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临床上甲氰咪胍(cimetidine)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近年来又发现一些新用途,现综述如下。1水痘黄之壁[1]和肖咏良[2]分别应用甲氰咪胍口服治疗水痘85例和37例,3~7天获得痊愈。方法:每天应用甲氰咪胍15~20mg/k...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氯沙坦联合百令胶囊、黄芪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氯沙坦联合百令胶囊、黄芪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的尿微量白蛋白(u—ALB)、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和肌酐(SCr)的指标同时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FBG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u—AI.B,TC,TG,SCr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O.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百令胶囊黄芪颗粒比单独使用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更佳,且没有毒副作用,能够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尿液中血清B型钠尿肽(B-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慢性肾炎分为CHF组和CHF合并慢性肾炎组。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尿BN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肾功能指标、尿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CHF合并慢性肾炎组患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BNP水平明显高于CHF组,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明显低于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合并慢性肾炎组患者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右心房直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明显高于C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水平明显低于C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合并慢性肾炎患者的BUN、SCr、BNP与LAD、RAD、LVESD和LVEDD正相关,与LVEF负相关,GER水平与LAD、RAD、LVESD和LVEDD负相关,与LVEF正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炎患者尿液BNP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肾脏病理的特征,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2009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64例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4例,对其临床特点、肾脏病理与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约为9.1%(24/264),2例进行血液透析,22例采用非透析疗法。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4例;2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肾功能接近正常。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较好,早期发现急性肾衰,纠正可逆因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及时肾活检,能明确病因,指导治疗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接受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常规、中分子物质(MMS)清除率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等。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SCr、BUN,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白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MMS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治疗尿毒症,且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弥补了单独血液透析的不足,可以在临床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PR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该院2006-01~2016-01收治的84例ARF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PRB病理诊断,比较PRB术前及术后病理对ARF病因判断的准确性,记录PRB后治疗方案的调整情况以及治愈率,并对实施PRB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84例ARF患者在PRB前明确病因60例,占71.43%。与术后病理对照,60例患者中56例判断正确,正确率为93.33%。PRB前未知病因24例,经PRB明确21例,分别为肾小管病变1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新月体肾炎2例。PRB后病因明确81例,占96.43%,与PRB前病因诊断率(71.43%)比较显著增高(χ2=19.461,P0.01)。PRB病理诊断后40例未调整治疗方案,34例调整治疗方案,10例改为其他治疗,如肿瘤所致ARF配合抗肿瘤干预,增生硬化性肾炎给予长期血透以及血管内瘘成形术干预。1个月后治愈患者49例,占58.33%。PRB后出现轻度并发症2例,表现为轻度肉眼血尿,未经干预自行缓解;重度并发症1例,有重度肉眼血尿,血色素较术前降低10 g/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结论 ARF患者病因的准确判断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前提,实施PRB可显著提高病因诊断率,根据活检病理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可使临床获益,且PRB实施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HDF)对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急慢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43例重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严重出血倾向进行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血滤器凝血情况及血滤器容量下降率.结果 43例在进行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中无一例因出血死亡,首次血滤器凝血情况及容量下降率较复用的血滤器好.结论 对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急慢性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腹透中心稳定的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200例,检测其血中CRP水平、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血红蛋白(Hb),并用彩色心动图测定患者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前后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CRP水平分为升高组(CRP>10mg/L)88例及正常组(CRP≤10mg/L)112例,分别观察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果 CRP升高组Hb、ALB、TG、CHOL低于正常组(P<0.05);CRP升高组LAD、LVD、IVST、LVMI、LVPW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LVE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RP水平与LAD、LVD、IVST、LVMI、LVPWT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6、0.294、0.310、0.312、0.276,均为P<0.05),而与Hb、ALB、TG、CHOL、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0、-0.276、-0.284、-0.301、-0.342,均为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CRP水平与营养状况及心室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CRP水平升高是营养不良及左心室肥厚和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蛇毒中毒在伴有呼吸肌麻痹的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5例毒蛇咬伤致呼吸肌麻痹的严重中毒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5例患者在毒蛇咬伤后,及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4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1例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出院后维持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治疗2个月后,肾功能恢复。结论尽早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严重蛇毒中毒伴呼吸肌麻痹的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者。  相似文献   
20.
薛少清 《临床医学》2005,25(5):38-39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结核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7年~2003年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2例中确诊结核病8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与转归的情况。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病,以肺外结核多见。全部病例经抗痨治疗2~4周后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改善,1例死亡。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与漏诊,早期诊断,合理抗痨治疗,可改善病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