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人主张在妇女绝经期前后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防治更年期综合征,但长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导致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故该疗法在临床使用中受限[1、2]。为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激素疗法已成为药学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和大豆黄酮,其中前者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3],而后者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4]。实验研究表明,含以上两种物质的葛根提取物可恢复双侧卵巢切除大鼠的雌激素水平[5]。本实验就葛根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大豆黄酮和葛根素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大豆黄酮和葛根素在恢复双侧卵巢切除大鼠雌激素水平方面的治疗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选用80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白鼠,月龄2~3个月,体重250~300g。 1.2 分组及给药 将80只大白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即正常对照组(A)、行假手术组(B)、双侧卵巢切除 胃灌注大豆黄酮组(C)、双侧卵巢切除 胃灌注葛根素组(D)。双侧卵巢切除0d后开始经胃灌注大豆黄酮,30mg/kg,每日1次,直至处死;双侧卵巢切除 胃灌注葛根素组,双侧卵巢切除30d后开始胃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赤芍总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134例突聋患者中88例(99耳)血粘度指标高于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赤芍总甙治疗组,42例(47耳);②银杏叶素治疗组,46例(52耳)。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纯音听阈进行检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赤芍总甙和银杏叶素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差别无显著性。对突聋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77%,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赤芍总甙在治疗血粘度指标高于正常的突聋患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CNE2细胞,采用MTT比色实验、细胞计数法、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DADS对CNE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WAF1的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浓度DADS(90、140、240、400 μmol/L)处理CNE2细胞48小时后,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3%、12.9%、28.3%、56.9%;细胞计数法表明,常规培养CNE2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4.5小时,DADS的浓度由90 μmol/L增加到400 μmol/L时,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由27.6小时延长到93.1小时;HE染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ADS处理CNE2细胞48小时后细胞异型性明显减少,核浆比例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DADS呈浓度依赖性将CNE2细胞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在细胞周期阻滞的同时有p21WAF1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DADS对CNE2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与G0/G1期阻滞有关,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p21WAF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滴鼻和胃灌注尼尔雌醇对双侧卵巢切除术后所致大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二者的差别.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切除卵巢)、A组(双侧卵巢切除)、B组(双侧卵巢切除加尼尔雌醇胃灌注)、C组(双侧卵巢切除加尼尔雌醇滴鼻),每组15只,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动物术后15、30、60 d鼻中隔黏膜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荧光强度指数.结果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鼻黏膜阳性细胞百分率增高;尼尔雌醇胃灌注后15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恢复正常;尼尔雌醇滴鼻后15、 30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恢复正常.结论尼尔雌醇胃灌注和滴鼻可通过减少凋亡细胞而保护大鼠鼻黏膜免受雌激素缺乏的损害,与胃灌注法相比,滴鼻法达到治疗效果所需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5.
颈深部脓肿并发纵隔脓肿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男,72岁,因吞咽和发声困难2个月并左颈部包块于2002年8月20日收入本院内科。抗炎治疗无好转,CT检查示咽旁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及纵隔脓肿。转外科,在全身麻醉下做颌下切口切开引流约100ml脓液,症状无好转,于9月25日转入我科。当日局部麻醉下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做纵行切口,切开脓肿,见双侧咽旁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和左颌下隙融为一大脓腔,与纵隔相通,引出约400ml黄色稠脓,放置引流。  相似文献   
16.
对经保守治疗5-10天无效的250例309只患耳,采用经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入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麻黄素注射液后,再行鼓室正压吹张与负压吸引法治疗。治愈287只耳,复发13耳,无效9耳,方法简单,效果好,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声门下浆细胞肉芽肿并急性喉梗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29岁。患者渐进性喘鸣伴呼吸困难半年曾在外院及本院呼吸科、消化科等多次检查并住院治疗,诊为“支气管炎”、“哮喘”等。给予多种治疗均无效,1995年4月5日转入我科。入院时有Ⅲ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立即在局麻下行气管切开,切口处逆行置入内镜检查见声门下有一约1.5cm×1.2cm×1.0cm粉红色肿物,取活检病理报告为:浆细胞肉芽肿。喉气管侧位片及磁共振示:声门下气管腔内占位性病变,总气管后壁与肿物间有一约3mm宽通气道。喉腔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精确定位喉、气管周围血管网的展示方法.方法采用新鲜材料明胶灌注、X线摄像、Photoshop的层面处理技术,并结合透明、拼接、剪裁等多种功能图像处理,局部防腐、分部解剖、印模复位以及神经黄染等技术进行标本设计与制作.结果成功设计出喉、气管周围血管网多层构筑,结构展示较清晰,外观较精美.结论印模复位法提供了直观咽喉、气管局部解剖学基础.展示的结构能供临床喉、气管显微手术和微创手术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鼓室结构及其病变进行观察和摄像,可判断中耳病变和性质,并为选择治疗及科研、教学提供依据。作者等用Stortz公司生产的动态喉镜摄影系统同直径2.5mm0°,直径2.0mm30°,直径3.5mm70°角小儿支气管内诊镜连接通过鼓膜穿孔对中耳腔进行观察和摄像,起到了中耳腔微细纤维内窥镜的作用[1,2]。能满意地观察到中耳隐蔽结构和病变。提高了对中耳病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1979~1992年,我科共行鼻中隔矫形手术治疗396例。其中137例具有过敏性鼻炎症状(占371%)。鼻中隔畸形手术术矫治后,89例(占649%)过敏性鼻炎症状消失,22例(占160%)症状缓解。提示:某些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可因鼻中隔畸形所诱发,畸形矫治后鼻炎症状可消失或缓解,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37例中,男72例,女65例。年龄在21~54岁,平均年龄328岁。鼻中隔畸形种类及矫正术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症状变化见附表。诊断标准及疗效制定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①阵发性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啧嚏、流清涕、鼻阻等,病史多在3年以上。②鼻腔分泌物中可查到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