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29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1.
p16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中p16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对11例乳腺良性肿瘤和59例乳腺癌中的p16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16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p16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乳腺癌的术后自下而上期呈显著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SP法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级别PanIN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33)低于低级别PanIN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中Smad7,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从低级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调查畲族健康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畲族(n=200)和汉族(n=224)人群ACE I/D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膜中膜分析技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颈动脉IMT的关系。结果畲族和汉族健康人群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畲族ACE II基因型分布频率和颈动脉IMT分别为0.365、510±113μm,ID基因型分布频率和颈动脉IMT分别为0.465、544±129μm,DD基因型分布频率和颈动脉IMT分别为0.17、584±181μm;汉族ACE II基因型分布频率和颈动脉IMT分别为0.540、528±139μm,ID基因型分布频率和颈动脉IMT分别为0.371、554±182μm,DD基因型分布频率和颈动脉IMT分别为0.089、591±218μm。ACE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这两个民族健康人群中差异显著,颈动脉IMT在ACE不同基因型间具有差异性。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颈动脉IMT增厚与ACE不同基因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4.
正随着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殊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工作中已被日渐忽略。然而在临床病科理诊断工作中,经常遇到HE染色难以明确诊断情况,由于组织病变微小、组织本身微小或会诊白片数量有限,而又无有效组织或白片继续进一步染色来辅助病理诊断时,需将现有的HE切片褪色后再行其它染色以明确诊断,因此特殊染色便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相似文献   
115.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作为医学上两项起革命性变革作用的技术,对它们的研究方兴末艾,其中支架是这两项技术的基础。支架可分为合成支架和天然支架,天然支架即脱细胞支架有着过去我们所用的合成支架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结构相容性好、无排斥、感染等。其在泌尿系统的输尿管、膀胱、尿道中得到迅速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外分泌源性胰腺癌病理形态学特征及相关基因产物表达和意义.方法对249例胰腺癌按WHO标准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同时对发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侵袭转移等进行分析.应用EnVision免疫组化技术,对167例胰腺癌和101例癌旁胰腺组织p53、p14ARF、p21wAF1、ATM、MDM2、p33ING1基因表达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249例胰腺癌中,男:女=2.04:1,40岁以上占94%,肿块3 cm以上占65.9%,胰头部位占71.1%,导管腺癌占81.1%,发现6例黏液性非囊性癌.伴有十二指肠浸润、局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者占32.5%,伴有周围神经浸润者占44.97%.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p53阳性率为57.5%,p14ARF阳性率35.3%,p21WAF1阳性率39.5%,ATM阳性率67.7%,MDM2阳性率64.1%,p33ING1阳性率77.2%.61例有随访资料,患者平均存活1 6个月.结论胰腺癌侵袭转移发生率高,特别是周围神经浸润可能为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之一.6种肿瘤基因产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多种基因的异常,是一个复杂的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癌基因蛋白p21、p185、EGFR及LN、IV型胶原在人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 检测40例常规石蜡包埋的骨肉瘤组织中p21、p185和EGFR的表达, 同时还检测了LN、IV型胶原在骨肉瘤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p21、p185和EGFR在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3%(10/38), 65.8%(25/38), 50.0%(19/38)同时观察到LN和IV型胶原在骨肉瘤组织中往往是缺如的。结论: 骨肉瘤组织中存在着多种癌基因的异常, 它们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在骨肉瘤的侵袭与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沉降式液基细胞学(LCT)制片技术在胰腺占位性病变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胰腺占位的EUS-FNA样本的LCT涂片,参照2014版胰胆管细胞学诊断指南进行分级诊断。其中164例依据手术切除标本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获得病理诊断,以此为金标准,分析LCT诊断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并分析细胞学诊断错误的原因。结果EUS-FNA的样本满意率96.0%(534/556),LCT诊断的敏感性87.7%(128/146)、特异性13/16、阳性预测值97.7%(128/131)、阴性预测值41.9%(13/31)和诊断准确率87.0%(141/162)。囊性占位的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低于实性占位;不同组织学类型中,腺癌、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细胞学敏感性明显高于囊性肿瘤及间叶源性肿瘤。假阳性病例多因炎性反应导致上皮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而报告"异型",假阴性病例多数为穿刺未取到肿瘤细胞或是肿瘤细胞少、异型性小而致漏诊。结论EUS-FNA的LCT检测是诊断胰腺占位的有效工具,统一规范的诊断术语和分类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19.
透析前必须仔细评估病人的体液状态.血压、脉搏、体重、进出量、组织水肿程度以及其他一些临床表现都可以用来判断病人体液过多还是过少.肺动脉压监测等更是反映血管内容量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plenic hamartoma,SH)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SH的MRI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报道总结SH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意义。结果本组5例均为单发病灶,表现为脾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或团块,最大直径3.5~8.2cm不等。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3例,呈低信号2例;在T2WI呈高信号1例,稍高信号2例,低信号2例。多期增强动脉期,4例表现为弥漫不均匀轻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上述5例病灶随时间延迟强化范围扩大,延迟期均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信号。大体病理显示5例单发病灶均无完整包膜,切面大部分为不均质,呈灰白色、淡红色或暗红色等。组织病理学上,3例病灶成分以红髓为主,混合有少量纤维和淋巴细胞成分,1例主要为红髓成分,1例以纤维成分为主。结论 SH是脾脏少见病,MRI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助于反映病变的病理特征,极少数诊断困难者,最终确诊仍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