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精确的钇-90(^(90)Y)微球剂量对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至关重要,这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剂量的计算主要基于不同的^(90)Y载体:玻璃微球(TheraSpheres)或树脂微球(SIR-Spheres)。玻璃微球的剂量是以肝脏预期的辐射剂量和微球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肝脏的假设为基础计算的,而树脂微球的剂量是以微球非均匀分布于整个肝脏的假设为基础计算的,这种非均匀分布的程度取决于正常肝脏被肿瘤组织取代的程度。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会潜在影响^(90)Y微球的治疗剂量。本综述将介绍^(90)Y微球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为了获得最大疗效并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而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Aegisy和OptEase滤器未取出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更好地使用此类滤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Aegisy和OptEase滤器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未取出滤器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和准确性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共纳入826例患者,其中取出组522例,未取出组304例,取出率为6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否行介入治疗、骨折、活动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住院期间ICU入住史、抗凝禁忌证、下腔静脉(IVC)血栓形成、肺栓塞(PE)既往史、滤器置入-出院间隔是否≥14 d等是滤器未取出的危险因素。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中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性和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为0.861(95%CI=0.776~0.905)。结论 基于年龄、DVT是否行介入治疗、骨折、活动性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住院期间ICU入住史、抗凝禁忌证、IVC血栓形成、PE既...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PTA治疗的39例DFU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同时接受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分析PTA手术成功率,术后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踝肱指数(ABI)变化、不良反应及15 d和30 d的溃疡创面收缩率。 结果39例患者均存在患肢膝下动脉及其靶动脉的严重狭窄及节段性闭塞,对靶动脉进行PTA治疗,35例患者接受了单纯PTA治疗,4例合并股动脉狭窄的患者接受了PTA联合支架植入治疗。PTA成功率为92.3%(36/39例),36例患者Angiographosome体系的术终可见缺血区的血管染色阳性,3例患者PTA失败,未能有效开通靶动脉,Angiographosome体系的术终可见缺血区的血管染色阴性。有3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未予特殊处理,逐渐消退。PTA术后1周VAS评分由术前的(8.8 ± 0.7)分下降至(5.3 ± 0.5)分(P < 0.05),患肢ABI从术前的0.37 ± 0.08上升至0.42 ± 0.09(P < 0.05)。39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36例进行PTA成功的患者在术后15 d和30 d时溃疡创面收缩率均明显高于PTA失败的患者(35.5% vs 5.1%和84.7% vs 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PTA治疗DFU安全有效,可以为DFU患者提供一种可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5.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血清HIF-1α与VEGF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PL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探讨其与TACE疗效及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PLC患者接受TACE治疗前、术后1天、1周、1个月接受血清HIF-1α、VEGF含量检测,对照组为20名健康体检者。结果40例PLC患者TACE术前血清HIF-1α、VEGF含量为(154.94±83.29)pg/ml、(264.00±148.1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天为(570.64±230.87)pg/ml、(362.07±102.25)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1周为(198.62±92.11)pg/ml、(283.52±145.46)pg/ml,较术后1天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CR)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含量为(133.96±57.02)pg/ml、(150.96±84.89)pg/ml,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VEGF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缓解(PR)和稳定(SD)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含量为(255.74±123.44)pg/ml、(368.95±161.90)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PLC患者术前血清HIF-1α与VEGF含量呈正相关,血清HIF-1α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血清VEGF的含量与肿瘤临床分期、门脉癌栓及有无包膜密切相关。结论通过检测PLC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清HIF-1α、VEGF含量,能为评估TACE疗效及判断肿瘤有无复发、转移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临床资料 患者52 岁,男.因"左侧腰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因左侧输尿管结石在外院行3 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具体治疗方案、治疗适应证等信息不详).此次入院后行腹部CT 检查,发现左侧输尿管部位结石,左侧腰大肌前方低密度灶(图1),考虑输尿管损伤,伴局部尿液渗漏,输尿管可能并未完全离断.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TACE)术前、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组织CT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PLC患者TACE术前1d,术后6~8d、32~40d行血清VEGF检测及CT灌注扫描成像(CTPI),得到血清VEGF、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等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TACE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部分缓解及无变化(PR+SD)组。术前两组血清VEGF及ALP、PVP、H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8d两组血清VEGF及PVP较术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HP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32~40d,CR组血清VEGF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R+SD组则较术前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EGF能间接反映TACE术后肿瘤组织微血管及侧支循环生成情况 CTPI能直观和定量反映肿瘤组织TACE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血清VEGF与肿瘤组织ALP、HPI呈正相关。故联合应用血清VEGF及CTPI有助于TACE疗效的评价,对进一步治疗时间、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门静脉癌栓(PvTT)是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常见的肿瘤晚期征象,预后差.目前,PVTT的分型方法有日本的VP分型和东方肝胆分型(程氏分型),两者在PVTT分型方面有一定的区别.患者的预后与PVTT的类型存在相关性:Ⅰ0型PVTT患者预后最好,而Ⅳ型PVTT患者预后最差;不同类型的PVTT限制了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PVTT的类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9.
血管内金属植入物(M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含镍MEI引起的过敏反应罕见,多为个案报道.Ⅳ型超敏反应在含镍MEI相关过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应根据患者是否有金属过敏史和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制定具体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对症治疗和取出MEI治疗(移除过敏源).临床医师应掌握含镍MEI过敏反应相关知识,尽...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寄生性供血动脉(parasitic feeding artery,PFA)的起源,探讨PFA在PLC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8月本院600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PLC患者的DSA造影资料。结果在600例PLC患者中共发现48例(8.0%)患者存在56条PFA,其中右膈下动脉供血36例(6.0%);胃左动脉供血6例(1.0%);肠系膜上动脉供血4例(0.7%);左膈下动脉、右肾上腺动脉、右肾包膜动脉供血各2例(0.3%);胰十二指肠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左肾上腺动脉、胸廓内动脉供血各1例(0.2%);其中2例患者存在2条PFA。结论PFA的存在影响TACE的治疗的彻底性,术中积极寻找PFA并行TACE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病情,使肿瘤完全栓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