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对其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方法自行编制“医疗意愿调查问卷”,对来院就诊的165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疗技术水平是影响患者就诊决策的主要因素。熟人介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途径。多数患者认为大型医院医疗费用高,私立医院或诊所的缺点是医疗技术差。结论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医院需明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发展良性的医疗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92.
人到45岁以后,因骨骼退行性改变,膝盖便容易出现不适或疼痛。最早出现的是髌骨和股骨之间的软骨退变老化,也称为髌骨软化,这是膝关节老化的开始。  相似文献   
93.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术后放疗已成为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肝脏位置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大,会影响到肝癌靶区确定.已有文献报道了肝癌放疗计划中呼吸运动造成的肿瘤及邻近正常组织剂量学误差[1-2].相对于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T,4DCT)临床常用的3DCT模拟定位靶区位置确定以及与邻近正常组织位置关系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锥体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锥体区组、常规针灸组、西药组、非经非穴组各30例。锥体区组针刺锥体区(玉枕至天柱连线),常规针灸组双侧常规取穴,非经非穴组针刺锥体区旁开2寸,均予电针,8~20 m A,2/100 Hz疏密波,每次30 min,每日1次;西药组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每次50 mg,每日2次,口服。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锥体区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组(86.67%)、西药组(70.00%)和非经非穴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0,P=0.00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锥体区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及非经非穴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非经非穴组SDS评分及其他3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锥体区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电针针刺锥体区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可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舌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障碍康复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索构音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80例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障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针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持续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和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分级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总积分及分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除颌位置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分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项针配合小组构音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采用维生素D3(VD3)联合高脂饲料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高脂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及饲喂周期对造模的影响。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个模型组(实验开始分4次腹腔注射VD3共70万IU/kg):模型1组与模型2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A(含1%胆固醇)6W与8W,模型3组与模型4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B(含3%胆固醇)6W与8W。测定血脂水平及血清、肝脏抗氧化酶活性,观察肝脏与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 结果 造模6W、8W后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累积大量脂肪空泡,胸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细胞排列紊乱,其中模型1组(饲喂高脂饲料A,6W)大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酶活性较其他模型组差异更为明显。 结论 利用VD3联合高脂饲料(含1%胆固醇)饲喂大鼠6W即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7.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性、进行性肌纤维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主要累及肢体和头面部肌肉,少数累及心肌.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和X连锁隐性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家族史、肌酸激酶及肌电图检查,肌肉活组织检查及基因检测予以确诊.关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98.
将7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颈椎牵引加电脑中频电疗法;治疗组39例,予颈椎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表明对照组优18例,良11例,中6例,差3例,优良率76.3%;治疗组优23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9.7%,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17.1±3.1)天,治疗组(12.2±2.8)天,颈椎牵引加干扰电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程短,见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以期能够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二五四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3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33%,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血糖、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能够有效促进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有效抑制红细胞的聚集,阻遏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BCT)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IMRT)疗程中在线校正分次间位移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保乳术后行全乳IMRT患者18例,共获取452次CBCT图像,获取CBCT校正前后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及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曲线。 结果 患者分次间位移幅度变化较大,同一患者不同方向的分次间位移幅度差异也较大。疗程中左右(LR)、前后(AP)和头脚(SI)方向分次间位移差异最大为0.22、0.49和0.48 cm,CBCT校正后LR、AP和SI方向位移差异最大为0.16、0.21和0.17 cm,CBCT在线校正降低了放疗疗程中患者SI方向的分次间位移(-0.08 cm 和0.03 cm,t=-2.373,P<0.05)和LR、AP、SI方向的随机误差(t=5.302、6.689、4.812,P<0.05),系统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校正前后放疗疗程中患者分次间位移无明显规律性。结论 对于保乳术后IMRT患者,通过自动像素-解剖结构密度配准实施CBCT在线校正降低了放疗过程中患者头脚方向的分次间位移和三维方向的随机误差;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CBCT在线校正前后患者分次间三维方向位移离散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