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斑点杂交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Dotblot,PCR-EB,PCR-Dotblot法测定了1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显示在HBeAg组,PCR-Dotblot阳性率(100%)显著高于PCR-EB(94.8%),在HBeAb组,PCR-Dotblot的检出率为54%,PCR-EB为38%。两者总检出率分别为84.2%和75.3%,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有3例PCR-EB再现生信号,但PCR-Dotblo  相似文献   
12.
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690例皮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翠林  武静 《职业与健康》2004,20(5):111-111
目的调查呼和浩特市地区常见过敏原,为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9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常规吸入组15种过敏原占前5位的分别为:晚春花粉、蛾子、蒿属花粉、杨絮、螨虫;常规食物组20种过敏原占前5位的分别为:芝麻、霉菌Ⅰ、花生、蒜、霉菌Ⅱ.结论呼和浩特市应针对调查的主要过敏原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高龄胆系手术患者的护理赵翠林,王宁(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我院7年来共为148例高龄胆系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收到良效。由于高龄胆系患者手术的护理工作复杂多变,现就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的有关问题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48例中,男53例,女85例,年龄为6...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拉米夫定的问世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0余年。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DV复制,口服方便,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ORP),低pH值和强氧化能力的水[1,2],它是在自来水中加入05gLNaCl,通过离子隔膜电解,在阳极产生高氧化还原电位的水。这种水具有氧化能力和较强的杀灭微生物作用。为了准确评价该水对乙肝病毒的杀灭效果,作者观察了不同时间其对HBsAg和HBVDNA的消毒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氧化电位水原液由河南省普生实业有限公司提供,ORP值1165,pH245。HBsAg标准品:含量为1gL,由河南省卫生厅检验中心提供。Dane颗粒:本室自制。中和剂:5gL硫代硫酸钠,体积分数为20%小…  相似文献   
16.
用商品试剂RIA法检测521份乙肝患者血清HBcAg,并与HBeAg,抗HBe及PCRHBVDNA比较。结果表明HBcAg的检出率:HBcAg阳性组为85.12%;抗HBe阳性组为81.36%,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而PCR检测两组HBVDNA阳性率依次为88.89%,40.00%。提示:用e系统衡量HBV复制与否已不完全,应将HBcAg与其它免疫学指标同时作常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 (HBV M)表现模式的关系。方法 :对 12 0 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分析 ,HBVM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 ,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变化。结论 :HBeAg和HBVDNA有明显的相关 ,抗 HBe、抗HBc阳性者病毒未完全停止复制 ,只是复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Amplisensor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意义。方法 :用Amplisensor法检测 36 1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拷贝数 ,并与HBV血清标志物ELISA法测定结果相比较。结果 :HBsAg+/HBeAg +/HBcAb +组HBVDNA阳性率高达 98.6 7% ,该组患者Amplisensor定量对数值 4 .94± 1.0 4 ,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HBsAg +/HBeAb +/HBcAb +组和HBsAg +/HBcAb +组仍有较高比例的患者检出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5 8.5 4 %和 6 1.0 4 % ,定量对数值分别为 2 .4 6± 1.2 4和 2 .4 9± 1.38)。在HBsAg已消失的各组中 ,也有部分患者血清内存在低拷贝数的HBVDNA。结论 :Amplisensor定量分析可为判断病毒是否复制、复制程度及病情变化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Ⅲ型原胶原(PCⅢ)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甲胎蛋白(AFP)对晚期肝硬化及肝癌有重要临床意义.二者之间的含量变化在临床上的诊断意义还报告不多.为探索其临床价值,特恻定35例肝硬化及29例肝癌病人血清之PCⅢ和AFP,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87年Coursaget等首次报道发现有HBV感染者血清中测不到抗-HBc,并将其血清中的这种病毒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2(HBV-2)型,随后,各国均有报道。我们对2.7万例HBsAg阳性的原始检测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具有上述血清学特征者占4%,并对收集到的25例血清样品进行了严格鉴定,结果显示其中绝大多数(80%,20/25)仍为HBV感染,20%(5/25)各项乙型肝炎指标全阴性,其中有7例为抗-HBc阴性,但它们的核心基因,经H8V-DNA-PCR扩增仍为阳性。本研究未发现有与HBV不同的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