也更差,建议在综合治疗中积极配合放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与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脑组织结构变化CT征象的差异。方法选择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0例(观察组)、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进行脑部CT检查,分析对比脑部CT影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双侧脑室前角宽度、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双侧裂池宽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宽现象,脑白质密度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酒精组双侧脑室前角宽度低于海洛因组,第三脑室宽度、脑沟宽度及侧裂池宽度增宽高于海洛因组,脑白质密度减低比例低于海洛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过量使用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酒精和海洛因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β- HCG、ERK1/2及 MMP -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24例晚期(FIGO Ⅲ~Ⅳ期)卵巢癌和20例因良性妇科疾病切除正常卵巢的石蜡标本及临床资料。将晚期卵巢癌卵巢部位肿瘤组织及转移部位肿瘤组织的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正常卵巢组织的石蜡标本制成常规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β- HCG、ERK1/2及 MMP -2的表达。统计分析β- HCG、ERK1/2及 MMP -2的表达水平与晚期卵巢癌发生、转移和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β- HCG 与 ERK1/2和 MMP -2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晚期卵巢癌中β- HCG、ERK1/2及 MMP -2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转移部位的肿瘤组织中β- HCG、ERK1/2及 MMP -2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卵巢部位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卵巢部位肿瘤组织中低分化者β- HCG、ERK1/2及 MMP -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中分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β- HCG 与 ERK1/2和 MMP -2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 <0.05, P <0.01)。结论β- HCG 可能通过激活 ERK1/2- MMP -2相关信号通路,促进了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 IDC-NOS)中miR-7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分子特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32例IDC-NOS病例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病例的石蜡标本和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Ki67和c-erbB-2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Her2基因扩增;qRT-PCR检测miR-7表达。结果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肿瘤细胞增殖是IDC-NO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P<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者和Her2基因扩增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 miR-7在IDC-NOS中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低(P<0.01),与淋巴结转移率呈负相关(r=-0.450);miR-7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预后呈显著负相关( r=-0.236、-0.215、-0.368),且miR-7高表达较低表达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P<0.01)。结论 miR-7表达与IDC-NOS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其潜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 PI3K/Akt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0、30、60、120μmol/L 毛蕊异黄酮处理膀胱癌 T24、T739细胞,采用 MTT 法检测此两种细胞接受上述浓度处理0、24、48和72 h 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此两种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 T24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细胞凋亡情况,Real -time PCR 检测 T24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 Bax 的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T24细胞各浓度处理48 h 的 Akt 及其磷酸化形式 p -Akt 的蛋白水平和 Bax 蛋白水平。结果毛蕊异黄酮抑制膀胱癌 T24、T739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 <0.05),对 T24细胞的抑制增殖效应比 T739明显(P <0.05);0、30、60、120μmol/L 毛蕊异黄酮作用48 h 后 T2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9±1.11)%、(4.11±1.05)%、(16.92±2.67)%、(27.54±2.43)%,而 T73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5±1.42)%、(3.99±1.52)%、(13.01±2.68)%、(19.99±3.31)%,与0μmol/L 浓度处理比较,60、120μmol/L 处理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毛蕊异黄酮对 T24细胞的促凋亡效应比 T739细胞明显(P <0.05);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显示随药物浓度增高,T24细胞凋亡明显增多;Real -time PCR 结果显示 T24细胞中 Bax的 mRNA 表达水平在60、120μmol /L 处理后均明显高于0μmol/L 浓度时的表达水平(P <0.05)。 Western blot 法检测的 Bax 蛋白表达水平则在30、60、120μmol /L 处理后高于0μmol /L 浓度时的表达水平(P <0.05),p -Akt/Akt 值则降低(P <0.05)。结论毛蕊异黄酮能抑制膀胱癌 T2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 通路激活进而促进 Bax 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次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在发现医院感染患者时能及时识别可能发生多次医院感染的患者提供依据,更为进一步提供合适的防护措施避免多次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共纳入分析734例,其中发生多次医院感染的患者218例(29.7%),发生多次医院感染最多的科室是ICU,共94例(43.1%);多次医院感染患者当中原发病以卒中(63例,28.9%)和呼吸系统疾病(47例,21.6%)为主;多次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150例,68.8%)。在ICU发生医院感染(OR=3.65,95%CI 1.98~6.71))、原发病为卒中(OR=1.91,95%CI 1.05~3.48)、有营养不良易感因素(OR=1.74,95%CI 1.08~2.79)、有操作易感因素(OR=1.92,95%CI 1.19~3.10)、小腿围<31 cm(OR=2.32,95%CI 1.32~4.06)可能为多次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 NRS2002评分<3分(OR=0.32,95%CI 0.17~0.62)可能为多次发生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控制多次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是ICU,而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对避免发生多次医院感染有帮助。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调查分析乌鲁木齐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女性乳腺癌的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309名维族妇女进行"预防乳腺癌知识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维族妇女乳腺癌知识知晓率为30.20%,平均得分为(7.64±5.74)分;乳腺自我检查、临床触诊及X线检查实施率分别为12.0%、50.8%、31.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收入的维族妇女三种早期发现行为的检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族妇女对乳腺癌的认知度和促进预防乳腺癌的早期发现行为实施率较低,应针对不同特征妇女进行有效健康宣教并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以便改善目前维族妇女乳腺癌分期晚,肿块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预后差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8.
山东省曾是我国黑热病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建国初,全省平均发病率为350/10万,当时估计全省患病人数达18万,约占全国黑热病流行省、市、区病人总数的1/3。自1951年开始对黑热病进行全面防治,发病率逐年下降,至1958年达到黑热病基本消灭的标准。随后,进一步清除传染源和扑灭白蛉,经多次抽查、考核证实,自1972年后我省未再发现新感染病人。为落实卫生部《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2年6月,在原黑热病高发地区泰安市郊区,开展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并分析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508例,根据是否存在缺血性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24例和对照组484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血脂、肌酐、尿酸水平等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突发性耳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占4.7%。2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冠心病、肌酐和尿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 39.5%,P=0.008;29.2%vs 7.4%,P=0.000)。校正其他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22,95%CI:0.069~0.714,P=0.012)。结论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4.7%。高脂血症是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农村幼儿园蛲虫病防治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蛲虫病是集体幼儿传播最广泛的寄生虫病,严重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寻求其有效的防制方法,我们于1989年5~12月对金乡县城郊朱楼幼儿园进行了蛲虫病的防治,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检查内容及方法对全园儿童采用透明胶纸拭擦法,于清晨未大便前取材进行蛲虫普查;对普查发现的蛲虫感染女患儿检查外阴,然后用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