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龙须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崇玉  邓赟  梅玲  郭大乐 《中草药》2011,42(6):1069-1071
目的: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棕榈酸(1)、1,3-双棕榈酸甘油酯(2)、1-棕榈酸单甘油酯(3)、尿嘧啶(4)、腺嘌呤核苷(5)、2α-氧杂-2-氧-5α-羟基-3,4-二失碳胆甾烷(6)、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7)、1-O-α-D-吡喃葡萄糖-2,3-O-十六烷酸甘油二酯(8)、β-谷甾醇(9)。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揭示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按传统煎煮方法提取,反复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术内酯Ⅱ(atractylenolideⅡ, 1)、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 2)、白术内酯Ⅰ(atractylenolide Ⅰ, 3)、白术内酯Ⅲ(atractylenolid Ⅲ, 4)、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 5)、丁二酸(succinic acid, 6)、柠檬苦素(limomin, 7)、蜜桔黄素(nobiletin, 8)、4',5,7,8甲氧基黄酮(tetramethyl-o-isoscutellarein, 9)。结论: 这9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峨眉紫金牛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结合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从峨眉紫金牛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棕榈酸,谷甾醇,菠甾醇,紫金牛素E,3-[(Z)-13-十七碳烯基]-2-羟基-5-甲氧基-对苯醌。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4.
GC-MS分析蜣螂油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蜣螂油脂的化学成分,为蜣螂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蜣螂油脂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检出14种化合物,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合脂肪酸含量高达50%以上,并含有较少见的奇数碳脂肪酸。结论预示蜣螂油脂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有防治作用,其抗癌活性可能与奇数碳脂肪酸有关。  相似文献   
55.
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藏药独一味地上部分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16个组分,占总峰面积含量的92.9%.地下部分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13个组分,占总峰面积含量的95.47%。结论:藏药独一味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主要是由长链脂肪酸成分构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棕榈酸。  相似文献   
56.
云南清风藤S abia yunnanensis F ranch.为清风藤科清风藤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至中部。昆明民间称之为“老鼠吹箫”,其根、茎、叶均可入药,主治风湿瘫痪、皮肤疮毒[1]。清风藤科清风藤属植物全世界约有30种,中国有16种、5亚种、2变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该属植物  相似文献   
57.
日的探讨按Brunnstrom分期强化运动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后膝过伸的疗效. 方法 随机将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除常规运动疗法外并按Brunnstrom分期针对引起膝过伸的众多环节因素强化运动疗法进行预防性训练,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运动疗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膝过伸的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2组患者的Holden功能性行走分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提高(P<0.05),2组治疗后的Holden功能性行走分类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按Brunnstrom分期强化运动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后膝过伸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8.
葛根素脂质体滴眼液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葛根素脂质体滴眼液,研究其在兔泪液中的消除情况.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葛根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测定葛根素在脂质体中的包封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分布;以葛根素滴眼液为对照,HPLC法测定葛根素脂质体滴眼液在兔泪液中药物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葛根素脂质体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195.7nm,药物包封率为48.3%,葛根素脂质体制刺在兔泪液中代谢药动学参数MRT,AUC分别为葛根素滴眼液的3.89和3.06倍.结论:成功制备了葛根素脂质体滴眼液,与普通滴眼液相比,显著提高了药物在泪液中的浓度,延长了平均滞留时间,提高了药物在眼部的吸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合成芦荟大黄素-锰(Ⅱ)、芦荟大黄素-铁(Ⅲ)、芦荟大黄素-钴(Ⅱ)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比较配体和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以芦荟大黄素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通过搅拌、溶解合成芦荟大黄素-锰(Ⅱ)、芦荟大黄素-铁(Ⅲ)、芦荟大黄素-钴(Ⅱ)配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法、配位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热重-差热分析法、紫外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滤纸片测试法和二倍稀释法比较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配体及配合物对3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多数配合物抗菌活性强于其配体。结论 芦荟大黄素与金属离子配位产生了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60.
白术内酯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白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白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白术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术内酯Ⅰ、Ⅱ、Ⅲ上,而药理作用主要涉及对胃肠运动、离体子宫、炎症、肿瘤的影响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白术水溶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