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43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上海中冶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单纯标准治疗,研究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1 h/次,1次/d),均治疗35 d...  相似文献   
422.
目的 了解青岛市黄海近海海鱼异尖线虫的感染现状和本地居民对异尖线虫病的知晓情况。方法 2021年10月,在青岛市渔人码头和琅琊台台西码头采购海鱼,解剖并分离海鱼的内脏和肌肉,查找异尖线虫幼虫,分析不同鱼种、不同脏器异尖线虫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度与海鱼体长、体质量的相关性。在西海岸新区随机抽取5个村,对有意愿参与调查的居民进行异尖线虫病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对异尖线虫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习惯。在当地哨点医院开展异尖线虫病监测。感染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人群知识了解程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共采集海鱼22种196尾,其中70尾检出异尖线虫,感染率为35.7%(70/196)。13种海鱼检出异尖线虫,占59.1%(13/22),其中鳗鲡鱼、偏口鱼、太平洋真鳕、鲐鱼(均为10/10)和黄姑鱼(9/9)全部感染异尖线虫,不同鱼种海鱼异尖线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93,P <0.01)。海鱼异尖线虫平均感染度为34.8条/尾(2 439/70);感染度最高的为太平洋真鳕(189.3条/尾),其次...  相似文献   
423.
王茜  许艳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54-156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模式对异位妊娠患者负性情绪及手术切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 3月-2022年6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5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会支持模式, 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及手术切口美观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PSA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开展社会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其负 性情绪,有利于减轻瘢痕情况,提高切口美观度。  相似文献   
424.
临床上,觉醒事件主要由睡眠技师手动标注,该方法耗时,且主观性强。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多尺度卷积和自注意力的卷积神经网络,用1 min单通道脑电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实现端到端的觉醒事件自动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线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精确召回曲线下面积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提升约7%。此外,单模态和多模态对比结果显示,单通道脑电信号可实现觉醒事件的有效检测,而简单的多种模态拼接不能提升模型的性能。最后,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本研究在同一数据库上又实现了自动睡眠分期(平均准确率73%),展示了模型较好的扩展性。本研究为实现可靠的便携式睡眠监测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任务迁移的使用也为临床睡眠数据的自动分析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42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38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出院时存在显著差异,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对比可知,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还促使其生活质量发生质的飞跃,对其病情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426.
收集并分析2015—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输入性疟疾病例信息及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78例,其中恶性疟65例(占83.3%)、卵形疟11例(占14.1%)、间日疟1例(占1.3%)、三日疟1例(占1.3%)。报告病例中1例自缅甸输入(1.3%),其余77例自非洲国家输入(98.7%)。病例报告时间无明显季节性变化,但在4月、8月、10月至次年1月出现高峰;病例报告主要地区为临沂市河东区(43例)、兰山区(16例)等。报告病例均为男性中青年,平均年龄(41.03±9.18)岁,以外出务工归国人员为主(68例)。报告病例中,38例发病当天就诊,时间间隔最长的为发病后30 d就诊。报告病例于发病前1个月至3年内均有境外旅居史。初次就诊机构主要是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占比为65.4%(51/78);初次就诊的误诊率为37.2%(29/78)。8例(10.3%)出现并发症。提示应重点做好劳务输出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对往来疟疾高流行区人员及时进行病原筛查与核查。  相似文献   
427.
<正>衰老是机体随着年龄增长,器官功能逐步退化的过程,也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生物学及衰老相关疾病的干预是当前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干细胞衰老学说认为成体干细胞的衰老枯竭是组织器官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诱因,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可在中胚层衍生物(软骨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之间分化的成体干细胞亚群,在维持其器官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缓解衰老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428.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结构对鞭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研究鞭虫感染者肠道疾病与饮食关系奠定基础。方法 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5个乡镇选取34名鞭虫感染者,收集研究对象膳食资料,通过16S rDNA测序平台分析不同膳食结构下鞭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的差异。结果 未发现膳食摄入量高低与肠道菌群α多样性或β多样性有关,但蔬菜、奶制品和肉制品三种膳食结构与鞭虫感染人群肠道菌群的丰度与组成有显著关联。不同蔬菜摄入量组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3个菌属:每日摄入量<300 g的鞭虫感染组(PDV3组)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相对丰度高于每日摄入量>500 g的鞭虫感染组(PDV1组)(t=2.211,P<0.05);PDV3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低于PDV1组(t=2.246,P<0.05);PDV3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低于每日摄入量300~500 g的鞭虫感染组(PDV2组)(t=2.610,P<0.05)。不同奶制品摄入量组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3个菌属:每日摄入量300~500 g的鞭虫感染组(PDD2组)狭义梭菌属1相对丰度高于每日摄入量>500 g的鞭虫感染组(PDD1组)(t=3.025,P<0.05);每日摄入量<300 g的鞭虫感染组(PDD3组)另枝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低于PDD1组(t=3.234,P<0.05);PDD3组瘤胃球菌UCG-014属(Ruminococcaceae UCG-014)相对丰度低于PDD2组(t=2.255,P<0.05)。不同肉制品摄入量组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3个菌属:每日摄入量120~200 g的鞭虫感染组(PDM2组)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 2)相对丰度低于PDM1组(t=2.672、2.731,P均<0.05);每日摄入量<120 g的鞭虫感染组(PDM3组)小类杆菌属(Dialister)相对丰度低于PDM2组(t=2.402,P<0.05)。结论 不同膳食结构影响鞭虫感染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提示应重视日常膳食摄入对鞭虫感染人群肠道疾病的调节作用,通过补充蔬菜、奶制品、肉制品来降低狭义梭菌属1等有害菌丰度,提高双歧杆菌属和另枝菌属等有益菌丰度,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或避免鞭虫感染人群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29.
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关于“互联网+教育”融合的战略需求,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广泛应用体会,提出对“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首先分析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构建基于SD的“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揭示各要素的逻辑关系及作用机理;最后以S高校为例,实证检验模型的适用性,模拟仿真结果客观反映该模式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趋势,可为后疫情时期改进教学质量、增强育人能力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430.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患者多药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1年6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3例COPD合并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痰液培养及细菌鉴定,统计MDRO感染与未感染例数,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COPD合并VAP患者MDRO感染因素。结果 203例COPD合并VAP患者中,MDRO感染75例,感染率为36.95%。其中重叠MDRO占38.67%,单菌株MDRO感染占61.13%,MDRO菌株主要为产ESBLs肠杆菌及CR-AB,占比分别为54.78%及27.83%。MDRO感染与未感染两组患者性别、BMI、高血压、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情况及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O感染组年龄≥6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