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联合七叶皂苷钠防治急性放射性肺损伤(R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在放疗的同时给予百合固金汤联合七叶皂苷钠,激素组在放疗的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患者影像学、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三组的KPS评分。结果联合组急性RP发生率为5.41%,激素组为15.00%,单放组为27.27%;联合组T细胞亚群、KPS评分明显优于激素组和单放组(P均<0.05),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百合固金汤联合七叶皂苷钠能有效防治急性RP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下体外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NT-3)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的适宜超声微泡浓度。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在24孔板中加入200μl不同浓度(分别为10%、20%和30%)微泡和20μl pEGFP-NT-3基因重组质粒(1μg/u1)混合静置30min。将500μl神经干细胞悬液(3×10^5/ml)加入微泡和质粒混合液中,固定声强1.5W/cm^2,照射时间60s,占空比10%,用1MHz超声探头辐照。转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存活率。空白对照组为质粒与神经干细胞的混合物,不经超声辐照。结果微泡浓度为10%时,细胞存活率〉80.00%,但细胞转染率只有(6.26±0.58)%;微泡浓度为30%时,细胞存活率〈40.00%,同时转染率最低;而当微泡浓度为20%时,细胞存活率较高[(69.66±2.08)%],且细胞转染率最高[(14.39±1.79)%]。结论在一定超声辐照参数条件下,微泡浓度20%的细胞转染率较高,且对细胞损伤较小,可作为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采用meta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MRS相对定量指标GABA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 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相关中英文文献.检索日期至2016年1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文献中抑郁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相对定量指标GABA值,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9篇(中文1篇、英文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组的GAB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SMD为-0.57(95% CI:-1.00,-0.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脑区分析显示抑郁症组枕叶皮层与前扣带皮层GABA值低于健康对照组,SMD分别为-0.74(95% CI:-1.43,-0.06)、-1.10(95% CI:-1.64,-0.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GABA值SMD为0.01(95% CI:-0.29,0.3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S测量脑内GABA值在评价抑郁症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由于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未来仍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体外试验中,推动超声造影剂位移的有效超声辐射力参数。方法体外试验,分别在流体静止及模拟淋巴液流动条件下,以及管腔处于深部时,寻找推动微泡位移到对侧管壁的最佳辐射力参数。结果静止条件下,峰值负压530kPa,占空比0.031,脉冲重复频率0.97kHz,声强0.29 W/cm2,机械指数0.35,恰好能使微泡瞬间大量贴于对侧管壁;以淋巴液流速流动时,有1/2左右的微泡从管腔中央流走,没贴于管壁,若加大辐照参数,虽贴壁微泡增多,但75%被高声压击破;辐射力先作用于浅部管腔,浅部管腔中的微泡被完全阻断或分离开后深部管腔内微泡才会受到声辐射力作用。结论辐射力可推移管腔中的微泡更多的贴壁,但在不同流动状态及位置条件下所需辐射力参数和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制备针对骨髓基质抗原蛋白2(BST2)的TMBs造影剂(BST2-TMBs),通过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对小鼠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检测,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抗BST2的抗体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桥接的方式连接于微泡(MBs)表面,获得BST2-TMBs,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TMBs的形态,用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其分布;通过体外细胞黏附实验研究TMBs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合性能,并对小鼠前列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行超声分子成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BST2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采用SPS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对独立样本行t检验.结果 制备的BST2-TMBs的平均粒径为1.61μm,其中95%的微泡在1~5 μm之间.BST2 -TMBs能够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平均每个视野有(165±25)个TMBs结合在内皮细胞表面,远高于非靶向微泡(IgG-MBs)对照组的(10±3)个微泡(t=10.662,P<0.01).黏附的TMBs能够明显增强内皮细胞的超声信号强度,TMBs为27.93±5.14(灰度值),非靶向微泡为3.61±1.67(灰度值)(t=7.239,P<0.01).小鼠在体肿瘤超声分子成像表明:BST2-TMBs处理组在微泡注射7min时信号强度(扣除微泡击碎后的信号强度)为38.79±0.29(灰度值),能保持47.65%的微泡注射30 s时的信号强度(灰度值81.40±0.37),而IgG-MBs处理组在微泡注射7 min时的信号强度(扣除微泡击碎后的信号强度)是9.46 ±0.17(灰度值),仅能保持11.39%的微泡注射30 s时的信号强度(灰度值83.01±0.60).相比之下,TMBs在肿瘤部位的超声信号强度较非靶向微泡提高4.27倍(t=65.587,P<0.01).免疫组织化学证实BST2蛋白在小鼠前列腺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有表达.结论BST2 -TMBs可以用于小鼠前列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声分子成像,这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早期诊断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体外利用超声联合微泡介导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的有效性和适宜超声参数。方法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在24孔板中加入200μl微泡(3×10~8/ml)和20μl pEGFP-NT 3基因重组质粒(1μg/μl),再加入500μl神经干细胞悬液(5×10~5/ml),在不同的超声条件下(声强分别为1、1.5、2 W/cm~2,照射时间分别为30、60、90、120、150 s),用1 MHz非聚焦探头辐照上述混合液,转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质粒转染效率,锥虫蓝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活性。空白对照组为无超声辐照的质粒与神经干细胞的混合物。结果 (1)转染48 h后绿色荧光表达最强;(2)声强1.5 W/cm~2、照射时间60 s为本实验适宜的超声条件,此时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率最高,且细胞活性较高。结论超声联合微泡介导NT 3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具有可行性,为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提供了新方法 。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制备骨髓基质抗原蛋白(BST2)靶向微泡造影剂,观察其与小鼠前列腺癌细胞(RM-1)和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体外结合能力,探讨BST2作为前列腺癌潜在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对BST2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技术制备BST2靶向脂质微泡,普通光镜下观察BST2靶向微泡造影剂,并采用Accu Sizer 780A粒度仪进行表征,以非靶向微泡作为对照,比较其与RM-1和4T1两种肿瘤细胞系的结合特性及结合率.结果 BST2在RM-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在4T1细胞中的表达;BST2靶向微泡与RM-1细胞的黏附率明显高于其与4T1细胞的黏附率,并远远高于非靶向微泡的黏附率.结论 BST2靶向微泡造影剂可与RM-1细胞特异性结合,有望作为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超声分子探针用于前列腺癌的靶向分子成像.  相似文献   
28.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胫腓联合分离是踝关节骨折的常见伴发伤,约占全部踝部骨折的10%左右[1],多由距骨在踝穴内的外翻和外旋所致,少数情况下可单独发生。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处理不当,将造成踝部疼痛和远期创伤性关节炎。我们自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磁性超声微泡(MAMBs)的制备方法并检测其基本性质。方法 自制生物素化超声微泡,通过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将超磁性纳米微粒连接于超声微泡表面,制备MAMBs。采用颗粒计数分析仪检测生物素化超声微泡及MAMBs的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倒置系统显微镜观察MAMBs的形态及分散性。采用超声实时显影生物素化超声微泡及MAMBs,并于5 min内观察其运动情况。外置永磁铁5 min,超声实时观察MAMBs显影变化。结果 生物素化超声微泡及MAMBs平均粒径分别约(1.11±0.21)μm和(3.70±0.89)μm。显微镜下观察MAMBs形态规则,分布均匀,无黏附聚集。外置永磁铁前,生物素化超声微泡及MAMBs均表现为增强回声,并呈自下而上的上浮状态。外置永磁铁后,MAMBs向永磁铁方向做自上而下的定向移动并聚集。结论 MAMBs形态规则,分布较均匀,具有显著的超声显影效果,可被外置永磁铁吸附做定向移动和定位聚集,可能为超声诊疗中增加局部微泡浓度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MaZda软件对粥样硬化斑块B型超声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实现低回声斑块与混合回声斑块的分类。方法 收集218个斑块样本,采用交叉验证法。首先利用MaZda从直方图、绝对梯度、游程矩阵、共生矩阵、自回归模型、小波变换中提取斑块的纹理特征值。然后根据费希尔参数法(Fisher)、最小分类误差与最小平均相关系数法(POE+ACC)、相关信息测度法(MI)分别选择10个最优特征值,并融合3组特征获得交集特征组和并集特征组。最后分别根据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法(NDA)分析纹理特征值,并利用K邻近分类器和神经网络进分类。结果 利用LDA分析交集特征组和并集特征组时,分类获得准确率分别为87.5%和89.0%。结论 利用MaZda对低回声和混合回声斑块图像分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性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